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区街道干部提前一小时上班“巡街”

大清早,一位书记的“晨光行动”

“仇书记早啊!”4月2日,早上八点半,南京城北,西北护城河边,鼓楼区下关街道党工委书记仇建军一行走在河堤栈道,居民郭开虎隔着栅栏向他打招呼。仇建军随手从怀里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根扔过去。“书记总是这么客气。”郭开虎大笑,稳稳接住。这段河堤下面新修了截流闸。截流闸原是水利工程,仇建军提出,水利工程稍加改造,上面铺上木板,砌好围栏,就是观水平台。“经常出来转,这些问题自然会被发现。”仇建军说。郭开虎一边点着烟,一边又说开了:“上面再搭个凉篷就更好了。”一行人都被老郭逗笑了。

1年前,郭开虎最烦见到街道上来人。他的家就在河堤边。院子里的违建盖了有30年,小区要出新,必须拆违建,郭开虎一万个不愿意。最后,小区所有的违建都拆了,空间让出来,绿化出新跟上去,河堤整出一条木栈道,居住环境大变样,被拆的家庭和街道干部“混”成了朋友。见到街道来人,郭开虎每次远远见了都喊着打招呼。

今年春节一过,鼓楼区推出“晨光行动”,13个街道的书记、主任带领城管主任、城管科长、中队长,每天提前1小时上班“扫街”,主要任务是巡查辖区内市容市貌等问题,并做到立即办理、随时反馈。

每天提前1小时上班,仇建军觉得很自然。“不搞‘晨光’,我们也是提早上班。”当天早上,仇建军和街道主任王可可、负责城管工作的副主任李金国,还有城管队员等成员不到八点就开始“巡街”。

下关街道是老城区,东接盐仓桥,西临长江。每周前3天,上班前1小时,街道书记都会带队巡查东边三大老小区。今年下关街道1平方公里老城区纳入省宜居街区示范片区改造,街道上下都很振奋。一大早,别人还没出门,这一行人走走停停已看完两个社区,大到停车位,小到下水管道,看见什么聊什么。有居民走过来加入讨论,仇建军不时给来人发烟。不知不觉,一包烟剩不到半包。“老城更新,不光是要变好看,更重要的是对准人的需求。边边角角摸透了,才知道哪里需要休闲桌椅,哪里需要晾晒空地。”

建宜居街区,设计是关键。一行人谈工作不忘调侃自己:“我们能算是社区规划师吧。设计不是专家在图纸上画出来的,是这样用双脚跑出来的。”

“晨光”中,鼓楼区13个街道的一把手都走在路上。在二条巷鼓楼街菜场附近,湖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媛带队巡查,发现几个占道经营的摊贩, 赶紧上前劝说。街道“12319热线”受理占道经营投诉数量下降68%,这数字的背后是工作人员无数的努力。

华侨路街道每月集中整治一项城市顽疾,有的月份是对准一条背街小巷,有时是攻关几个停车位。豆菜桥、峨嵋岭街因靠近农贸市场,巷子里的果蔬店和小餐饮占道经营、倚门出摊,屡禁不止。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东生已经数不清去过多少趟了。在街道干部的努力下,现在沿街店家都能在规定时间内自觉做好门前三包,物品摆放合规,秩序井然。 记者 颜 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