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科創、產城,小鎮,噱頭大於內容

文|鄧浩志

由於最高管理層有指導意見,所以某些“熱詞”“大詞”紛紛和房地產結合,但投資者必須清醒地看到這裡面巨大的不確定性,並且有極低成功率的預算。當然對地方管理者而言這也是個提示,

這種方興未艾的“地產商+實體企業”模式可能存在許多急需修補的漏洞,弄不好就是人財兩空。

特色小鎮地產化最近兩年已經被詬病,各地方政府在審批項目的時候已經有所警惕,但科創、產城這些“新概念”,特別是和國內外知名大企業的合作項目,是備受地方管理者的青睞。只要名牌大企業進來,優厚的條件大大地給,所以“聰明”的房企就越來越熱衷綁定這些實體企業。不少“產城”打著實體經濟的旗號,幹起了房地產的生意。

慎防科創、產城,小鎮,噱頭大於內容

比如某巨型代工企業FSK,在某一線城市的液晶面板生產項目遲遲不見影子,其配套的樓盤就已經嘩嘩嘩地瘋狂銷售,由於有所謂產業進入,寄望能帶來十數萬的就業機會,所以項目的地價自然也是超級的便宜,而今這個樓盤也以破壞性的地價橫掃市場。這種不正當競爭,不但影響房地產市場的公平,實際上是騙取了地方的土地價格。

還有某全球大型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SK,也被某地產商捆綁一起,在一線城市以智慧城市的由頭拿下項目,但現在傳出這家高科技企業想打退堂鼓了,但地已經賣了,房地產部分的項目開發仍然繼續,而城市需要引進的產業可能根本就沒影。如果上面的事情最終真的不幸發生,就等於被睡了,不但錢沒撈到,而且還得繼續免費陪睡。

類似的情況還有,就不一一列舉了,但總的來說有幾點是需要注意的:

1、地方的招商工作間接交給地產商不是不可以,但屁股決定腦袋是本質,得想方設法提防著低價騙地,真的出了問題得及時合法進行糾正

2、所有大企業的擴張都非常謹慎,尤其進入一個全新城市。所有的500強搬總部,或搬地方總部都是極為謹慎,且低頻的事情,就算讓你碰到了好事,也得在合約上留一手(地方管理者會明白我說什麼的);

3、房價上漲是中國樓市的基本趨勢,但“故事會”也是中國房地產的本質之一,得判斷他的真實性,可行性,還有推進速度;

4、以上兩點不存在簡單的識別辦法,必須深入再深入做工作。

當下城市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已經不亞於企業之間的競爭,某些城市為實現“彎道超車”有時候會選擇鋌而走險的發展策略。而劍走偏鋒和鋌而走險是兩個概念,現在不是講“穩中求進”嗎?扎堆搶熱點所付出的高成本未必能“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