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地标:这些建筑,记录贵阳城市变迁

作为城市的标记,地标建筑在每一座城市中都有不可磨灭的记忆。随着贵阳城市的不断升级改造,很多地标性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同样的位置已是截然不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就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一个城市的地标建筑也是不断变迁,不同年代地标性建筑体现了当时的政治与文化导向和潮流,地标建筑变迁的同时见证城市的发展,不断延续城市的记忆,以至于不同时代,总会有不同时代的城市地标。

回顾贵阳地标建筑的变迁史,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贵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

大十字环形天桥:贵阳的城市中心

大十字是贵阳不变的城市记忆符号,贵阳再怎么变,大十字的地位牢不可破,早在明初,贵阳的土城墙改成石城墙,北面延伸到今天的喷水池,大十字名称就已经出现了。解放后,大十字连接中华北路、广东街、南京街,四通八达,当时金融、棉纱等全部在大十字周边,可以说控制着整个贵阳的经济命脉。

记忆的地标:这些建筑,记录贵阳城市变迁

上世纪80年代,贵阳在大十字上空架起一座环行露天人行天桥。90年代改建为封闭式环形天桥,并设有小店面,市民逛街时可在天桥上购物。2015年底,环形天桥拆除。2017年7月,大十字地下通道开通。

老百货大楼:曾经的购物中心

位于大十字附近的贵阳老百货大楼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一座黄色六层苏式小楼,作为曾经贵阳的购物中心,在那里有妈妈的大红色上海高跟鞋,有爸爸的进口剃须刀,有爷爷兜里响不完的收音机,有孩子想念的大白兔奶糖。上世纪80年代初,百货大楼修建了贵阳市第一个电动电梯。

记忆的地标:这些建筑,记录贵阳城市变迁

2014年6月26日,随着老百货大楼的仓库被工程机械拆下,意味着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百货大楼开始全面拆除。

按照规划,老百货大楼旧址被打造为商业区。在老百货大楼主体建筑旧址上,将建设一座9层楼高的购物中心,1至7层为各种购物品牌,8至9层建立IMAX影院。在毗邻正新街区域,将打造一座45层高的写字楼。

喷水池:解放后新贵阳城的象征

大十字往北就是喷水池,喷水池作为贵阳的中心地标,单凭地名就几经变化。

据介绍,在民国之前,喷水池一直叫黑石头,当时黑石头位于北门桥不远处,由于黑色的石头能照影,穿衣服能正衣冠,是值得敬畏的物体,当时的人们视黑石头为吉祥之物,就将这里取名叫黑石头。以后还在西侧修了一座土地庙,让土地菩萨保护黑石头和一方平安。

记忆的地标:这些建筑,记录贵阳城市变迁

民国时期,政府拆除北门和黑石头,将大南门至六广门的马路扩建连通,改称中华路;又将东边的三民路与西边的城西路拉直,1929年周西成战死,为纪念他为贵州作的贡献,贵州各界名流共同出资为周西成塑立铜像,以彰其政,黑石头遂改名铜像台。解放后,修建喷水池,扩建延安路,将铜像台拆除,自此,铜像台更名为喷水池,并作为新贵阳城的象征。

喷水池环岛花园经历了几次改造,但其喷泉一直还在。到了2000年,喷水池花园已经显得老旧,且和周围高大、现代的建筑显得格格不入。在广泛征求民意后,贵阳市委市政府对喷水池进行了改造,重建整个环岛花园。2001年,喷水池立起一大型雕塑《四方汇聚》。2010年,为缓解贵阳交通压力和适应城市发展,喷水池环岛被拆除。为了继续保持市民心里的“喷水池”,设计部门在十字路口的四个交叉点修建四个小型喷泉。

老客车站:西南少有的古典建筑

贵阳老客车站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地标建筑,老客车站位于延安西路,靠贵阳西北角,建于上世纪50年代,作为贵阳的北出口,老客车站在民国客车站基础上所扩建。其建筑风格为西南少有的古典式建筑,西式、碧瓦、金砖、翘脚,在全西南都少有。

记忆的地标:这些建筑,记录贵阳城市变迁

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方便旅客出行,完善交通运输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贵阳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贵阳客车站外迁,2010年5月1日前,贵阳客车站(含旅游客运站、黄金路发车点)、贵阳西客站、贵阳第一社会服务车站5个片区客运车站搬迁到金阳临时客车站。2015年3月,金阳客车站整体搬迁至贵阳国际西南商贸城客车站。

花果园双子塔:新时期贵阳最美网红建筑

2010年,贵阳彭家湾片区棚户区改造启动,花果园以全新的面貌开始呈现在贵阳面前。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超大的开发体量,贵阳新时期的地标建筑开始向这里转移,国际金融街、花果园购物中心、花果园湿地公园、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提起这些建筑,在贵阳是家喻户晓。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贵阳国际贸易中心双子塔。

位于花果园的贵阳国际贸易中心双子塔高335米,是目前全国已经修建完成的最高“双子塔”,作为超甲级写字楼,双子塔这两年在贵阳也是网红建筑,在贵阳多次重大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7年10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8周年,由中央电视台发起“厉害了我的国”系列主题活动中,33个城市的地标建筑纷纷上演主题灯光秀。在贵阳,“厉害了我的国”、“辉煌中国”等字样在贵阳国际贸易中心双子塔的电子屏幕上不断滚动播出,让全国电视观众看到了双子塔的魅力。

2018年10月1日晚,在祖国华诞69周年到来之际,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的以“改革开放40年”,为主题的纪录片《壮阔东方潮》中,花果园双子塔上演灯光秀,闪耀全城,照亮夜空。

记忆的地标:这些建筑,记录贵阳城市变迁

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于5月26日至29日在贵阳举行,贵阳国际贸易中心双子塔入选数博会大型灯光秀的地标建筑。5月23日开始,双子塔用炫酷的色彩、璀璨的灯光,照亮夜空,为数博会喝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嘉宾看到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双子塔。

2019年,在农历猪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贵阳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登上双子塔,录制视频节目,向全市人民拜年!

记忆的地标:这些建筑,记录贵阳城市变迁

夜幕降临,花果园双子塔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小编有幸登上塔楼顶峰俯瞰,眼下的贵阳,灯火辉煌,高楼错落有致,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的感觉。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贵阳城市一年一个样!展望未来,心潮澎湃,天时地利人和兼有之,贵阳腾飞正当时!

记忆的地标:这些建筑,记录贵阳城市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