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丈夫犯法,唐代才女慷慨赴死,其诗作毛主席都赞赏有加

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

——《同夫游秦》

大唐玄宗时742年某月的某一天,今天陕西华县的将军府里,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伏案沉思良久后,提笔写下了这首《同夫游秦》。这位美丽的女子名叫王韫秀,是唐玄宗时期名将河东节度使王忠嗣的女儿,唐肃宗时宰相元载的妻子。王韫秀这首《同夫游秦》中的夫指的就是元载,这一年元载还是个身无长物的穷酸书生。

和王韫秀比起来,元载没有显赫的出身,而且还比王韫秀大了十几岁。但这位来自贫寒的男人打小就酷爱读书,而且也读了不少书,尤其对道学最擅长。所以综合来看,元载尽管出身贫寒当时也没什么正儿八经的工作,但潜力还是很大的。而至于元载是如何娶到王韫秀的,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估计王家人看到了元载身上不同常人的一面吧。总之和王韫秀结婚时元载还依然很穷,一肚子的学问一点儿都还没用得上呢。

宰相丈夫犯法,唐代才女慷慨赴死,其诗作毛主席都赞赏有加

元载家不是一般的穷,彩礼没有就算了,儿子结婚最起码的婚房元家都整不出来。所以元载和王韫秀结婚后,一直住在王韫秀的娘家。这人势利眼的多,平易近人的少,况且元载又是个男人。纵然王家有一万多间房子空着,元载和妻子在里面住个一两天没问题,但要是长住必定惹人闲话。

莫说王家这种官宦之家了,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女婿常年住在岳父家里也会遭人非议的。再加上元载那时穷的吃饭和穿衣都是问题。所以,尽管王韫秀的父母没说什么,但王氏家族里的其他人却看不惯了,因此常常给元载甩脸子看。元载虽然穷,但也不乏骨气。所以,长此以往元载也不愿在他人屋檐下卑躬屈膝的生活了。于是一咬牙决定远赴长安,不求取个功名绝不返还。

宰相丈夫犯法,唐代才女慷慨赴死,其诗作毛主席都赞赏有加

元载有了这个想法还没有动身前,给妻子王韫秀写了首诀别诗《别妻王韫秀》“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似不容。看取海山寒翠树,苦遭霜霰到秦封。”意思很简单,元载先发了一下在王家受辱的牢骚,然后又表明了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心。而王韫秀对元载是有感情的,她也知道元载愤然离家因为什么,为了什么。王韫秀看了元载的诗,再想想这即将的离别,她有些不舍。但她又不能阻止元载,去实现一个男人的勋业与行藏。

于是思前想后,王韫秀最终决定和元载一起离家远赴长安。对于未来生活的各种困窘,王韫秀都做好了十足的准备。贫穷不可怕,你若安在便是晴天。于是这位美丽的将军之女,便伏案写下了开头的那首《同夫游秦》。寥寥数语,一个女子的坚决和大气凛然跃然纸上。尤其是诗中所表现的那种刚强的气势,令古今多少须眉者都面红耳赤。王韫秀和元载之间的那种,死心塌地的爱情更是让人心向往之。

宰相丈夫犯法,唐代才女慷慨赴死,其诗作毛主席都赞赏有加

就这样,做好了心理准备后,王韫秀和元载便轻车简从去了长安。正好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刚刚登上皇帝宝座,这位酷爱道学的皇帝即位后便举行了一次纳新的考试。考试的主要科目就是招纳一些对道学有独到见解的人才。正好元载的多年所学派上了用场,当年便考中了进士。

元载进士及第踏入仕途后,很快得到了皇帝的器重一路高升。到了唐肃宗的时候,元载因功被拜相。唐代宗时,元载更是因协助皇帝铲除了李辅国和鱼朝恩两个权宦,而更得皇帝的宠信。如此看来,王韫秀没有跟错人。但后来元载虽然官是做到了极致,但也志得意满起来。手中的权力重了,元载也开始贪赃枉法起来,慢慢的唐肃宗越来越讨厌元载。终于有一天怒不可遏,唐肃宗把元载打入了死牢,而且王韫秀和她的孩子们也都被殃及。

宰相丈夫犯法,唐代才女慷慨赴死,其诗作毛主席都赞赏有加

按照当时的律法,元载被赐死,元载的妻女可以幸免一死,但是要被送入掖庭为奴。可王韫秀誓死不愿受辱,结果被官府用乱棍活活打死。颇有当年飞将军李广之气度。王韫秀和元载的三个儿子都被处死,一个女儿尽管很小就出家为尼了,但最后还是被打入了掖庭成了皇家的奴隶。

王韫秀的一生是壮丽的,她美貌有才华,敢爱敢恨颇有心志,这一点比她的丈夫元载强的多。她的《同夫游秦》,就连伟大领袖毛主席都对其气势赞赏有加,还曾亲自手书过。而王韫秀也是唐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才女。尽管人生的最后受丈夫牵连慷慨赴死,被封建史官列到了暴戾的行列。但千百年后,在辩证唯物主义者这里,王韫秀无愧为唐代可圈可点的才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