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現在是價值投資的好時機

(原標題:楊德龍:現在是價值投資的好時機)

2019年的第一季度,中國股市又一次“沸騰”起來,其加熱速度之快讓許多投資者甚至來不及做出反應,便眼看著股價一路猛漲,上證指數從2500點左右迅速突破了3000點這個重要關口。

這突如其來的上漲是短暫的反彈,還是新一輪牛市的起點?中國資本市場與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環球人物》記者帶著這些疑問來到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見到了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楊德龍。

作為經常出現在主流媒體節目中的“網紅”投資專家,楊德龍正在五道口金融學院攻讀博士課程。他穿著一件清華大學的連帽衫出現在記者面前,凸顯著理工男的本科教育背景,與此同時,他還拎著一件金融人士必備的黑色西裝上衣,似乎又在提醒記者,他還有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碩士招牌,以及在知名基金公司十幾年的從業經驗。

“我希望自己既有學院派的理論功底,又有市場派的投資經驗,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好。”楊德龍對記者說。這種結合所產生的敏銳嗅覺和精準眼光,正是當下中國資本市場最稀缺的能力。

2019年3月21日,楊德龍在北京接受《環球人物》記者採訪。(本刊記者侯欣穎/攝)

“股市大漲非常合理”

一年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點燃了中美貿易摩擦的火花,整個世界都跟著發燒。現在,“火力”雖有減弱之勢,前景卻依然令大眾忐忑不安。但在楊德龍看來,這場中美之間的棋局已經呈現明朗態勢。

“中國的反制措施讓很多支持特朗普的州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美股去年的暴跌也倒逼特朗普重回談判桌。他們發現中國不容易對付,貿易摩擦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勢頭。因此,在去年底的G20峰會上,兩國領導人會晤取得積極進展,然後美股又漲回來了。很明顯,投資者擔心的就是中美貿易摩擦,只要這個問題得到解決,股市必然上漲。”

除了外部因素,中國國內也出現了利好消息——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緩解經濟壓力,包括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減稅降費,還有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貸款等。

“因為市場被壓抑得太久,當內外部因素都得到改善後,股市大漲就變得非常合理了。”楊德龍說,“去年10月,很多投資者已經絕望地‘割肉’了,因此大部分資金都錯過了市場最低點。現在一看行情起來了,大家必然會爭先恐後地擠進來,彌補損失。”

在楊德龍看來,現在的3000點僅僅是“地平線”,今年可能會重回3600點,創下過去3年的新高。

“其實,如果不是因為貿易摩擦,A股去年已經開啟了慢牛趨勢。貿易摩擦打亂了這個節奏,讓市場再次探底。未來如果沒有突發事件的話,整體趨勢是向上的。”

儘管認為牛市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楊德龍還是建議普通投資者多買基金,少買股票。

“炒股是一個技術活,如果研究不透公司基本面的話很可能踩雷。加上機構投資者的佔比越來越高,市場的定價權正在從散戶轉移到機構手中。過去是散戶喜歡的股票漲,機構喜歡的股票不漲,以後會變成機構喜歡的、基本面好的股票漲。”在這種趨勢下,個人投資者的選擇有兩種:購買基金,或購買可長期持有的、好公司的股票,做企業股東。

2019年1月3日,在江蘇南京某證券營業部,大屏上的股票幾乎全部翻紅。

“股市的黃金時代到了”

或許是因為2015年“股災”的陰影,不少投資者對於這輪大漲仍然持觀望甚至消極態度。但楊德龍認為,現在的情況與4年前已經截然不同。

“2015年的大跌,主要是因為大量的場外配資缺乏監管。當時許多人在借錢炒股,導致股價虛高,市場泡沫已經很大了,這時候突然限制場外配資、切斷資金來源,必然造成斷崖式下跌。而現在市場本身處於底部,場外配資剛剛出現苗頭,監管就已經開始了,所以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而是會平穩地上漲。”

更重要的是,楊德龍認為此輪上漲並非一波短暫的反彈,而是一次長期的、大趨勢的反轉。從大週期看,中國樓市的黃金投資期已經結束,買房“躺著賺錢”的時代一去不返,“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短期內不會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社會資金必然要尋找一個新的投資領域,而股市正好承接了這個出口。

“我相信,股市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了,它可能是未來10年最好的投資領域。”楊德龍說。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工業體系已經十分健全,很多行業50%以上的收入和利潤被前三到前五名企業賺走。在勝負已分的行業,小公司想和龍頭競爭已無優勢可言。這種時候,投資者最好的選擇就是去買龍頭公司的股權。

儘管中國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換句話說,即使行業的整體增速下降了,利潤還是會向龍頭公司聚攏,而非龍頭公司可能會被淘汰、退出市場。

此外,在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入高質量增長階段後,雖然增速下降了,但增長質量會提高,龍頭企業的利潤率會進一步上升,從而使優質股權成為稀缺資源,其價格就會不斷創下新高。可以說,持有優質股票是保值增值、抵禦通脹的最好方法。

“股市的黃金時代實際上是一個大的經濟週期帶來的。未來的10年是屬於優質股票的,不包括垃圾股、題材股之類,那些屬於應該退市的範疇。”楊德龍說。他看好的投資方向有3個,第一個就是消費市場,這是中國未來增長潛力最大的領域。

201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38萬億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無論是茅臺酒還是老乾媽辣醬,只要能做成全國性的品牌,都有機會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第二個投資領域是券商,即證券公司。根據楊德龍的預判,股市的“黃金十年”會給證券公司帶來巨大的業務增長,並使國內證券公司成長為國際性的大企業。

“現在的我們和國際巨頭比還特別小,因為中國的證券業務還沒有走向國際化。隨著市場的逐步開放,大量外資湧進來,A股可能會成為全球性金融市場,中國證券公司的發展機會就大了。”

第三個領域就是科技。第四次科技革命會催生一批新興科技企業,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等,一些細分行業的龍頭會脫穎而出。“無論大行業還是小行業,一定要選擇龍頭公司進行投資,那樣成功率會很高,而非龍頭公司可能就沒有太大競爭力了。”

“A股會跑贏美股”

對於中國經濟的未來,楊德龍很堅定地持樂觀態度。在他看來,中國金融業大有可為,這也是他從工科轉學經濟的原因。

1999年,楊德龍在自己18歲生日那天拿到了清華機械工程系的錄取通知書。4年後,他的興趣卻轉向了金融。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工業化完成後,金融會成為比較高端的一個行業,對經濟的貢獻也會逐步體現出來。看到這個大趨勢後,我就放棄了保研的機會。經過半年準備,考上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

這個過程十分辛苦。在金融學方面是零基礎的楊德龍,完全依靠自學和自律向目標前進。他每天從早上7點學到晚上11點,半年裡沒休息過一天。

“那時連去澡堂洗澡都覺得是一種奢侈,可以說連生病的時間都沒有。還好我自學能力比較強,最後以第十二名的成績考上了。”在北大的兩年,楊德龍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畢業時名列全系第三,很順利地進入南方基金公司,做行業研究員,3年後成為基金經理。

2014年,楊德龍獲得了有中國基金業“奧斯卡”之稱的金牛獎。兩年後,他加盟前海開源基金,目前擔任執行總經理。十幾年走到今天,他結合宏觀與微觀、理論與實踐,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有了更明確的判斷。

“今年市場最關心的肯定還是中美貿易摩擦。美國已經感覺到惡性加關稅不是解決貿易逆差的好辦法,也很難阻礙中國發展。”楊德龍預測,中美可能會在4月達成協議,但中美貿易摩擦是一個長期問題,不是通過談判能夠完全解決的。

“美國表面上是為了減少貿易逆差,實際是想阻礙或減緩中國超越美國的進程。這種遏制並不能改變結果,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

根據楊德龍的研究,這個時間可能就在10年之內。不過,這只是經濟總量,如果看人均GDP,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要對中國企業堅定信心。國內已經產生了一些偉大的公司,他們的股權成為外資爭相購買的對象。過去我們老說,美股漲A股跌,美股跌A股更跌,但今後,A股一定會走出獨立的行情。至少未來3年將是中國資產進攻、全球資產防守的階段。就是說A股會跑贏美股,會跑贏全球主要資本市場50%以上——它們不漲,我們漲50%;它們漲50%,我們會漲100%。”

楊德龍一再強調,股市最好的投資機會就是當下。“當你看好中國股市未來,看好優質股票的時候,馬上去投資,不要等下調。因為往往下調沒等到,第二波上漲又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