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叶茂台古墓中埋的是萧太后吗?

古墓迷情


很肯定地说,这座墓不是萧太后的墓葬,这座墓陪葬品虽然很豪华,可其规格远远达不到皇家墓葬的规格,只是一座普通契丹贵族妇女的墓葬,考古专家也给了充足的理由。

辽宁法库叶茂台辽墓于1974年春被叶茂台大队发现,4月21日,辽宁博物馆以及法库县文化馆文物工作者组成了科考队,对这座辽墓进行发掘,辽宁大学历史系部分教授也参与了现场的考古发掘。

这座墓的石棺为长方形,由砂岩雕刻而成,石棺全长225厘米、宽124厘米、高88厘米。棺椁通体平雕花纹,上刻着一枝繁茂弯曲的大树,还有线雕的牡丹花,四杀浮雕人化的十二生肖,棺椁四角雕有四只伏狮,四璧分别刻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方神图象。

从棺椁壁上的这些浮雕,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契丹统治阶级已经开始受到儒家迷信思想的影响。

打开石棺后,发现墓主人是一个年老的妇女,葬法为头向东的仰身直肢葬,身上穿戴有十余件衣裳,有长袍、短袄、裙、裤、套裤等,头戴四层凤冠、手戴绣花分指手套、脚穿齐膝软靴。脖子戴着水晶间琥珀饰品的项串,身上还有水晶球、琉璃珠、玛瑙等首饰,豪奢至极。

从这位老妇女的墓穴规格也可以知道,契丹族入葬方式已经被汉族所影响,和《隋书》中记载的契丹族天葬的方式比较,契丹人的墓葬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

墓中的东西璧内悬挂着两幅巨大的壁画,分别是山水楼阁图立幅,绢地青绿山水画;竹雀双兔图立幅、绢地设色花鸟画;前室还有六幅壁画,木棺室西窗上绘有一幅骑猎图,这些壁画画法非常朴素,人物丰颐肥体,妇女脸上涂满红粉,和唐代的风格很相似。

通过墓中的壁画风格,墓葬规格以及墓中的瓷器样式,可以推断这座墓所处的时期应该是辽代前期,通过与同时期的赤峰驸马墓,以及耶律延宁墓比对,这座墓应该是公元959年到986年之间,这显然和萧太后的逝世日期不符,她去世时间在公元1009年左右,前后有几十年的差异,所以这座墓并不是萧太后的墓。

此外,这座墓的陪葬品虽然豪华,可远远达不到皇家的葬礼规格,从葬有刻丝金龙纹尸衾等贵重物品来看,墓主人应该跟皇家有一定的关系,是一名契丹贵族,墓穴所处的地方位于法库县的西南方,附近有一些辽代城址的遗存,因此推测,死者可能是当地统治者的妻子。

出土完整辽墓在考古史上十分少见,这座墓的发现对研究辽代的经济、文化、科技以及民族习俗都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从墓主人的陪葬品也可以看出契丹族对汉族人民的压迫,墓主人只是一个契丹的贵族妇女,可却建造了如此巨大的墓室,随葬品多达三百余件,从壁画上来看,墓主人生前还有许多侍女,墓中的一件普通的丝织品例如绣花袍,一个熟练的绣工独自完成需要一年以上,而这么多豪奢的随葬品,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而萧太后的墓其实早已经被发现,那就是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的辽乾陵,从出土的墓志铭来看,这座墓是辽景宗耶律贤和萧太后的合葬墓,不过这座墓被盗墓贼破坏严重,如今也没有人管理,墓中的文物也已经非常稀少,至今也没能申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处于被破坏的状态。


晓雨历史观


叶茂台辽墓的七号墓,不可能是萧太后墓。原因一,以其规模与辽庆陵比较,不符合帝王皇后规制。原因二,位置与古籍记录的辽乾陵在医巫闾山的距离很远。

叶茂台辽墓群,在沈阳市法库县叶茂台镇叶茂台村。已经陆续考古发掘出23座辽代萧氏家族的墓葬。国保五批。

最早发现古墓是在1953年6月,一座八角石室壁画墓。之后陆续发现了23座辽墓,按照发掘的时间进行了编号。这些墓葬都分布在叶茂台村北面、西面的小山上,辽代称为“圣迹山”。


—— 1至6号墓,于1972年9月考古发掘。

—— 7至9号墓,于1974年5月考古发掘。

—— 10至14号墓,于1974年秋季考古发掘。

—— 15号墓,于1975年5月考古发掘。

—— 16号墓,于1976年4月下旬发现,9月考古发掘结束;这座墓葬中出土了一块《墓志铭》,从而判断为辽代晚期丞相萧义的墓,从而判断此墓群为萧氏家族墓。

—— 17号墓,于1976年7月在西山建鹿场推土时发现,随即考古发掘清理。

—— 18号墓,于1976年10月考古发掘。

—— 19号墓,于1978年8月考古发掘。

—— 20号墓,于1980年10月考古发掘。

—— 21号墓,于1988年6月下旬发现并发掘。

—— 22号墓,1989年8月发现,但因该墓葬早已破坏严重,所以并未考古发掘。

—— 23号墓,位于“叶茂台辽墓群”中部区域,当地人称“老虎窝”,于2004年8月发现,10月考古发掘。

整个墓群中,最有代表性是两座墓,一个是“七号墓”,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另一个是十六号墓,即萧义墓,是已知身份,且墓的规模最大。

七号墓就是一些讹传为“萧太后”墓的。

一九七五年《文物》(十二期)曾介绍此墓考古情况。七号墓的年代约在辽景宗耶律贤后期,即980年前后,墓主人为一老妇人。

在主室后部,停放着一座木结构棺室“棺床小帐”,其内有一具雕刻精美的石棺。石棺上摆放着一件金缕绣袍、一个包裹。包裹里有一个漆奁。奁里装满了日常生活用具。

在小帐内东、西两壁上,悬挂着两幅珍贵的绢轴画,东面为《山弈候约图》;西面为《竹雀双兔图》。已经在地下1000多年了!



几苇渡



在法库叶茂台辽墓群中确实有“萧氏家族”的人。古墓中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有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国之珍宝,墓主手握当时罕见的水晶球下葬。根据相关专家对墓室中的遗物测定,墓主人应为老年女性,是辽代中期公主一级的贵族人物。她究竟是“萧氏家族”中的哪位皇亲国戚,尚有待专家最终解开墓主人的身世悬疑。 

记者要说的是,即便她不是萧太后,也是位高高在上的辽代重要皇族。为什么这么说?


该墓中出土缂金龙纹尸衾。尸衾就是覆盖尸体的夹被。所谓“一寸缂丝一寸金”。这件尸衾大面积金线缂织,作为缂金织物的珍贵实物而有着极高的价值。这样名贵的尸衾本身还有金龙图案,这明显不是一般贵族所有,只有皇族人士还允许。

不仅如此, 专家打开墓室没找到棺椁,而是一座精美别致的小型墓建筑,屋顶为九脊式,脊端均安装兽头。正中一间设有两扇板门,门上安装铁锁。两边侧间各有破子棂窗,窗棂后面镶木板,象征窗纸或窗纱。 帐檐上还张挂着帷幔,专家称为“棺床小帐”。


墓中设帐,是一种丧葬制度,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使用。“棺床小帐”被打开,露出一个精美的石棺。墓主人双手握水晶球,腰部配水晶珠,佩戴水晶琥珀项串、琥珀穿金耳坠等罕见珍宝,脸部面纱遮掩,这些葬具来看,便可想墓主人生前的身份非同小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