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過年的時候,“春運”這個問題是怎樣解決的?

小鬼筆錄


春運,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現象,以春節為中心,前後持續約40天,人口流動規模之大,創造了很多世界之最。

那麼,古人的春運又是怎麼樣的呢?

受“父母在,不遠遊”等觀念的影響,過年的返鄉人口數量不會很多,距離一般也相對較近,返鄉的也不是“外出務工人員”,而是以官員和商人為主。



據我國最早的一部釋義詞典《爾雅》中“歲名”條解釋,年,在堯時稱為“載”,夏代稱為“歲”,商代稱為“祀”,一直到周代才稱為“年”。

據此可以推出在周代出現了春節的雛形——過年,古代的春運也應該出現在這個時候。

現代人春運,為的就是能在過年的時候能與家人團聚。

願旅途中的各位朋友道路通暢,一路平安!


金兔歷史


古代沒有“春運”。

“春運”一詞首次出現在1980年的人民日報,是指在春節期間發生的大規模的、現有交通壓力過大的社會現象。

春運的幾個特徵:

一,大規模。當代的春運甚至可以達到幾十億人次。

二,路程遠。春運往往指跨省、甚至是跨地區的人流,近程的人員流動一般不會被認作春運。

三,週期性。春運往往發生在春節前後的幾十天內,並且人員流向比較固定,比如從北京會老家河南的人,年後往往會從河南老家再回到北京。

導致春運的主要原因並不只是交通運力不夠這麼簡單,實際上工業化後公司制管理和流水線的工作方式也是產生春運主要原因。

在現代社會,大多數人都在固定的公司/工廠工作。為了管理上的便利、以及適應現代商業環境,大多數公司都會有嚴格的坐班制度,國家也出臺了對應的法規來規範各公司的上下班時間,以及法定節假日。

顯而易見,這就導致了幾乎所有的勞動者都在同一時間放假,然後都準備同一時間回家。

這對交通的壓力就可想而知了。

而在古代,因為這些制度並不存在,打工的要麼和僱主商議省親時間,要麼就乾脆不回家,或者舉家遷到工作的地方了。

另外,現代交通的發達也是恐怖春運的一個助推手。

現代交通工具的便捷,使得人們外出打工也更加方便。

乘坐高鐵從北京到上海只需要幾百塊錢、不到一天的時間,而在以步行為主的古代,這一段路程可能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以及非常昂貴的路費。這就限制了古人出遠門的能力。

總而言之,導致我們今天春運難的這些問題,在古代幾乎都不存在,古代自然也沒有大規模的“春運”啦。


我是千史一律百轉回,為您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視角,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