身为梁山实质领导者,宋江不断发起战斗,只为达到四个目的

身为梁山实质领导者,宋江不断发起战斗,只为达到四个目的

相信大家对名著《水浒传》都有一定的了解,书中提到在宋江加入梁山后就没有再平静过,常常率领众人和外界发起争斗。不管是高唐州,亦或是大名府,几乎每次对外发起战斗都是宋江领的头。由此可以看出,梁山是否发起战斗,都取决于宋江的想法,那为什么他执着于对外的争斗呢?难道是为了扩充地盘?答案是否定的,梁山最初就受到招安,一直盘踞在附近八百里。当然宋江每次出战都会找由头,比如因为曾头市夺走他的马匹,不过事情真的如宋江说的这么简单,换句话说,宋江真的有这么正义,想要替百姓除暴吗?其实宋江这么做,主要有四个目的。

身为梁山实质领导者,宋江不断发起战斗,只为达到四个目的

第一,抢夺财物供需。

大家都知道,梁山的好汉个个都身怀绝活,比如法术、郎中、书法家……可这么多人,偏偏没人会种粮食。只是没有粮食储备,这么多人怎么生活,人不能不吃饭吧。更何况梁山无法直接从事农业,又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做买卖,这么多人的供需从哪来?那就只好发挥他们的作用,靠着武艺去抢掠。朱家庄被这些人抢掠一番后,屯的粮食全被装上车运走,而金银财宝则分封给了众将士;在高唐州被打破后,所收的财物更是足足装了二十几辆车,这战利品可比营救柴进更值得。而宋江在进攻东平府时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山寨最近钱粮不足,而两个州府资源却很充足。可是此时好汉们刚进攻完曾头市,又怎么会缺少物资呢?这是因为梁山都是壮年好汉,再加上平日里习武,物资消耗自然更大,如此一来不得不经常出去作战。

身为梁山实质领导者,宋江不断发起战斗,只为达到四个目的

第二,为了吸纳更多英雄。

宋江从小便通晓各类政史,他当然明白:人才都是锻炼出来的。也就是说只有让这些兄弟们出去闯荡,经历过实战才会成长为大英雄,而宋江也正是凭借这种方式,训练了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此外,经常出门作战这些兄弟之间会形成特殊的战友情,若是主帅时刻和士兵一同出战,会让士兵形成一种认同感,时间一久就会对主帅高度服从。宋朝建立初期,赵匡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故意调动将士和主帅,这也可以侧面反映,为何每次出战宋江都要坚持上阵的原因。时间一久,宋江掌握了梁山的兵权,连晁盖都无法调动,梁山老大的位置也被架空。

身为梁山实质领导者,宋江不断发起战斗,只为达到四个目的

第三,为了扩大梁山的影响力。

宋江故意通过侵占地盘,抢掠州府的方式,来吸引朝廷的注意。在经常收到梁山发起争斗的上报后,就算是只爱饮酒享乐的道君皇帝,也不得不注意到宋江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府士兵又屡次被梁山英雄击败,此时朝廷意识到,只有将他们招安,才能解决梁山问题。而这个结果是宋江最希望的,因为他本来就是文人出身,当然更希望可以进入仕途,又怎么会甘心因为在梁山而让自己和后世背上骂名?在宋江看来,只有加入朝廷,成为大家公认的官员,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若是宋江恪守本分,就无法让朝廷看到自己的能力,招安更是难以实现。

身为梁山实质领导者,宋江不断发起战斗,只为达到四个目的

第四,为自己做首领获取正当途径。

宋江本身是非常有野心的,早在上梁山之前他就想做老大,只要加入梁山就不会甘心被人压制。因此在费尽心思把晁盖架空后,他已经掌握了梁山的实权,只可惜晁盖临终前留下遗言:“只有找出射伤我的人,谁才是梁山的老大”。宋江若是想让大家信服就必须听从,谁知凶手史文恭巧合下被卢俊义抓住,幸好卢俊义仗义,把老大的位置让给了宋江。

身为梁山实质领导者,宋江不断发起战斗,只为达到四个目的

手中掌握着梁山的实权,又有兄弟们的拥护,宋江是不是就可以安心的做老大了?还是不行。因为古人常说凡事要讲究个名义,宋江想要当老大,还要让所有人认同,就必须走合法的程序。为此,宋江想出一个方式,他和卢俊义来个对赌协议,两个人分别率兵进攻州府,谁先获得胜利,谁就当梁山的老大。事情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最终宋江获胜,成功做上了梁山老大。

身为梁山实质领导者,宋江不断发起战斗,只为达到四个目的

不过两个州府可就没那么好运了,很多人并没做过错事,更何况有的官员还非常正直。梁山的人标榜着除恶,其实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地位,他们根本不会在乎官员的处境,严格来讲,宋江不断出门作战,也不过是为了满足私欲罢了,大家觉得呢?

身为梁山实质领导者,宋江不断发起战斗,只为达到四个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