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名字的由來

麻將的開始其實並不叫麻將,而是叫麻雀牌(現在部分國家和地區依然如此叫),或者叫做馬吊牌,最後才叫的麻將,然後就一直叫到現在。

最早的麻將源於葉子戲(因其紙牌的大小和葉子差不多,故稱葉子戲)。那為什麼叫做麻雀牌呢?

麻將名字的由來

在江蘇太倉有皇家糧倉,因每年雀患損失不少糧食而發愁,後為方便記錄對補雀者的獎勵,即用竹製的籌牌來記補雀數目,並依此發放酬勞。這就是“太倉護糧牌”,記錄功能之外,閒暇時還可用此牌遊戲,一舉兩得。

除了來由和麻雀相關,大家可以看到現在的麻將牌中“一條”還是以鳥的形象作畫,筒就是火槍筒,萬是獎勵數目,條就是記錄打了多少鳥,“東西南北”是作為風向,“中”意寓射中了,故為紅色,“白”意為打空了,所以空白一片,“發”有發放獎勵,升官發財之意等。

後因江浙一帶習慣稱“鳥”為“刁”,而麻和馬則同音,“麻雀牌”隨著口音逐漸被叫為“馬吊牌”

另一說法馬吊牌名字由來是“馬四足失一,則不可行。”當時馬吊牌背面畫著錢,而賭注又和馬相關,故得其名。

麻將名字的由來

明末清初時期,馬吊牌十分風靡,其中衍生出一種“默和牌”(因打牌時不說話得名),開始為60張,後逐漸發展到120張,且玩法也不斷增加,其娛樂性十分強,但缺陷也很明顯,100多張紙牌很容易隨風吹散或受潮弄碎等,遂研製了骨牌作為代替,這也就是現代麻將材質的由來。

再往後,由於在中國“鳥”字和“吊”字多少帶有不雅因素,又加之地方方言口音的演變,就慢慢確立了“麻將”二字作為正式名字並沿用至今。

麻將名字的由來

中間還有多種說法,以上只是其中兩種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哦,部分資料照片轉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