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南电路2018年营收76.02亿元,5年内有望突破200亿!

【深南电路2018年营收76.02亿元,5年内有望突破200亿!】

2月25日,中航国际控股(00161.HK)公告,附属深南电路发布2018年度业绩快报,2018年度,深南电路实现营业总收入76.02亿元,同比增长33.68%;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6.97亿元,同比增长55.61%。

业绩上升的原因包括四个方面:PCB、IC载板、电子装联三项业务获得稳定增长;通信、工控医疗、服务器等下游产品销量走俏导致PCB需求提升,南通智能制造工厂爬坡超预期,从前期的难度较低产品逐步切换至中高价值量产品,自动化带来交期的缩短、良率的提升和用工的减少。

据刘翔电子研究统计测算,到2023年,深南电路总收入约95(通信大类PCB业务)+85(IC载板业务)+18(汽车板、工控医疗、航天PCB业务)+14(电子装联业务)=212亿元,2018-2023复合增速23%,按11%的净利率(产品升级、自动化扩大管理半径提升效率)计算,利润23亿元,2018-2023复合增速28%。

【重型运载火箭2030年将实现首飞】

记者2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我国全面开展了重型运载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论证,已初步确定运载火箭技术方案和研制能力布局方案。按照计划,重型运载火箭2030年将实现首飞,使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水平和能力进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

据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李洪介绍,2018年,该集团完成了以大直径贮箱为代表的多个原理样机,以及三型发动机多次部组件级热试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实质性进展,为重型运载火箭重大专项任务的立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李洪介绍,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包括长征六号改、长征七号改与长征八号三型火箭,目前均按计划开展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后续新一代中型火箭将逐步替代现役中型火箭,继续提升我国火箭整体技术水平,可靠性、适应性、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均将大幅提高。

此外,航天科技集团还成功开展了运载火箭垂直回收制导控制技术验证试验,利用可重复使用小型垂直起降平台,验证了在线轨迹规划、高精度相对导航与制导控制等关键技术,将支撑中国航天运输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由单一航天运输向航天运输与空间操作相结合的跨越。

【中国今年将发射8-10颗北斗导航卫星】

新华社:记者4日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年将继续高密度全球组网,计划发射8-10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所有MEO卫星发射,进一步完善全球系统星座布局,全面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拉开序幕】

央视新闻: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即将拉开序幕。建造空间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的任务目标。空间站建造完成后,将在轨运营十年以上。届时,中国航天员长期在太空驻留和多次往返也将成为常态。


更多资讯请关注:PCB行业每日速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