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知“一將功成萬骨枯”,但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古人作詩的智慧實在令人歎為觀止,世間萬事萬物一入詩,不但讀來有節奏感,而且言辭簡約卻蘊意豐富,所謂詞約義豐也。譬如一個寫戰爭的千古名句“一將功成萬骨枯”,既寫出了古代將軍以士卒姓名換取封侯的封建本質,又道出了戰爭的殘酷無情,可謂振聾發聵。

如此佳句,使人讀之便生惻隱之心。後世詩家稱讚它為“仁義之句”,即使衛青、霍去病等功業千秋的英雄讀了怕也要生出羞愧之心。這樣的名句自然也深受文人和百姓的喜愛,千百年來口耳相傳,膾炙人口,幾乎人人皆知。

人人皆知“一將功成萬骨枯”,但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大家也都知道,“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個名句是出自唐代詩人曹松的詩《己亥歲》:

己亥歲

唐·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曹松的這首《己亥歲》所寫的是晚唐戰亂蔓延,兵荒馬亂的場景,就連江南澤國也被廝殺入“戰圖”中,百姓無以生計,血淋淋的現實引出了詩人的感慨“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人人皆知“一將功成萬骨枯”,但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曹松這首《己亥歲》可以說是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將古代戰爭的殘酷、百姓的悲慘揭露地一覽無餘。這首詩流傳千年,膾炙人口,幾乎人人皆知,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只是其一,還有其二。且看曹松《己亥歲》的第二首:

其二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人人皆知“一將功成萬骨枯”,但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相比之下,其二在藝術成就上就遠不如其一,因而被人們所忽略。但這第二首所表達的現實意義絲毫不亞於第一首。

這首詩所寫的同樣是戰爭,開頭第一句就極其誇張,一旦開戰,連天上的千百神仙都發愁,兩岸交戰不斷、混戰不休。最後兩句從側面以江水為喻:誰還敢說滄江太平沒有戰爭的,如今這滄江的水都和戰爭流的血爭相東流了。

人人皆知“一將功成萬骨枯”,但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們知道,一條大江水流湍急,之所以水流很快,只因水多,後浪推前浪,而詩人以水與血相爭襯托,既有血染滄江之意,又暗含血流極多,竟能比江水流的更快。如此可見戰爭中死去了多少士兵百姓,其殘酷可見一斑。

曹松的這兩首《己亥歲》冷峻深邃,一眼洞穿戰爭本質,表達出對現實的強烈批判,就此一點看來,實不亞於詩聖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句。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