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病痛:1個人在幹活,3個人在監督,4個人卻推卸責任?

前段時間,有個頭條粉絲向我敘述:

小李最近剛入職一傢俱廠,工廠裡全部人加起來有三十多個員工,其中有九個是管理人員,五個老員工都是打卡上班,來混日子。【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老闆的親屬,合夥人】

由於老闆最近在忙新的項目,沒有來工廠管理。這些老員工把有的活,也推給了新員工,但製作工藝的業績卻不屬於自己。他感覺自己十分委屈,想離職!

民企病痛:1個人在幹活,3個人在監督,4個人卻推卸責任?

小李說:工廠真正幹活的最多不超過十五個人。工作效率及其的低!但如果老闆來廠裡情況就會好點,他不知道要不要把這種情況告訴老闆?

民企病痛:1個人在幹活,3個人在監督,4個人卻推卸責任?

總之:1個人在幹活,3個人在監督,4個人在推卸責任!

看到這裡小編想說:其實當前大部分中小企業都存在這樣的現象,人員機構臃腫,員工推卸責任,老闆苦惱抱怨!

民企病痛:1個人在幹活,3個人在監督,4個人卻推卸責任?

那對於這種現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其實大部分情況下是由於:當下企業內部的薪酬模式確定的,大部分製造業工廠的員工薪酬模式都是,傳統的“底薪+提成”!

民企病痛:1個人在幹活,3個人在監督,4個人卻推卸責任?

員工認為的薪酬:

1、薪酬是我該得的,不管老闆發多少,一定只會少發,不會多發

2、給多少錢,就幹多少活

3、是工作積極性的來源

4、物價在上漲,加薪也是應該的

老闆認為的薪酬:

1、是資本也是成本

2、企業一定不能虧本,所以要想方設法讓員工剩餘價值得以發揮

3、如果在員工創造了更多利潤的前提下加薪,老闆是願意的,如果跟以前做的一樣,企業成本越來越高,到時又該如何生存?

民企病痛:1個人在幹活,3個人在監督,4個人卻推卸責任?

那麼,什麼樣的薪酬方式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解決人效低的困惑?

分享:KSF薪酬激勵模式,價值點所在:

1、員工既有安全感,又有激勵性,員工容易接受,為自己拼命幹!

2、企業經營風險轉移,人效提高,效益增加

民企病痛:1個人在幹活,3個人在監督,4個人卻推卸責任?

附:某企業生產經理的KSF薪酬績效設計表【僅供參考】

民企病痛:1個人在幹活,3個人在監督,4個人卻推卸責任?

案例分析:

這種情況下,我們採用KSF模式,將生產經理的薪酬分為8個部分!並且這些都是與公司利益密切相關的,薪酬=業績

1、產量每增加x元,獎勵y元,每減少x元,少發y元;

2、輔料成本率每降u,獎勵v元,每升u,少發v元;

3、產品性能合格率,每上升m%,獎勵n,每下降m%,少發n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a%,獎勵b元,每少a%,少發b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200元,每流失1人,少發100;

本文的案例來源於:【績效考核】一書,中國績效研究院出品!附送績效網課視頻!

對於老員工,我們可以設計IOP合夥人

1、讓員工參與經營、擁抱分享。

2、讓員工共同為自己的貢獻、企業的收益負責。

3、讓員工改變自己的定位:從分利者到創造者再到共享者。

民企病痛:1個人在幹活,3個人在監督,4個人卻推卸責任?

IOP合夥人與股權激勵有何區別?

1、合夥人不佔有公司股權、股份。

2、合夥人分享的不是公司利潤,而是增值收益(可以是利潤,也可以是毛利潤等)。

3、合夥人不是終身制,也不只是在職制,而是年輪制,即1-2年一輪,輪期一至即可自行終止。

民企病痛:1個人在幹活,3個人在監督,4個人卻推卸責任?

附:IOP合夥人案例

民企病痛:1個人在幹活,3個人在監督,4個人卻推卸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