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記憶l仙遊東門糾察廟,第一街上的古廟

古時,仙遊縣有四城門,如今蕩然無存,但四城門內的四座廟宇依然完整保存,位於鯉城街道的東門糾察廟就是其中之一。東門糾察廟又名嶽帝廟,始建於明代,曾遭到破壞,於清代重建,1987 年仿古重修,後續又經多次保護性修繕,目前大體保留著清代的建築風格。


莆田記憶l仙遊東門糾察廟,第一街上的古廟


廟宇的一側,是年代久遠的東門古街,街上成排的建築皆為木質雙層結構,飽含歷史的滄桑感。這裡曾是熱鬧的街巷,見證著仙遊古時的繁華,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古街已漸漸沒落。站在街頭遠望,長長的古街給人一種穿越感,彷彿可以瞥見當時人來人往、沿街叫賣的繁華景象。

莆田記憶l仙遊東門糾察廟,第一街上的古廟


廟前,立著一塊石碑,上刻“明糾察廟”,標明糾察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走進廟內,是一條十幾米長的小巷,稱之為“廟裡巷”,一側盛開的紅色三角梅為古巷添了不少生氣。古巷的左側,便是糾察廟寬敞大氣的主殿。據糾察廟負責人肖國發介紹,廟坐南向北而建,佔地達600 平方米,由門坊、主殿、左右廊廡和廂房等組成,另有戲臺、牌坊、照壁等附屬建築。主祀神為“糾察尊風”,另配祀媽祖與齊天大聖神像。

莆田記憶l仙遊東門糾察廟,第一街上的古廟


從門坊進去是一個不大的廟埕,廟埕古舊,磚與石的鋪陳卻頗有講究。主殿門前的一對石雕龍柱格外惹眼,龍身順柱而盤旋,精雕細刻,栩栩如生,龍柱外還加有一層圍護。

莆田記憶l仙遊東門糾察廟,第一街上的古廟


龍柱後是一對憨態可掬的石獅,泛黃的石墩上留下了歲月的印記。此前,這兩隻石獅曾被破壞,後來廟宇重修的時候按照原樣對石獅進行修繕。

莆田記憶l仙遊東門糾察廟,第一街上的古廟


大門兩側的石制門框上,有著十分精緻的浮雕工藝,山水花草、人物麒麟惟妙惟肖,讓人不禁感嘆工匠精湛的技藝。

莆田記憶l仙遊東門糾察廟,第一街上的古廟


屋頂椽條上的大型彩繪,因年代久遠,彩繪已有些許泛黑,但依稀可辨飛龍、神像等圖案。圖案由許多椽條拼接而成,鋪滿整個屋頂。

莆田記憶l仙遊東門糾察廟,第一街上的古廟


廟內的左右廊廡均有大型壁畫和對聯書法,為糾察廟增添了一份墨韻。據介紹,此前,還有兩幅是李耕所畫,但均遭破壞。而後,又請李耕畫派的傳承人黃葉先生及當地有名氣的畫家前來作畫,儘量恢復牆壁原貌。(陳海容/文 馬俊傑/圖)

莆田記憶l仙遊東門糾察廟,第一街上的古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