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书法创新是扯闲篇,聊聊而已,根本不可能”,对此你怎么看?

书法影响力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书法当然亦如此。当代的书法爱好者不仅可以探索创新,而且必须坚持探索创新。题主所言观点十分荒谬,是严重的泥食于古、厚古薄今,断不足取。


回溯书法历史进程,绝对遵循的是不断丰富而多元化。否则,哪有甲金小隶楷草多种书体交相辉映异彩纷呈。今人常说,没有古时的氛围环境,并妄言中国书法已死,这是极端个人主义,是不客观不准确的。举个例子,古代能有条件读书认字的人很少,今天哪个孩子不会提笔写字?按照进化规律,现代人也远比古人见多识广,智力水平和文化程度也更高,况且如今是信息时代,学习交流太方便了。惟一的弱点就是,现代人多以硬笔写字,而非毛笔,习惯耳。


书法创新无处不在。数以千万计的书友脱离法帖的摩仿,就已经是在尝试创新。只不过创新特点不显著、水平不够高、影响不够大而已。书法艺术锤炼的基本思路就是承而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前人有益的东西要充分吸收,再融合自已的东西。


书法艺术本身就一种美,对一个爱好书法的朋友来说,决定书法高度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继承能力,二是创新能力。在书法舞台上,你能走多高、多远,一是靠审美,二是靠笔力。审美层次决定目标高度,笔力强弱则决定你能达到多少幅度的目标高度。审美靠思悟达成,笔力靠习练来实现。



抱庸斋主


说的太绝对了!书法上,创新这东西,说简单,倒也简单!

只要你练过书法,写出的字,有你张三的习性和理解在里面,那就是一种创新!

至于你这种创新,能否成功,那要看大家对于你字的特点、你的理解是否能产生共鸣!

如果,大家都认可,并且你有不俗的书法功底,你的风格就形成了,这就是一种成功的创新!

举例:顾仲安临遍古贴,对书法有很深的理解,他的行书俊秀飘逸,竖撇,竖钩喜欢出锋下探,大家都喜欢这种风格,就成了顾仲安的风格;

而庞中华的字,宽松扁平,隶意十足,在90年代,“北庞南顾”,也都获得大家的认可!


而另起炉灶式的创新,确实是扯闲篇,无数无门无派的“自由体”,便是最好的见证!

所有的创新,都是在继承先人书法精髓前提下,继续去探索的!

一个人,哪怕是天才,“美”的灵感再丰富,也不及无数古人先贤的智慧结晶的万一!

所以,创新是在继承传统前提下,形成个人风格的创新!而另起炉灶式的创新,注定不会成功!


行书一点通


“书法创新是扯闲篇,聊聊而已,根本不可能”,这样的观点应该说的是当今的书法艺术,所以这观点可以认同,

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当代的书法艺术再继续走创新之路的话,就是把几千年的书法艺术逼上“绝路”,


打开自己的审美格局之后,再看看现在的书法成什么样了?我之前有说过,现在一些所谓的书法家连创作书法的工具都在创新了,手可以握着几十斤重的笔,试问一下难道不累吗?这是在写书法还是在“耍把戏”呢?然而却有人说这叫做创新,简直就在自欺欺人,

我们就拿平时写字打比方吧,是不是要选择适合书写的笔呢?至少握着要舒服,这样写起字来才不费劲,对吧。然而书法的书写要求至始至终都要比平时写字高的多,现如今书法的书写工具那么笨拙,试想一下能把字写漂亮就不错了,然而即使纯粹把字写漂亮,并不是可以称之为书法,





还有就是一些所谓的书法家即使不是用几十斤重的笔,可是写出来的书法很好吗?真的很好很有风格吗?我看未必吧,为什么这么说呢?书画同源,国画和书法是息息相关的两种艺术,当代的国画已经严重缺乏传统的文化底蕴了,必然当代书法也缺乏传统的文化底蕴,“以书法入画”是古代书法大家赵孟頫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看当代国画的状况就可以知道当代书法的状况如何,既然书法都没有了传统文化底蕴,那么凭什么追求创新呢?


诗夜城主


在古代没有“书法”这个词,古人写字也没有时刻想着怎样创新。可是历朝历代都能诞生几位引领书坛的佼佼者,他们的字体各具风格,又能异于前人。在他们那些时代,不叫创新,叫自成一家。从前人碑帖中吸收书写经验,把这些经验融会贯通,自然就能衍生属于自己的手笔。这才是真正的创新。

纵观现代书法界,所谓的创新是从行为的正经到怪诞的创新,是字形由美到丑的创新。用手执笔写字不够新意,那就用头发写、用针筒射、用嘴吹,甚至拿着笔管如碗口粗的巨笔在大面积的纸上一边乱吼一边乱画;古人写的字都是美的,现代再以美作标准,就显得少了新意,那就写丑字,学鬼画符,还比美的字更值钱呢!

怪状,写字的创新从何而来,老祖宗写了几千年,并没有这般“创新”过。汉字书写的历史悠久,都是手执笔而书(残疾人例外),加上怪诞行为意义何在?汉字发展到今天,篆、隶、楷、行、草诸体都已有完整的体系,没必要再加上一个“丑”体了。

“书法”也就是写字,要写就好好写,少点动歪脑筋,少点杂乱心思。


倚斋听风雨


书法创新不是扯闲,有历史的真实,是书法人的骄傲。李世民一代天骄,他一统天下之后,治下的子民增多了,彊域扩大了,他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等,都需要有一种书写起来流畅快捷并且好看的书体。此治国之必需。李世民选择了王羲之书体。南北朝因长期分裂,文风有別,连字体也各有异变。南方的王羲之删繁就简,建制度创新草,其书体清新流畅,风流潇洒,讨人喜欢。在李世民強权的倡导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的"二王"书法也天下一统。以锺繇为代表的"魏晋"书体,因拘谨守旧而拙陋受到打压而萎缩。这其间的天时地利人和自是天道,王羲之的书法创新也功劳大大的有。想当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百废待业,首当其冲必需提升国民之素质,为了扫盲,简化字应运而生,它们当仁不让,雄纠纠,气昂昂,走进千家万户,把繁体字挤到一边凉快去。这是天道,也为书法提供了创新的空间。遗憾也,太多的遗憾让书法与创新失之交臂。二王书体长期流传,落下了"俗书趁姿媚"的俗态。于是,溶篆、隶于行、楷书体的颜真卿"祛尽虞(世南)、褚(遂良)之习",取而代之,又一书法创新是也。颜书肥壮雄強,一派庙堂气概。于是,"自颜而下,终晚唐无晋韵矣"。彰显了创新的威力。"书贵瘦硬方通神"。是颜书还未创新的书评标准。"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平”。这是颜书行世之后的评书新标准。书法创新并非聊聊而已,是可能的。创新要应天顺人,是为天道。书法创新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书法创新是天道,生生不息。








林庆逢358


说书法创新是闲扯,根本不可能的人,自己给自己设置了天花板🌸,设置了心灵牢笼,更深层的原因,是其长期临帖,入而不出,导致自我的失去。

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有一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

我先不讲大道理,我拿事实来分析说明,书法创新是可能的,并且有无限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仅对于“横”这种笔画一共有24336种完全不同的写法。

一,起笔:正逆笔2种、藏露锋及方笔3种、上顿下顿平出3种、细中粗3种、逆笔接上、非接上2种; 共13种;

二,收笔:正逆笔2种、藏露锋及方笔3种、上顿下顿平出3种、细中粗3种,回笔接下、非接下2种; 共13种;

三,行笔:细中粗3种、断连2种、直线上弧线下弧线3种、涩笔滑行笔2种、长中短点4种、枯润2种; 共16种;

四,空间:斜下、斜上、平出,显著的按3种;

五,造型:扁担式、玉簪式、方条式、阵云式、枯枝式、粗藤式、钢丝式、柳条式、水袖式、流水式,无穷种,暂时按3种;

总计:以上共有 13*13*16*3*3=24336种,即“横”画,有两万四千三百三十六种不同写法。

再如:“点”画,有哪些可以的变化。点本身的不同化:瓜子点、月芽点、三角点、各种椭圆形点、各种树叶植物叶点、各种自然物状点如石头跃鱼等; “点”向其他笔画方向的变形:横化、竖化、撇化、捺化、折化、提化、钩化。“点”空间及墨法变化:上下左右枯润聚散等。“点点”组合的形式就更多了。

一言以蔽之:取法自然,且有无限的可能性。

若是各种笔画组合起来,则产生的形式是个天文数字。在这些无限的可能面前,如果不能创新,只能说:人,真的找不到自我了。

这不仅是自己的悲哀,也是书法的悲哀。



urna风之度0


在當下書法創新有難度。

起碼人文環境和時間點都不對,為啥我要這麽說呢?

大致分析一下

1.中國文字在全世界還未得到深入的普及。

2.中國的哲學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都處於小眾範圍。

3.中國的美學體繫還沒有真正的形成。

4.當下的中國仍處在發展階段,國力不強,影響力較弱。

5.人心浮燥

6.書法創新僅停留在表象上。沒有從思想上得到升華。

等等……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首先要有思想家的誕生。人文的發展要有啟蒙的過程。而當下中國的人文精神丟失了正在恢復之中。

也可以這麽說,任何一種藝術的發展和創新,都是建立在人文進步的基礎之上的。

書法只不過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小眾藝術種類,要想或者要成為大眾的顯性藝術,路還是很長的。

急功近利的作法,只能以失去書法藝術的靈魂為代價,走入歧途。

但願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會員們,能靜下心來。深入地思考研究創新的課題,對中國書法的審美繫統完善起來!

千萬不要像無頭蒼蠅似地亂撞。切切!


姜大华2


说书法创新应首先把书法这个词弄清楚,书按字面意思应该就是写字,而法就可能有两种意思,一种是规矩,另一种就是方法,而规矩从狭意上讲就要按古人的法度来写,若从广意上讲就是要合乎自然天地及阴阳五行的规律。讲到方法写各种书体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说篆有篆法,草有草法,方法即是从古人那里得来,又可以自己不拘于古人之法而通过练习自已创立出来,因为方法会越来越多,但唯一不能违悖自然。我们说王義之相对于章草变行草,其法有变但其美观合乎自然,合乎其道家理念,而弘一法师融入了禅定的意境而呈现了另一种风貌。所以说创新是可以做到的。当然想创新没深厚的文化修养是不会做到的,所谓艺裕于文也。想创新就要从学古人那里再走出来,再融进自己对道家,佛家以及合乎自然的理念,沉得下心,有相应的环境及土壤是可以的。


耔田斋主


书法创作与庖丁解牛

书法创作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现高原反应,不能克服,就只能下山。克服了就可以继续向更高处前行,向更高处站立。这让我想到《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对文惠君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开始我们拿起毛笔练字,最希望的就是写的字和所临帖上的字一模一样。这一点应该在这个位置,那一撇应该长一点,这一竖应该慢慢收笔。慢慢地,终于走到第一阶段的尽头,写得跟帖上的字基本上可以分不出彼此了。接下来怎么走呢?很多人选择下山闯荡江湖去了,要扬名立万,要称霸江湖。

其实他们只是走完了书法创作第一阶段的尽头。

第二阶段就是庖丁所说的目无全牛——这才是真正的创作。到了这时,我们看到字就应该像庖丁看到牛是由一块块肌肉和骨头组成的一样,字也是由一个个点和一条条线组成的。而书法创作比解牛更高明之处在于:不仅仅将牛分解完事,而且还要将分解的再重新组装起来,按一定规律重新排列组合。比如开始我们讲这个点应该在这个位置,而第二阶段时,这个点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合理的位置,而“合理”的尺度就掌握在你的手中。这样创作的自由度就开始真正显现出来,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的艺术多样性也因此而呈现出来。

第三阶段就不谈了,有点玄。老子说:玄而又玄,众妙之门。只是不要举着一个手指到处炫耀,说自己得道了。

附一则有关的故事。

《五灯》卷十七,青原惟信禅师:“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灯然后灯


历史上,书法界有成就的风流人物断断续续出现,难道不是创新成就吗?

这些能在史上留名的人物都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创新,符合自然规律,所以不足为奇。但是,创新的成功与否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其中包括了你……我……他(她)!

事实上,人们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书写习惯,这从笔迹鉴定就可以得知的事实。只是从规范性来说,没有资格成为经典范本而已啦(对于文字约定成俗的普世美学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