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明明打不过美国,为何还要偷袭珍珠港?

用户63953961247


1941年12月7号清晨,日军做出一个疯狂举动,派出战机轰炸美国位于夏威夷珍珠湾港口的战舰,连瓦胡岛上的飞机场也遭受重创,美军伤亡人数高达2400多人,1250人受伤,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对日宣战演讲说:“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


为何日军胆敢公然轰炸珍珠港呢?这是谁给他们的勇气呢?请听笔者娓娓道来。<strong>

在1939年,日军高层曾经做出了两套大东亚作战方针,第一套方案就是“北上”,入侵苏联夺取西伯利亚地区,西伯利亚虽然位于高寒地区,但是各种矿产和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可为日军战备武器提供能源保证。苏联老大哥也不是吃软饭的,集结重兵跟日军在诺门罕地区干了一架,日军被苏军打得落荒而逃。第一套方案就此止步。

第二套方案就是“南下”,也就是夺取东南亚地区,但是当时的东南亚可是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日军派兵夺取了大部分东南亚地区,欧美国家既得利益受损,当然不给日军好脸色看。美国先发制人,下令禁止给日军供应石油,同时冻结日本在美的资产。随后英国、荷兰等国家纷纷效仿。

日本是个岛国,石油资源十分匮乏,绝大部分能源都依赖进口,如今石油被美国禁运,那就意味着所有的军械工业都运转不起来,如此下去只能是弹尽枪绝,坐以待毙!美国这个举动把日本逼到狗急跳墙。

<strong>

当时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的山本五十六在日方高层会议中扬言美国这是将日本逼上死路,为了战争的胜利,唯有拼死一搏,轰炸美军舰队,打击美军嚣张气焰,以此让日本恢复太平洋的统治势力。在山本五十六的坚持下,高层最终同意了这场战役。

1941年12月7号,日军先派出183架战机轰炸珍珠港,第一波空袭轰炸结束后,第二批战机共计168架开始第二轮轰炸,大大小小的穿甲炸弹打得美军毫无招架之力。除此之外,各种鱼雷也在同一时刻投向美军战舰,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给予美国群众的不仅仅是愤懑,我想这愤懑之中还夹杂着不少的恐惧。

当时在日本军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我们恐怕将一个沉睡的巨人唤醒了,现在他充满了愤怒!

美国这个国家从来不记仇的,因为有仇他们很快就会报了。珍珠港战役结束后,美国立马宣誓对日军宣战,不报此仇誓不罢休!随后的太平洋海战,空袭日军大本营,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这些都是美国对日本的“回礼”。

综上所述,日军明知这个战役的结果可以获得短时间内的胜利,但是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而他们也未尝想到这个代价是如此之大。自作孽不可活,不知你们怎么看?

<strong>


邓海春


现在很多资料都表明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之前,罗斯福已经知道了,美国已经破译了日本的密码,而且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个事实了。所以美国知道日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同样日本也知道自己打不过美国,可是日本为什么还要偷袭珍珠港呢?

首先就是日本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称霸全世界,一战后,建立的华盛顿体系,在远东严重损害了日本的利益,九国公约中拆散了英日同盟,使日本独立侵占中国的梦想破灭了,而且五国海军条约中把日本海军限制在低一等的二流海军。这对于日本一直以来想称霸海上,称霸世界是绝对不会容忍的。


其次就是日本自1931年,占领东北,37年全面侵华开始,都太顺利了,占领了大部分中国领土,这对于日本国内的侵略积极性是极大的鼓励。野心也迅速膨胀起来了,

然后就是当时日本侵略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北上和苏联打,而是南下占领东南亚。诺门罕战争日本战败,虽然苏联军队不如日本战斗力强,完全是靠强大的武器火力获胜的,但是也见识到了苏联的军队武器火力的厉害。而且日本本来攻打中国打出的口号就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当然也包括东南亚,加上东南亚的石油,日本的钢铁都是从东南亚走的。东南亚对于日本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没有东南亚的资源,日本就真的只有等死了。可是这时候的东南亚都是美国法国英国的殖民地。菲律宾就是美国的,所以日本要占领东南亚免不了和美国要打的。

最直接的原因


也是1941年,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存款,这时候日本遭遇到了能源危机,都知道日本是岛国,基本上所有的能源都是靠进口和抢回来的。美国一禁运,日本根本无法补充巨大的战争消耗,没有石油,日本必须还要从中国撤兵。

种种条件下,日本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和美国打一仗,然后顺势占领东南亚。

于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成功,美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日,东条英机也命令日军开始对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关岛,吉尔伯特群岛等等,还有香港发起进攻。

其实从太平洋战争之前,日本和美国的国力差距谁都知道日本是必败无疑。当时日本工业产值只有90亿美元,美国则有2000多亿,占据了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三分之一,到了1948年更是占到了一半多。日本年产钢580万吨,美国达到了330万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也迅速扩军,到1945年达到了1050万人。美国拖也能把日本拖死。

结果也可想而知了,日本战败。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也建立起了以自己为核心利益的全球体系。


中国历史研究所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350余架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strong>

日本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有1250人受伤。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也被称之为珍珠港事件。那么问题来了,二战期间日军的战力和美军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日本明知打不过美国,为什么要挑衅美国,偷袭珍珠港呢?

首先,提起珍珠港事件,就不能不提起一个人——山本五十六,日本偷袭珍珠港就是他策划的。山本酷爱赌博,有史以来第二个因赌技太高而被著名的摩纳哥赌场谢绝入场的人。他的赌博格言是要么大赢,要么大输。这一点对他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偷袭珍珠港,也就充满着孤注一掷的赌博思想。

日本偷袭珍珠港原因有下。

二战期间,日本占据中国大片领土后,野心日益膨胀,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为了掠夺资源,日军向太平洋扩张的趋势愈发明显,而太平洋地区多是英美的殖民地,日本入侵太平洋地区明显触动英美的利益,日美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为两国战争埋下伏笔。

二战期间,日本制定了两个作战方向,分别是“南下”和“北上”两个作战计划。起初日本看中了苏联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苏联经过内战、革命、对外战争,军事实力相比英美较弱,日本决定入侵苏联,占据西伯利亚。

但是由于军事思想与战术的落后,日俄战争中日本惨败。“北上”计划失败,日本掉头“南下”而南洋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日本“南下”行动受阻,同时日美两国奉行完全对立的东亚政策,日美在东亚迟早要有利益冲突,战争不可避免。

日本施行“南下”计划,入侵东南亚,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为了给日军一点警告,美国停止了日美两国的贸易,而最重要的是石油,没有石油日本的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战舰无法运转,意味着日本要放弃侵略。

当时日本国内的石油只够维持半年,日本明白要么放弃侵略,要么继续南下掠夺资源,而南下要对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进行侵略,就意味要对三国开战。为保证正常的侵略,日本决定孤注一掷向美国开战。

珍珠港驻扎美军海空重要战力,战列舰、加利福尼亚号、俄克拉何马号、西弗吉尼亚号、亚利桑那号、马里兰号、田纳西号、内华达号、宾夕法尼亚号8艘,2艘航空母舰,另有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以及3艘其它舰只,10余艘其他大型舰只、20余艘中小型舰艇,美机约400多架。珍珠港是日本的一根刺,南下最大的阻碍。为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主力,山本五十六策划了袭击珍珠港事件。

日本偷袭珍珠港有两种说法,一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真正的偷袭,二是美国人的阴谋,是故意让日本偷袭成功的。第一种说法是世界历史公认的,第二种说法在部分军事迷中流传,因为日本偷袭珍珠港看似非常成功,但是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巧合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战略意义一样也没达成。

因为美国终止日美两国的贸易,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而日本没有消灭美国的实力,只能通过局部战争的胜利,让美国让步,解除经济制裁,并让日本南下。偷袭珍珠港胜利,但战略意义却没达成,反而将美国拉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部分人认为偷袭珍珠的胜利港是美国的阴谋。


无笔史官


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正式打响。之前信誓旦旦三个月拿下中国的日本陆军,仅“淞沪会战”就打了三个月。

到1940年时,中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小鬼子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进吧,中国短期内根本吞不下,那就必须出兵东南亚,已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可东南亚尽是英国和美国的殖民地,出兵等于向英美宣战;退吧,就只能从中国撤兵,与美国达成妥协,短期内停止对外扩张,军部肯定不会接受,搞不好又得兵戎相见。

国际上,1940年5月,美国太平洋舰队正式进驻珍珠港,罗斯福正是想利用珍珠港在太平洋上牵制日本海军。

而日本海军大将永野修身也同时盯上了珍珠港。于是,他召集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谈话,吃了没?最近家里还好吧?孩子是不是该念初中了?……。最后,他突然问到:“一旦皇国对美开战,你有几分胜算?”。

当时,山本五十六的脑袋一下就蒙圈了。是,他承认,自己是狂,是好战,但自己可不傻啊。永野修身以为他没听清,紧接着又问了一遍。山本五十六战战兢兢地回答:“当无胜算。”永野也是一惊,心说,你也太实在了吧,即便不说七八分胜算,好歹也说个两三分啊,不然我咋往下接这话茬啊?冷场了几分钟,两人都挺尴尬的。最后,永野修身只能说:御前会议已经通过了,你就说能坚持多久吧?山本五十六裤子都湿了,别误会,汗出多了也会湿裤子,壮着胆儿说:半年吧。永野修身大将一拍大腿,高兴地说:足够了。半年时间我皇军还灭不了美国!?你赶紧回去准备吧。

以上是这俩哥们当时的对话。还没笑岔气儿的,接着往下看。

截止谈话那会儿,日本的年工业产值是90亿美元;石油储备大约500万吨,自己没有生产能力,全靠进口;钢铁产量是580万吨;整个二战期间都算上,也就建成了63艘驱逐舰。

而美国呢,1941年,年工业产值是2000多亿美元;石油产量是2亿吨;钢铁产量是7500万吨;一年就可以生产飞机4.7万架,坦克3万辆。平均每天生产128架飞机和82辆坦克。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每天从生产线上开出来的飞机和坦克就可以装备3个美军飞行大队和1个美军装甲团。每年光航空母舰,美国就可以生产36艘。

接着聊山本五十六,这哥们虽然内心没有一丝把握,但领导已经下令了,作为下属必须执行。在这点上,山本五十六还是不含糊的。

首先明确了,不是强攻,而是偷袭。偷袭的细节都要一一筹谋。在兵力编排上,既要具备强大的突击能力,又不能过于庞大而被发现。舰载鱼雷机进行不间断的模拟实验,确保投弹命中率不能低于60%。外交上迷惑美国人,重启日美间的和平谈判,保证绝不侵犯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

1941年12月7日,由6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组成的偷袭编队,进至中途岛以东600海里处,呈防空队形摆开。南云忠一下令全部舰载机起飞,直扑珍珠港。

当天是周末,美国大兵们正在聚会、跳舞、饮酒、撩妹,突然间183架轰炸机就开始了第一波的攻击,珍珠港顿时陷于一片浓烟火海之中,爆炸声此起彼伏,熊熊大火映红了整个军港。

第一波战机返航之后,日本马上出动168架飞机发起了第二波攻击,重点是第一波轰炸时击毁但还未击沉的各类型战舰。原计划还有第三波攻击,但南云忠一认为偷袭的最佳时机已过,便取消了最后一波的轰炸。山本五十六事后评价南云忠一:典型的庸才,开始时胆大包天,稍一得手便心虚胆怯,就好像是小偷入室行窃。

偷袭珍珠港,日本仅仅损失了29架战机,重创了美军12艘主力战舰,共有1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被破坏,2403名美国军人丧生。这次袭击是美国建国数百年来第一次遭到外敌的攻击,彻底地将美国和它雄厚的工业和经济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轴心国在全世界的覆灭。


文史不假


二战爆发前,维持世界秩序的是英、美、法三大国。任何国家想改变世界秩序,都要挑战三大国。在这个全球格局下,日本原本只是一个冤大头,没少被大国欺负。但是当德国灭掉法国,打残英国后,三大支柱一下子就瘸了两条腿。只剩下一个美国了。改变世界格局,已不再是梦想。

后来日本加入了轴心国,傍上了德国这条大粗腿。这让日本有个错觉:就是有希特勒大哥撑腰,西扫英法,东扫苏联,区区美国有什么惹不起的?并且我战无不胜的皇军,早就想教训傲慢的美国人了。

二战前,日本虽然是当时世界上排的上号霸权国家,但却是霸权国家的末流。它的经济要受制于欧美,政治上也被欧美排挤,没有国际话语权。也就是说,日本当时在亚洲的区域霸权地位,是英美默许给它的。目的是为了把日本往前推,在东亚做一道抵挡苏联的挡箭牌,替自己当狗腿子。

最早,日本人甘心当英美狗腿子,毕竟日本起步晚,必须要依赖大国支持。日本最早的工业基础和军队近代化建设,都是在欧美大国的支持下才建立起来的。可是在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发现了三个很致命的问题:

第一、沙俄太大,也太强。以日本当时的实力根本在沙俄身上占不到任何便宜。日本与沙俄为敌,是一个吃力不讨好,走上之后就没有回头机会的不归路。

第二、日本必须要有话语权。啥意思呢?比如说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这两场大战,日本只是明面上的主角,背后真正的大佬是英美。如果英美不默许日本开战,这两场大战是打不起来的。更为致命的是,日本的利益分配,也要看英美的脸色。

就比如日俄战争,日本砸锅卖铁,从英美借钱买军火打仗。英美赚的盆满钵满,也达到了利用日本削弱沙俄的目的。而日本呢?却因为战争搞得国库里除了耗子屎,什么都没有了。日本要求沙俄政府像清政府一样赔偿自己巨额的赔款,可是沙俄底气足,就是不赔钱。日本希望英美能出面,逼迫沙俄政府赔钱,可是此时英美却翻脸不认人了。

英美认为,利用日本削弱沙俄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过分的刺激沙俄,可能会引起沙俄的强烈反弹。于是此事不了了之。最后英美赚了,沙俄伤了,日本虽然赢了,但却当了冤大头。

像这种充当冤大头的事情,日本后来多次反复的上演。



第三、日本想要称霸,就必须要挑战英美的霸权地位。日本崛起前,世界基本被欧美大国瓜分完毕,留个它的只剩朝鲜和中国。朝鲜因为太穷,各国都瞧不上,中国因为太大了,各国都无法单独吞并。于是这才给了日本一点点扩张的空间。

但是当朝鲜被日本吞并,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后,日本的发展也就到头了。如果日本再想扩张,它就只能从欧美大国的嘴里夺食,这无异于是虎口夺食。

原本按照正常的轨迹发展,日本是没有这个机会的。可是日本人的国运来了,好运气挡都挡不住。

当时,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看准了机会,加入协约国(日本跟协约国的英国是盟友),吞并了德国在亚洲(包括中国胶东半岛)的殖民地。

其后,欧洲大国忙于欧战,无暇东顾。日本一面向欧洲出售军火和战争必需品,大发战争横财。一面乘没有国家与它竞争,疯狂压制北洋政府,大肆从中国攫取利益。

在一战的四年期间,日本赚疯了。

可是一战结束后,美国认为日本的吃相太难看了,于是就在凡尔赛会议后,又召开了一场华盛顿会议。在这个会议上,美国把日本削的很惨。


这个会议的宗旨主要就是两点:

第一,美国要提高自己,把自己抬高到与英国平等的位置。

第二,美国要打压日本,把日本打回到一战爆发前的地位。

具体表现就是三点,首先就是削弱日本的海军吨位,逼迫日本削减海军;二是拆散英日同盟关系,让日本回到没有靠山的时代。第三点最狠,也是日本最不能接受的。

前面提到过,由于一战期间,欧洲国家忙于大战,无暇对中国进行侵略。日本当时瞅准了机会,频频向北洋政府施压,攫取了大量在华利益。等一战结束后,美国认为日本从中国拿的利益太多了,就下山摘桃子。逼迫日本把一战期间从中国攫取的利益,全部都给吐了回去。

具体来说就是,凡是日本在一次大战期间获取的在华利益,美国都要分一杯羹,不仅美国要分,参与华盛顿会议的其它六国(英法等欧洲国家),也都要分一杯羹。日本代表当时简直要气炸了!

但是日本实力不如别人,最后日本代表也只能忍气吞声的答应了。


从这个事情之后,日本人算是看明白了:自己的目标是达到是英美的那种高度,可是英美始终只把自己当狗腿子看待。英美是压在自己身上的两座大山。如果日本不能把英美这两座大山搬开,日本就没有任何崛起的可能性。

后来日本在对美宣战时也说:西方国家人口稀少,却坐拥庞大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而且不愿分给东方,这是不义的!

所以日本对美开战,这是不能回避的。


这里额外插一句,为什么当时英美会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呢?难道他们不怕日本独吞中国?真相的背后,很让中国人心酸。

苏联崛起后,英美看到了威胁,希望日本当抵挡苏联的挡箭牌,挡住共产主义。但是遛狗也要给狗子一点好处才行,否则狗子没有干活的动力。于是,中国沦为了英美赏赐给日本的肥肉。也就是说,英美拿中国当牺牲品,用来吊日本的胃口。

所以我们在历史上就看到,日本在全面侵华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计划侵苏。因为日本不去打苏联,美国就不会再纵容日本侵略中国。这是一个狮子驱狼咬狗熊,用兔子当奖励的悲剧故事。

但是前面也重点的提到了,俄国太大,日本侵苏是不划算的。除非日本心甘情愿的永远给美国当狗腿子,否则日本必然不会把侵略苏联当做是自己扩张的第一目标。

并且,英美赏给日本的中国也是个巨坑。从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全面侵华,截止到日本加入轴心国之前。日本虽然在中国高歌猛进,占领了中国的所有富庶之地。可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太落后了,日本在中国掠夺的资源是天文数字,然而日军在华的开销也是天文数字。

全面侵华,不仅让日本没有赚到钱,反而还亏钱了。



亏钱之后的结果必然是要找出路,尽快的止损才行。

当时日本日本可以选择的路有三条:一是退出轴心国,与德国划清关系,并且从中国关内退兵,默认美国为老大;二是积极配合德国打苏联,寻求自己的存在价值(利用反共产国际寻求英美支持);三是进军东南亚地区,与英美翻脸。

这三条路,日本最终选择了第三条,也就是跟英美翻脸。

那么日本为什么会跟英美翻脸呢?这明显是找死啊。这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三点。

首先,日本经历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两次大战都有“天照大神”保佑。让日本有一种战无不胜的错觉。当时,日本军中抱有“老子天下第一,皇军战无不胜”观念的人,非常非常的多。日本国内尽管也有像石原莞尔这样的明白人,但是这些明白人都被少壮派挤去坐冷板凳了。

第二,日本被英美欺负太久了,酝酿出了一种报复心理。当时日本的重要战争资源全部要从美国进口。日本要发展,但却总被英美卡他的脖子。既然英美是一道日本越不过去的坎,那就干脆打败他们。否则日本没有前途,永远都是英美眼中的冤大头。

第三,德国当时在欧洲非常亮眼,德军横扫西欧,包围英伦三岛。法国已死透,英国半死不活,也就剩一个美国而已。世界大格局已然变了,这是一个浑水摸鱼的好机会。是一个让日本改变命运的好机会。

于是日本就在这种自己想打,背后还有大哥支持的背景下,制定了一个在现在看来,非常不靠谱的战略规划。



按照这个不靠谱的计划,日本首先对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实施毁灭性打击,让美国在半年之内无法组织还击。

插一句,日本认为美国当时的造船厂分布在东西海岸,如果只靠西海岸的工厂,美国短时间内无法再建一支舰队。东海岸的工厂由于航线太长(巴拿马运河无法通行五万吨以上的战列舰),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再建一支舰队。因此日本单方面认为,只要消灭珍珠港内的美军舰队,那么美军起码在半年之内无法组织反击。

当美军的舰队被消灭后,日军海陆并进,攻占东南亚,获取东南亚的石油、橡胶等重要战略资源。然后日军以东南亚为后方,以太平洋为前线,凭借日本的国力与美军打总体战。

当德国消灭苏联之后,世界大局已定。轴心国迅速瓜分欧亚大陆,与美国全面对抗。到了那时候,美国也得对自己礼让三分。然后日本与美国谈判,迫使美国承认自己在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至于区区的重庆政府,也就不在话下了。

这个计划,看起来很美好。只不过,这个计划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首先,就是美军是否如日本所想的那样,在半年之内无法发动反攻?事实证明,日本的预想是自以为是。美军不仅反攻了,而且仅用了半年时间就逆转了战场主动权。让轴心国全部大跌眼镜。

其次,日本就是个猪队友。南云忠一偷袭珍珠港前,希特勒表示不反对这个计划,但是他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希望日本开战后,能否阻断美国从北太平洋援助苏联的航线,减少美国对苏联的支援。结果日本表示,我已经跟苏联签了互不侵犯条约,不想再招惹苏联人,你这个过分的要求我不能答应哦。

第三,东南亚的资源确实丰富,但是日本并没有好好的利用。粗狂经营就不说了,美军还经常在航线时狙击日军的运输舰队。导致日本到了战争后期,运输的成本比开站前的购买成本还要高。到了最后,日本还是因为资源匮乏而坚持不下去了。

而当意大利被盟军击败,苏联逆转了苏德战场后,二战的大局实际上已定!

日本不希望招惹苏联,可最后压垮日本最后一根稻草的,恰恰就是苏联。希特勒找日本这种猪队友当盟友,也算是瞎了眼了。

总的来说,日本与美国宣战,明知道不可为却还要为之,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日本的野心很大,不甘心永远当美国的狗腿子。挑战美国的霸权,是日本摆脱狗腿子地位的必走之路。

第二、德国强势般的存在,让日本人有一种嫁入豪门的错觉。有德国大哥撑腰,日本招惹美国的底气也足了。


第三、日本迷之自信,先后挑翻了清政府和沙俄两个大国。有之前成功险胜的案例,让日本也有赌国运挑翻美国的勇气。


Mer86


因为没有石油了,现代战争烧得不光是钱,还有资源。

光头把黄河决了口,难民全都留给了日本人,自己带着几百万部队把重庆围得跟铁桶一样。日本人虽然占领了大片土地,但他们心里苦啊。这么多难民,不给粮食吃要造反,给粮食吃,日本就养不起部队了。

日本人原本以为中国地大物博,但来才发现连个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开矿挖煤炼铁得先搞基建,最起码得有条铁路吧。等一切都搞定,估计得耗个十来年。

如果花钱、花时间能解决问题,日本人估计也就认了,但日本专家到处都找不到石油。一战以后,随着部队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石油在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军进攻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目标很明确就是奔着石油去的。日军急于攻入新疆,也是为了去抢苏联的巴库油田。

仅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日本侵华完全没有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他们一方面要维持对中国军队持续的攻势,一方面又要大量进口美国的钢铁和石油,日本的外汇储备实际上一直在减少。

为了不让美国掐住日军的大动脉,日本陆军和海军大吵一架。陆军认为日本应该北上,把苏联在西伯利亚的各种矿场全部抢下来,然后和希特勒会师乌拉尔山。海军认为应该南下,去抢和英国在东南亚的油田和橡胶。

日俄战争后,日军一直就瞧不起俄国人,又加之当时苏联在搞大清洗,高级将领都被迫害的差不多了,于是爆发了诺门坎战役。结果就不细说了,苏军虽然也损失惨重,但毕竟是把日军彻底打怕了。

不敢北上跟苏联找茬,天皇只能让海军在东南亚赌一把了,毕竟英国、荷兰等西方列强在那里经营了上百年,钻井油田、橡胶种植园都是现成的,抢下来立刻就能生产。日本联合舰队倾巢出动,偷袭珍珠港的准备,同时日本陆军精锐全部南下,海军一旦得手,他们就负责占领东南亚。

日军偷袭珍珠港的事情都被讲烂了,这里讲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希特勒的德军正打得苏军抱头鼠窜。苏联眼看就不行了,日军去偷袭珍珠港反而救了他们一条命。

日本国内的共产党发现日军都在南下,估计诺门坎一战,苏军把日本高层是吓破胆了,他们把情报告诉了苏联特工,所以西伯利亚的亚洲兵团迅速西进。莫斯科保卫战之后,德军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史料不辑


文史频道第53期之偷袭珍珠港



1941年7月28日,日本人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侵害了美国在亚洲的利益。

美国政府宣布对日本实施经济封锁和石油禁运。

资源匮乏的日本人,为了得到南洋地区的石油,补充海军的军舰燃料,制定了南下战略。

美国人在珍珠港的海军,成为了日本人最大的障碍。

太平洋战争之前,美国的军事力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次于英国。

日本人排名第三,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对手。

当时的美国有8艘航空母舰,亚洲地区只有3艘。

而陆军数量更少,只有10万人。

反观日本人在亚洲有数千架飞机,9艘航空母舰。

这些数量上的优势,让日本人有了偷袭珍珠港的底气。

偷袭珍珠港成功以后,日本人如愿占领了东南亚地区,修复了东印度群岛上的石油设施。


到1943年,日本人的石油产量已经接近了两年前,缓解了海军的燃料问题。

日本人的侵略野心更加膨胀,称霸世界的美梦似乎要成真了。

珍珠港事件以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对日作战。


在短短的2年时间里,美国军队扩张到1200万人,30万架飞机,10万辆坦克。

更加恐怖的是美国海军建造了155艘航空母舰。

美国人的报复行动,让日本人没有了招架的能力。

日本称霸世界的美梦终究还是碎了一地。

—End—



文史频道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一举将驻屯在珍珠港的美国海军、空军基本摧毁,珍珠港军港陷于瘫痪。罗斯福总统随即在12月8日于国会发表讲话,对日宣战。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日本偷袭的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当时的日本无论是军力还是国力都无法和美国抗衡,而且还已经在亚洲四处开战,那么为什么日本军方会做出这样鸡蛋碰石头的决定呢?
罗斯福签署对日宣战书


事实上那会儿日本和美国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了,早晚必有一战。美国不断地用贸易禁运来卡日本的喉咙,日本在东亚的扩张也在不断地威胁美国的利益。在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实行禁运之后,帝国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被警告称,他的舰船将在一年内用尽燃油。物资上的紧急情况使好战的日本军方觉得必须更加马不停蹄地加紧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军界首领表面上赞同天皇和近卫文麿首相关于和美国寻求外交出路的建议,但这只是为他们争取时间的缓兵之计,他们从未准备接受任何具有明显让步倾向的交易,很多日本军事高层宁可让全国自杀也不愿屈服。另外美国方面对日本的强硬态度也让日本军方的备战行动找到了更多托词。

美国军舰“亚利桑那”号在袭击中中弹


另外打美国尽管不合理,却是符合陆军大臣东条英机的政治准则的。他的准则很简单:他打算在精选出来的势力范围内建立日本的霸权,打败不接受这一点的西方国家(如果必要的话也包括苏联),吞并中国并将之纳入日本帝国,同时在日本领导的亚洲“共荣圈”中给其他亚洲国家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说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拯救者的角色,将亚洲从西方殖民中“解放”出来,日本是第一个站起来的亚洲民族,亚洲各民族必将认识到它为了实现亚洲的现代化而作出的卓绝努力。现在美国是实现这个“伟大理想”道路上的最大障碍,那一定要除掉了才行。

山本五十六,珍珠港袭击的核心人物


既然非打不可了,那要怎样打才能胜算最大呢?东条英机认为和美国这样的工业强国作战是在赌博,山本五十六也同样害怕其后果,所以不认为能在正面战场赢,日本唯一获胜的机遇是发动大规模偷袭,以奇兵取胜,不能拖延。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日本高层指示日本驻美国大使与美政府谈判以麻痹人心,并在同时准备出战,在12月7日清晨,制造了那起轰动世界的轰炸。

参考文献:
(英)安东尼·比弗:《二战史》,邵旭东、云晓丽、何旋译,海南出版社,2015年。
(英)基根:《二战史》,李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历史研习社


日本因明治维新而步入工业时代,国力得到大幅增长,进而开启了军事扩张的道路。

而日本军事扩张的对象就是中国。

日本为什么会选择向中国动刀?

农耕时期,东亚大陆的地缘实力强大,孕育出强大的华夏文明。虽然因为工业文明的影响,东亚大陆的地缘实力没有农耕时期那样强大,其实力依旧是世界一流。

按照正常规律的发展,以日本的地缘实力,根本不敢觊觎东亚大陆。如果,中国和日本一起步入工业化,以中国的地缘实力和两者的地缘关系,中国有非常大的可能吞并日本。

但是因各种原因,当日本开始工业化时,中国依旧处于农耕时代。

农耕时代与工业时代其文明水平差距异常巨大。这给日本带来了一场千年难逢的机遇——即使地缘实力不如中国,但能依靠工业力量赶超中国,如果占领、吞并华夏文明,日本的实力将会得到质的飞越,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民族和文明!

这样的背景下,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就是不可避免的。在工业时代,中国没有工业支撑,犹如赤手空拳与持枪匪徒搏斗,如何能赢?这场战争的结果,不仅证明了在实力上工业是碾压农业的,而且也证明了军国主义对于军事扩张是非常有效果的。

当然,中国的体量和日本的实力决定了,日本在此时无法吞并中国。但是《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还有三千万赎辽费)。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这使日本获得了巨大利益,实力暴涨。

此消彼长,没有转型的中国自然无法匹敌日本。而此时俄罗斯成为阻碍日本吞并中国的强大敌人。

俄罗斯与中国的地缘关系紧密,加上俄罗斯因为国家特质的关系,对领土异常渴望。所以,日本与俄罗斯的冲突无法避免。

俄罗斯的地缘实力和国力均远超日本,但是俄罗斯本部核心区远在东欧。距离遥远加上北亚地理环境特殊,以当时的工业化水平,这些因素不仅限制了远东的地缘实力还阻碍东欧与远东的地缘联系,这就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1904年,在东北亚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凭借地缘关系上的优势,以弱胜强打败俄罗斯,取得了中国东北、黄海和朝鲜地区主导权。

不过,俄罗斯毕竟是一流强国,当西伯利亚铁路建成,俄罗斯对远东的地缘影响大大增强,俄罗斯给日本的压力同样增加。

但,此时的日本凭借甲午、日俄战争的胜利,国力得到大幅提升,已具有二流强国的实力。

而国际形势也在向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变化。英国虽然实力大不如前,但仍是世界第一强国。英国与东亚的地缘关系较为疏离,为了限制俄国在远东的发展,英国与日本于1902年结盟。

日本自身实力不算弱,再加上有英国的支持。两股力量的叠加足以遏制俄罗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俄罗斯国力受损,新产生的苏俄政权内忧外患(内受白俄之困,外遭列强封锁),国家实力几乎跌入谷底,无力东顾;英法等国也因战争损耗了大量元气,其在东方的影响力大不如前。这给日本可乘之机——东亚成为日本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对于日本来说真的是机遇。外无强敌,中国又深陷混战,此时全面侵华,胜算很大。

但,日本家底较薄,能力依旧有所欠缺,加上美国这个阻碍。想要一举灭华,能力上还是不够。

一战中,英法俄德等欧洲列强国力大损,但美国捞到了很多好处,美国借此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英法因地缘关系和实力大损,其在东亚地区影响力的减弱,而美国与东亚的地缘关系相对紧密,在太平洋,美国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系列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造成《英日同盟》的解体,《华盛顿条约》签订。

在云石君看来,英国国力大伤,要维护自己对全球,特别是欧洲的主导权,其必然要在东亚板块对美国让步。那么英日同盟也就解体了。而《华盛顿条约》的签订,意味着太平洋地区将由美日主导。

当然,日本与美国之间巨大的地缘实力差距,决定了太平洋地区的主导是美国。不过因地缘关系上的优势,日本在东亚大陆的影响力远大于美国。

不过,美国不会允许日本独占东亚大陆。这不仅是涉及美国在华的利益,更是关系美国对太平洋板块的控制。

美国与东亚的地缘关系相对紧密,而东亚大陆又是不逊于北美的世界级地缘板块。只要东亚大陆的地缘实力被释放,必将终结美国对西太平洋的控制,甚至会威胁东太平洋和本土东海岸。

如果东亚大陆维持分裂落后的状态,是不会对美国构成任何威胁。但,如果二流工业强国日本将东亚大陆占领并进行整合,那时释放出的能量,将会让美国寝食难安。

基于这些因素,美国会逐渐加强对日本的制约,并扶持中国。

美国的制约,苏联的复苏,都阻碍着日本的东进。让日本看到危机。

日本面对着来自美国和苏联的双中压力,脱困的方法通过内外两部走:对内,进一步强化军国主义,发觉自身战争潜力,在美苏的压力还未到达顶峰,将中国彻底吞并;对外,与德国结盟,利用纳粹牵制美苏。

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加速了侵华的步伐。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被占,1937年开启全面侵华。

美国自然是反对日本的企图,于是,开始对国民政府进行援助,并且在经济上对日本进行封锁。美国希望通过这些手段迫使日本收手。

不过,日本无法做到这一点。毕竟此时收手,无法获得足够的地缘实力。当美苏成为世界级巨头时,又对东亚有想法,自然会对日本下手,那时,日本将无法反抗。

可是,继续消耗下去,对日本来说十分艰难:第一,中国体量巨大,且有美国的支持,日本与中国的对抗将是长期拉锯。第二,日本资源并不丰富,而战争急剧消耗国内资源,加上美国的封锁,日本没有资源的支持,即使将军国主义发挥到极限,也是枉然。

面对这样的窘境,日本选择对美开战——偷袭珍珠港。这也是能让大日本帝国继续存在的唯一选择。

如果日本不对美国开战,无力继续侵华的日本,最终会被美苏打回原形。而通过开战,特别是不宣而战,日本或许有可能摧毁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如果美国丧失现有军事力量,就不可能继续压制日本,或许美国会以中国为条件,换日本的止戈。

当然,美国可以选择与日本持续对战。但美国的军事力量被摧毁,其恢复需要一段时期,日本可以借机摧毁美国在西海岸核心区的工业基础。

这样势必会引发美国的疯狂报复,但失去西海岸工业基础的美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无力报复日本,这就给了日本一个空档期。在这空档期内日本夺取东亚大陆,然后迅速开始工业化整合。

而当美国实力恢复,开始对日本进行打击报复时,美国面对的日本已非吴下阿蒙,而是东亚地缘板块的世界级工业大国!此时,美国想打败日本,其获胜的几率并不一定大。

基于这些战略考量,日本别无选择,只能进行这场豪赌。

只是,日本的运气并不太好,虽然获得了偷袭珍珠港战役的成功,但并未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军事力量,美国的工业基础完好无损。而日本获得的结果就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的地缘实力和国力都远远弱于美国,虽在初期获得一定优势。但当美国启动战争机器,日本就毫无胜算。

虽然日本的军国主义体制使得其军事动员能力强于美国。但美日双方的实力悬殊较大,日本无法匹敌美国。随着战争的持续,日本最终只能是无条件投降。

投降后的日本,国力衰败至低谷,整个国家由美国控制。

日本地缘实力有限,国力衰败,且为世界公敌,没有一蹶不振,就此沉沦,居然挺过艰难时期,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那么,日本为什么能实现这种逆袭?这里面除了历史的机缘,也与日本特殊的地缘环境密切相关。关于这一点,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将在下节为大家分析。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25——日本系列之第五节。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云石君


日本是一个经常赌国运的国家,把整个国家发展的兴旺作为赌注,换取巨额的暴利,这一习惯从日本明治维新后就一直都有。一开始日本是通过在朝鲜挑起甲午战争来赌国运,押宝自己能够击败强大的北洋海军,结果赌赢了,成为列强,然后是赌国运,不宣而战打沙俄,打赢了日俄战争,二战中,日本第三次赌国运。

珍珠港偷袭让日本陷入多线作战的困难境地。


有人写了一本书,叫做《浩瀚大洋是赌场》,就是说日本海军历次豪赌,日本拿国运当赌注,久赌必输,所谓的”HUANG 国兴废在此一战“,截止到珍珠港偷袭,也就告一段落了。二战中日本因为偷袭了珍珠港,逼迫美国直接动手加入了盟军队伍,而且让日本和德国都同时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毕竟美国是一个海军强国,陆军也不太差,美国参战让法国灭亡、英国危险、苏联承受不住的同盟国阵营看见了胜利曙光,改变了战争平衡。

图为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局势,可见日本已经取得了前期的巨大优势,整个西太都被其所控制。


日本赢得了珍珠港战役的一场战役胜利,但是为整个战争的战略埋下了极差的影响,甚至是偷袭珍珠港之日,就宣告了日本二战的战败,可是日本也是纯属无奈。美国虽然一开始没有明确加入同盟国阵营,但是却给日本套上了极大的制裁,不向日本出口橡胶和石油,而且美国关系好的太平洋各国,比如菲律宾、澳大利亚等,都坚定的支持美国,而不是日本。

图为美国海军两次来到日本近海的不同情景,第一张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最困难时派出的大黄蜂号航母,起飞B25轰炸机轰炸日本东京的场景,图二则是美国海军大舰队来到日本近海,数十艘航母和战列舰准备对日本本土大举进攻的场景。


美国俨然成为太平洋霸主,这让日本早就预感到美日战争终究会爆发,日本判断的只是一个战争爆发点的选择,也就是何时对美开战对日本有利。而在刚刚夺取中国战场的几次大战役的成功,并且成功的占据东南亚后,日本开始把目光投向资源丰富的太平洋地区,经过日本海军军部的推演,日本此时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兵力优于美国,毕竟航母有3比1的数量优势。

图为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海军两艘著名的航母,图一是开启全甲板攻击战法的突击者号航母,图二是美国海军的航母历史探索时期的产物,列克星敦号航母。


于是日本通过发动珍珠港战役,一战消灭太平洋舰队大半主力,来进一步扩大这个优势,并且速战速决,吸引美国海军决战,以取得太平洋上的制海权。结果美国在珍珠港战败后,连续多次海上决战中都获取了胜利,珊瑚海、中途岛、马里亚纳,美国在多处接连取得重大胜利,让日本夺取制海权的设想落空,至此,日本当年偷袭珍珠港,被看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图为珍珠港的亚利桑那号沉船纪念馆,巨大的战列舰沉船残骸诉说着美国的抵抗意志和对战争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