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書籍中的這些知識,一定要與實踐結合起來,切不可死搬硬套!

悠悠歲月,轉眼養蜂已過去10個年頭了,可以說從養蜂第一天起,我就與養蜂書籍有了不解之緣。但就我本人的養蜂經歷,我深深體會到:

養蜂書籍中的知識和經驗,一定與實踐結合起來,切不可死搬硬套,特別是初學養蜂的同行們更應注意這一點。

1.獎勵飼養,先足後獎

無論哪本養蜂書上都有“獎勵飼養”這個術語。我開始養蜂的時候,就弄不明白巢內有多少存蜜獎飼作用最大,獎飼到啥程度時效果最好。通過實踐得出:只有每子脾上有1千克左右的存蜜,邊脾上再有1至2框蜜脾時再進行獎飼,作用才最大;在獎飼過程中,子脾的上框梁邊上稍見白蠟但又不壓縮產卵圈,幼蟲發育良好,獎飼效果最好。

養蜂書籍中的這些知識,一定要與實踐結合起來,切不可死搬硬套!

2.定地養蜂,雙王群要注意飼料消耗

就定地養蜂來說,養雙王群要適當,否則會得不償失。定地養蜂不可能有連續不斷的蜜源,再加上受氣候的影響,飼料短缺現象時有發生,稍不注意就會出現拖蟲,一些初學養蜂者在這方面吃了大虧。我的看法是:定地養蜂因全年蜜粉源不太豐富,特別是初學養蜂者,應儘量少養或不養雙王群。

3.扣王放王要因地制宜

有些剛開始養蜂的同行曾問過我:蜂不是越繁越多嗎,怎麼有些書上還介紹扣王呢?所謂扣王就是為了積蓄力量,使工蜂和蜂王得到休息,結合外界蜜源、氣候等條件,給放王繁殖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在流蜜期前扣王則是為了達到無蟲化取蜜取漿,運用好這一措施將大大提高養蜂者的經濟效益,但運用這一措施時則一定要掌握好當地的蜜源、氣候和蜂群發展規律,書本上介紹的經驗及扣王、放王的具時間千萬別照搬。

養蜂書籍中的這些知識,一定要與實踐結合起來,切不可死搬硬套!

4.秋喂越冬飼料,嚴防“甘露蜜”

多數書籍上對飼餵越冬飼料都強調早喂,或秋季流蜜期提出蜜脾,或結合培養越冬齡蜂喂飼等,這在沒有“甘露蜜”發生過的地區確實是一個成功的經驗,可是在秋易出現甘露蜜的地區,死搬硬套這個經驗就會導致失敗。以遼西地區來說,只要秋季高溫乾旱就有甘露蜜,這已經成了規律。這兩年秋季從高梁揚花吐粉到10月初均出現了甘露蜜,使得很多蜂場越冬期下痢。我本人近兩年都比正常年份晚餵了幾天(已觀察到外界無“甘露”),先組織強群集中飼餵,然後提出封蓋成熟蜜脾給弱群,這樣做雖然被動些,但總比越冬飼料裡混有甘露蜜好得多。因此越冬飼料越早喂越好這一說法,一定要區別對待。

5.越冬包裝,冷暖適宜,區別對待

蜜蜂越冬怕熱怕餓不怕冷,這一說法正確嗎?實踐證明:全場蜂群均是8框以上的強群時,確實不用包裝也可度過嚴冬,但就我國目前詞養的實際情況看,全場都是8框以上越冬群若不採取專門措施則不易達到,再說這樣的群勢經濟效益也不高。對於越冬期飼養3至5框群勢的蜂場來說“寧冷勿熱則要適當”。

養蜂書籍中的這些知識,一定要與實踐結合起來,切不可死搬硬套!

我連續幾年試驗過:同樣用箱底墊草,上部後部僅檔一層草簾的4框群和8框群,雖都度過了冬天,但8框群耗蜜正常,春季發展迅速,而4框群每框蜂耗蜜達2千克且春衰嚴重,還有不同程度的下痢。因此“寧冷勿熱”、包裝蜂群一定要區別群勢和當時氣候條件,不可千篇一律。我本人的經驗是:3~4框群四面包裝,8框以上只蓋上草簾即可,一律不搞內包裝保證箱內通風乾燥。

此文僅供參考,蜂友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進步!筆者會持續推出更多養蜂文章,還望蜂友能給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