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演員趙立新註銷微博說說教育問題

從演員趙立新註銷微博說說教育問題

昨日,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新聞客戶端上游新聞報道,趙立新的微博@演員趙立新 已註銷,其工作室微博@向新力Studio 也在深夜清空所有內容。

眾所周知,4月2日,演員趙立新在微博上連提兩個反問,一問“日本人佔領北京八年,為什麼沒有搶走故宮裡的文物並且燒掉故宮?”然後再問“這符合侵略者本性嗎?”這驚天一問,不僅引起輿論譁然,也引來了@紫光閣、@共青團中央國家機關新媒體的關注,稱“任何一國之民”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又稱“這種觀點太天真了。”之後的3日,趙立新發表致歉聲明稱“在微博上不夠嚴謹的措辭,導致出現巨大爭議與不愉快。”

對此,我昨天寫了一篇《演員趙立新言論的危險歷史觀其實是一種悲哀?》,文中就趙立新的這“天真”兩問做了分析,一是趙立新作為公眾人物,發出這樣的問題,確實幼稚,二是就其發出問題的兩句話本身,做了一個註解,漢字的反問句就是肯定,而且是加強氣勢和說服力的肯定,所以,從這兩方面我總結出趙立新發出如此弱智的提問,最關鍵的教育問題。

從演員趙立新註銷微博說說教育問題

文章發出之後,有讀者留言說趙立新的國籍已不在中國,也有說趙立的新目的就是為日本洗地,言下之意是作為演員的趙立新不會不知道歷史,還有說到趙立新的專業是表演藝術,不是歷史專業,意思是歷史不是趙立新的專業,言下之意可能是說不知道歷史也不奇怪吧,可我就有些奇怪了,中國歷史初中就已開始教了,而自詡有才的趙立新卻不知道?因此,不論其現在的國籍問題、發問的目的不純以及專業方面,歸根結底,問題還是教育方面。

首先,家國情懷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根深蒂固的,而人從出生之後,就是在接受教育中成長,在慢慢成長中接受教育,試想,如果教育跟上了,家國情懷、父母之情、人與人之間的互敬互愛不也是在日漸成長中越來越明晰,能不懂得愛國愛家嗎?在成長中懂得了家國情懷,敬愛父母,尊重人人,能移情別戀嗎?

其次,日本的侵略中國舉世皆知,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橫徵暴斂、無惡不作、喪失人性的罪惡殘暴行徑,更是國人永遠不可忘卻的傷痛,何況,初中的歷史教科書中,對這一歷史有詳盡的敘述和載注,如果教育沒有問題,趙立新會發出如此弱智的問題嗎?

再者,關於反問句所表達的意思間接和主張,也是初中的知識層面問題,在初中所教的語句表現形式中,是比肯定更加有氣勢的肯定,如果教育得當,反問的語氣是肯定,這一點能不知道?

從演員趙立新註銷微博說說教育問題

所以說,趙立新之前微博中關於日本侵略問題的發問,不論其居心何在,最終的問題還是教育問題,姑且就算是對日本洗地,那麼至少說明我們的愛國教育是不到位的,如果不是洗地,那麼其弱智的發問,加上後面的道歉中還沒有意識到反問就是肯定這一語句表達,還以“不夠嚴謹的措辭”自辯,這難道不是教育方面的問題嗎?

昨日,趙立新註銷了微博,表面來看,是由其不當的言論觸動了國民愛國心裡的痛點,其實,深層次地看,就是教育問題,而且這個問題今日依然存在,現行的教育,那個孩子不是語文、數學、英語等都能脫口而出,但對道德禮儀、公序良知、中國歷史乃至一日三餐不能少的糧食如何而來,都是一知半解。

雖然,國家及教育部門以及教育界公知人士都在倡導和呼籲教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真正全面的開展的有多少?道德品質、法制歷史、勞動愛國等,仍被邊緣化,既是學校的課程表上安排了,也僅僅是一種形式而已,因此,造成的結果是,未成年人弒母后,還說“我殺的是我媽,又不是別人”,而對於不知中國歷史者,就更是見怪不怪了。

因此,演員趙立新雖然清空了微博,但我們不能清空其微博所暴露出來的歷史教育、法制教育、人格教育、勞動教育等等教育問題,這才是需要我們思考的,而不是對其一“噴”而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