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齋,談自由聯想之《蟄龍》

聊聊齋,談自由聯想之《蟄龍》

——精神分析視角下的《聊齋志異》

聊聊齋,談自由聯想之《蟄龍》


原文

蟄龍

於陵曲銀臺公,讀書樓上。值陰雨晦冥,見一小物,有光如螢,蠕蠕登幾。過外,輒黑如蚰跡。漸盤捲上,卷亦焦。意為龍,乃捧卷送之。至門外,持立良久,蠖屈不少動。公曰:“將毋謂我不恭耶?”執卷返,仍置案上,冠帶長揖而後送之。方至簷下,但見昂首乍伸,離卷橫飛,其聲嗤然,光一道如縷;數步外,回首向公,則頭大於甕,身數十圍矣;又一折反,霹靂震驚,騰霄而去。回視所行處,蓋曲曲自書笥中出焉。

解析

於陵的曲銀臺公在一個陰雨天看書,發現有一條小蟲在書卷爬過的地方都變焦了,認為這是一條龍。曲銀臺公捧著書卷想恭送龍的離去,發現這條小蟲一直沒動靜,覺得是不是自己衣著顯得不夠誠意。曲銀臺公又回去換了官服,再次捧著書卷出來深深作揖地恭送龍的離去。這下龍真的飛昇了,變成真龍騰空飛走。

銀臺,是明代通政使的別稱,主要是掌管朝廷文書,天下奏狀,權力不是一般的大,作為銀臺使就需要通過各種蛛絲馬跡來尋找到有價值的、重大的民情上達天聽。這或許也正是這篇文章的含義,從一條小蟲能發現這就是一條龍,發現這條小蟲對於天子的重要性。

從精神分析來看,這種就是自由聯想了,我們將任何進入自己腦海裡,包括想法、感受、身體感覺、夢境內容等,不加思索和檢查就表達出來。自由聯想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技術和原則,是弗洛伊德對精神分析技術進行的最具有里程碑式發展。很多時候,我們會對自己的任何念頭都會進行理性分析其邏輯和合理性,然後加以選擇和篩選是否表達出來,而精神分析卻反其道,認為我們對所有出現自己腦海裡的念頭並不是進行篩選,而是不加思索直接表達出來,這樣我們才可能借助這些念頭通向潛意識深處。

在這個故事中,曲銀臺公對於任何的蛛絲馬跡都不放過,即使覺得最不可思議的念頭都不排斥,這樣才能從中發現問題的真相呈報給天子。這除了需要強大的想象力,同時還需要相信自己自由聯想所呈現出來的想法,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在諮詢當中,諮詢師會嘗試讓來訪者相信彼此的諮訪關係是安全的、值得信任的,讓來訪者敞開自己去自由聯想,通過腦海中出現的種種看似奇怪的念頭,來找到這些念頭背後隱藏的潛意識的東西,這樣才能更好在幫助諮詢師和來訪者一同瞭解來訪者的潛意識世界,同樣也會幫助來訪者培養對自己的內省洞察力

隨著精神分析的發展,分析師有時會發現不管怎麼樣,來訪者始終都有可能存在無法進行自由聯想,或者無法聯想到任何東西的情況,也就是來訪者對自由聯想都有可能存在阻抗,阻止了精神分析的深入。而分析師有可能會通過轉向引導來訪者對阻抗進行自由聯想,來發現來訪者阻抗背後潛意識的東西

有時,來訪者在諮詢中會提到來訪者自己對諮詢師說的某些話很反感,產生了對諮詢師的厭惡疏遠的感受。來訪者在諮詢師慢慢地引導下進行自由聯想時,發現自己在和領導相處時,領導會經常對自己說那些類似的話,讓自己的價值感覺被否認,不被認可,自己是敢怒不敢言,只能選擇儘量減少和領導的相處時間。在繼續自由聯想下,來訪者又會發現自己在小時候在自己很渴望得到鼓勵時,自己卻經常被爸爸用相類似的話來教訓,自己選擇了不斷迴避爸爸。

這時來訪者才心生頓悟,明白自己當下面對諮詢師或者領導的某些話的感受和反應是源自童年時自己面對爸爸相類似情況的反應,而自己當下可以選擇不同方式去面對相類似的情況,即使是面對爸爸,自己也能夠嘗試用合適言語去表達自己的立場,維護自我價值感,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