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玉民後的華晨汽車,繼任者能否重塑自主板塊?

十三年,華晨集團終於換帥了!4月1日愚人節當天,華晨汽車微信公眾號正式官宣,“省委決定閻秉哲同志任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這意味著華晨屬於祁玉民的時代徹底終結。

仔細閱讀會發現,文中沒有提及“祁玉民”的名字。通過僅有的一張圖片,我們可以看見在此次召開的幹部大會上,祁玉民還是坐在領導席位上。包括祁玉民在內的五位領導,表情似乎都比較嚴肅。


祁玉民後的華晨汽車,繼任者能否重塑自主板塊?


祁玉民生於1959年,今年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對於其退休一事,大家雖然心裡有數,但如此突然宣告“下車”,此前毫無徵兆。


祁玉民後的華晨汽車,繼任者能否重塑自主板塊?


3月中旬,祁玉民才剛剛做客央視《對話—對外開放表情》節目,透露了與寶馬合資股比談判的更多細節。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組委會表示,祁玉民還受邀出席2019第十一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該論壇計劃於5月舉行。

對於祁玉民退休後的歸屬,媒體多有猜測。《財經》雜誌報道,祁玉民將調任遼寧省管某國資企業擔任董事。截至發稿前,華晨集團品牌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尚未確認此事。

在位十三年,對內,祁玉民對華晨功績如何?對外,祁玉民在媒體眼中又是什麼樣的形象?

原瀋陽市副市長閻秉哲接掌後的華晨集團,又將開往何處?

華晨十三年,來去皆匆忙

祁玉民在華晨的發展歷程中,可為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02年是華晨發展的重大轉折點。

在這之前,華晨戰績輝煌,1992年登陸紐約交易所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在此上市的國有企業概念股;旗下金盃輕型客車連續六年蟬聯生產銷量冠軍寶座;2000年,華晨自主研發中華轎車下線,成為中國汽車新生力量的代表之一;促成與寶馬合作,成立合資公司華晨寶馬……2002年前,華晨喜事接踵而來,連連不斷。


祁玉民後的華晨汽車,繼任者能否重塑自主板塊?


原華晨汽車集團董事長祁玉民

但2002年後,華晨經歷鉅變,集團從國有控股變為國有獨資,並換了全新的管理層。在折騰了幾年後,華晨迎來了當時的大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祁玉民。2005年12月,華晨開啟祁玉民時代。

祁玉民是臨危受命,當時華晨內部一片混亂。內部管理團隊斷層嚴重;外部債臺高築。並錯失無數發展機遇,本已談成的合作項目要麼以賠款終止,要麼被人截胡。幸運的是,華晨與寶馬的合作得以繼續。但合資談判中,華晨先失了底氣,失去了華晨寶馬的話語權。

開局如此艱難,結束時也極為匆忙。

驕傲的功績,將華晨與寶馬深度捆綁

回顧祁玉民在華晨的13年,最值得驕傲的事,是將寶馬與華晨的利益綁成了死結,還將寶馬技術帶到了華晨。祁玉民常說華晨汽車是中國寶馬,他曾在中華V7上市會上自信說道“我一直想做中國寶馬,今天中國寶馬真的來了”。

華晨汽車從上到下,從不避諱消費寶馬,給媒體的新聞通稿,最常見的辭藻就是產品有寶馬背書,與華晨寶馬共線生產;發動機用的是寶馬的;寶馬技術團隊參與研發。最明顯的就是,華晨旗下中華品牌借用了寶馬的“雙腎臉”。


祁玉民後的華晨汽車,繼任者能否重塑自主板塊?


王子系列發動機

華晨汽車還不止一次宣揚,在管理、研發和技術方面,汲取了寶馬的汽車文化精髓。

在祁玉民的領導下,華晨牢牢抓住華晨寶馬這頭利潤奶牛,想盡辦法與寶馬在各方面捆綁。如旗下所屬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晨動力),獲得寶馬集團授權,生產王子發動機系列。王子系列發動機被稱為是寶馬最優秀的發動機之一,目前已有四款實現國產。除了新晨動力,金盃汽車以及申華控股,背後或多或少都有寶馬的幫扶。

華晨與寶馬的深度捆綁至此,離不開祁玉民的功勞。但對於華晨而言,或許弊大於利。背靠著寶馬這棵大樹,整日絞盡腦汁想著如何從其身上獲取更多的好處,而不是增強自身實力。從華晨中國每年發佈的上市年報能看出,刨去華晨寶馬的利潤,華晨汽車其他產業的營收微乎其微甚至出現虧損。

業績持續虧損,華晨寶馬獨木難撐

近日,華晨中國汽車控股(01114.HK)發佈了2018年年報。華晨中國收益為43.77億元,公司股本持有人應占溢利58.21億元。其中,華晨寶馬貢獻了62.44億元。也就是說,刨去華晨寶馬貢獻的收益,華晨中國這年又以虧損告終。

翻開華晨中國發布的數年年報可知,只要去掉華晨寶馬的盈利,華晨中國業績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而10年前,華晨中國還能實現將近124億的營收。

一位資深汽車分析師認為,自2009年後,華晨中國營收事實上在不斷降低。2018年華晨中國營收為43.77億元,僅2009年的三分之一。這個數據佐證,華晨寶馬無法支撐整個華晨集團的發展。曾經華晨旗下業務多元化,中華、金盃和華晨寶馬三足鼎立。而現在,華晨寶馬一家獨大。


祁玉民後的華晨汽車,繼任者能否重塑自主板塊?


當然祁玉民與華晨都滿懷信心“往前看”,回顧2018年,忽略掉慘淡的銷量,他們在慶祝2018年經營規模破兩千億元,成為遼寧省唯一年銷售收入過2000億元企業集團。

對於25%華晨寶馬股比,祁玉民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在《對話》節目表示,這是響應國家大勢。眾人都認為華晨徹底失去了對華晨寶馬的話語權,損失了無數利益。但祁玉民強調,“我是個商人,一定會最大限度地維護企業利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表示,華晨寶馬股比放開,不是祁玉民的錯,這是國家政策規定,無法逆轉。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華晨自主板塊業務羸弱,華晨寶馬一家獨大,使得華晨在與寶馬的談判中,沒有談判的籌碼。

根據祁玉民的說法,華晨與寶馬談判有兩個底線,“一個是要把蛋糕做大,實現合資企業快速發展;第二個是確保股東雙方實現更大的利益”。他認為,雖然股比變了,但在股權交割時,華晨得到的利益將大於或等於目前50%對50%股權結構下獲得的利潤。

華晨是否能像祁玉民說的獲得比股權變化前更大的利益,還有待時間檢驗,我們靜待明年華晨中國發布的2019年年報。

正向研發實力差,自主板塊處於劣勢

如果說奇瑞汽車的代表是尹同躍的話,那麼祁玉民就是華晨汽車的對外代言人。祁玉民一直將“發展自主”掛在嘴邊,但華晨自主板塊業務只能用一言難盡來形容。

按照祁玉民的說法,華晨在自主研發方面不吝錢財,36億開發全新、可擴展平臺-M8X,十幾億研發新產品。只是投入與產出完全不成正比,中華系列產品表現慘淡,年報中只單說了2018年華晨寶馬的銷量。


祁玉民後的華晨汽車,繼任者能否重塑自主板塊?


華晨自主發展史,是寶馬助力史。祁玉民將華晨與寶馬深度捆綁,兩者的緊密關係超越其他合資品牌。合資反哺自主,是中國車企常見的做法。祁玉民為讓寶馬多支持華晨發展,多次與寶馬談判,效果也顯著。

華晨獲得了寶馬源源不斷的技術輸出和支持,這是祁玉民的功勞。但也因靠寶馬這棵大樹,華晨正向研發實力難有進益,自主板塊業績一塌糊塗。

華晨汽車多款產品都受益寶馬技術的加持,也是產品不多的賣點之一。如2015年上市的華晨金盃MPV華頌7,外型是寶馬和麥格納共同設計,搭載寶馬2.0T發動機。尤其是中華系列,從外觀到發動機再到技術團隊,都有寶馬的影子。

但結果令人失望,華晨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即使有優秀的合作伙伴不斷輸血,造血能力依舊沒有長進,研發能力和產品競爭力在車市中仍是“青銅”級別。

賈新光表示,寶馬一直有給提供技術、管理資源等各種支持,但華晨沒有良好消化吸收。由於中方研究吃透外資技術需要四五年時間,那時外資提供的技術可能已經不是先進技術。正向研發是車企生存的根本,研究吃透外資提供的技術並最終轉化成適合自己的技術,才能保證技術的先進性。

而且受到知識產權限制,華晨不可能完全使用寶馬提供的技術進行生產,只能用做技術研發。

另外華晨與寶馬品牌定位不一樣,如果照搬寶馬技術材料使用標準,那麼華晨生產成本根本無法控制。


祁玉民後的華晨汽車,繼任者能否重塑自主板塊?


寶馬對華晨足夠厚道,為華晨提供的如N20、王子系列發動機,都是當時較為先進的技術。可惜的是,華晨過於依賴寶馬,無法很好地吃透消化。相反吉利就聰明靈活多了,引進沃爾沃技術,不是照單全收,而是完全吃透吸收。並利用沃爾沃,合作研發新技術,降低成本,找到了一條適合吉利發展的技術之路。

上述分析師認為,華晨沒有把中華、金盃兩大自主板塊放在和華晨寶馬同等地位上,限制自主板塊業務發展。華晨的重心都是圍繞著合資品牌華晨寶馬,中華和金盃在內部較為弱勢。在同樣情境下,上汽集團的榮威和名爵,廣汽集團的廣汽傳祺,長安的長安汽車,他們在集團內部地位和資源等同甚至超過合資品牌。

上汽集團等發展自主板塊時,是舉集團之力支持。不僅從合資板塊抽調精幹人才,設法挖掘精英團隊,而且在營銷、技術研發等方面,更是不吝鉅額投資,宣傳自身賣點。至於華晨,中華系列產品上市時,祁玉民等領導發言句句不離寶馬,媒體報道也多是“寶馬背書”,沒有體現出產品自身的賣點。

華晨寶馬在華晨內部地位獨一無二,自主板塊處於劣勢,上述分析師認為是多個因素造成的。上市主體華晨中國是港股,有業績分紅壓力,在自主板塊投資方面或許會有所顧忌;二是受到資本市場的壓力,對業績不佳的自主板塊投資過多,可能會受到資本市場質疑;三是自主板塊經營不善。華晨沒有真正挖掘自主品牌優勢,導致其不斷邊緣化。

沒有實現的“金句”,後時代的出路在哪?

祁玉民突然退休,給世人留下了無數沒有實現的金句。

祁玉民曾提過“大飛機”戰略,機身是中華和金盃,曾說“毫不動搖,不掙錢也要發展”;機翼是華晨寶馬和BSV。祁玉民當初的設想是,藉助機翼力量反哺機身發展。而現狀是兩大自主板塊七零八落,中華失利,金盃被整合進合資品牌華晨雷諾。


祁玉民後的華晨汽車,繼任者能否重塑自主板塊?


當年有媒體問祁玉民要在華晨呆多久,他表示會在華晨待滿第三個23年。世事難料,祁玉民待了13年後就要離開華晨,比預計整整提早了10年。根據《財經》報道,有政商界人事透露,早在一年多前,內部消息曾傳祁玉民將在任上續聘一屆。不知是哪個環節出了錯,導致祁玉民提早下車。

祁玉民的離開,意味著他想“在退休前,將華晨帶入世界500強”的雄心壯志破滅了。2018年,華晨中國營收不到50億,吉利營收進入千億俱樂部。而世界財富排名第500名的英國保誠集團則是7489億,華晨中國與其相距甚遠。

祁玉民想發展民族自主品牌的願望,似乎也沒有實現。資深汽車分析師管學軍表示,祁玉民在發展戰略上出現過問題,沒有把握住車型改款換代的最佳時機。“當銷量掉下來,什麼都晚了”。

另外,華晨似乎一直被兩種管理價值理念困惑。管老師指出,華晨有兩個合作伙伴:豐田與寶馬。豐田合作對象主要是金盃汽車,寶馬是中華系列。他認為“兩家造車理會完全不同,學習誰,始終困惑華晨”。

上下統一的經營管理體制是公司長遠發展的關鍵因素,這應是新繼任者閻秉哲該重視並解決的問題。

和祁玉民一樣,閻秉哲也是仕而優則商的典範。他的前幾十年,都從事著與汽車無關的工作。與華晨和華晨寶馬產生關聯是在2012年-2015年期間,閻秉哲當時任瀋陽市鐵西區區委副書記、區長,這裡是華晨寶馬工廠基地所在地。

閻秉哲關於中國製造業的知識停留在理論上,曾發表過幾篇與製造業相關的博士學術論文。

現在的華晨,並不比13年前祁玉民臨危受命時的處境好多少。兩大自主品牌金盃已歸入華晨雷諾,中華持續不振,失去合資企業華晨寶馬的話語權。另外,全球汽車市場處於急劇變革中,新四化成為發展趨勢。這對門外漢閻秉哲來說,都是難題和挑戰。


祁玉民後的華晨汽車,繼任者能否重塑自主板塊?


閻秉哲

閻秉哲還肩負著振興東北企業的重任。《財經》雜誌表示,華晨集團已經不單純是一家遼寧省國資委旗下的汽車生產集團。其更被賦予了一系列重要的探索意義,這背後事關東北產業振興、國資改革等。

振興華晨的突破口在自主板塊,這有助於華晨長遠發展,提高在與合資夥伴商談中的話語權,避免華晨寶馬的悲劇。

但要想自主品牌崛起談何容易。華晨目前唯有的自主品牌只剩下中華,但以中華目前的處境,難有起色。另外華晨寶馬的利潤奶牛效應,讓瀋陽市將政策天平傾向於華晨寶馬。華晨寶馬做大,能為瀋陽當地經濟帶來無數好處。

不可否認,華晨也有細微改變,如引進新的合資夥伴雷諾,既能引進新的技術,提高市場競爭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對寶馬的過度依賴。華晨應吸取寶馬的教訓,在與雷諾的合作中,做到充分吸收消化雷諾的技術,完成向正向研發的轉變。

汽車行業觀察家鍾師認為,華晨還可以靠改裝車業務另闢蹊徑。2018年國務院發佈《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要求“積極發展汽車賽事、旅遊、文化、改裝等相關產業,深挖汽車後市場潛力”。改裝行業目前蛋糕較大,進入者卻較少。政策的支持或許能讓改裝行業成為新的發展風口。

結語:重塑自主品牌道路極為艱難,一步走錯或許就滿盤皆輸。華晨的另一難題是接任者閻秉哲今年已56歲,再過四年也將面臨退休。閻秉哲即使有心想讓華晨自主脫胎換骨,力卻不怠。這樣一想,華晨的自主之路還能掃清發展障礙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