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是如何兵不血刃拿下江山的,網友:這些細節,10年也學不會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精心策劃的一場兵變,並且十分成功;更難能可貴的是,整個過程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這在我國曆史上難得一見,可見趙匡胤本人絕不是一個武夫,而是一個心思縝密,粗中有細的人。

趙匡胤是如何兵不血刃拿下江山的,網友:這些細節,10年也學不會

下面給大傢俱體分析,趙匡胤是如何兵不血刃奪取江山的。首先從趙匡胤身世開始說起,趙匡胤投軍時,跟隨後漢大將郭威,參與了擁立郭威為後周皇帝的行動,並受到郭威讚賞,被重用為禁軍典掌將軍,到周世宗時,又因戰功顯赫,被重用為殿前都點檢,也就是皇宮衛軍最高將領,這為其後來的陳橋兵變打下了基礎。

趙匡胤是如何兵不血刃拿下江山的,網友:這些細節,10年也學不會

隨後,周世宗病死,繼位皇帝年少,政權極為不穩,此事趙匡胤已經有取代後周的打算了。後周960年,傳來了契丹入侵的消息,當時掌管後周的符太后為女流之輩,沒有治理國家的經驗,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茫然不知所取,屈尊請教宰相範質,宰相範質心想,當今朝中能夠帶兵打仗的只有趙匡胤,於是召集趙匡胤,說服其帶兵防禦。

趙匡胤是如何兵不血刃拿下江山的,網友:這些細節,10年也學不會

趙匡胤在接到消息後,極力推脫,說兵力過少,無法迎戰。這裡就是趙匡胤高明之處,趙匡胤知道,此時朝中已經無人能戰,自己有很大空間來跟朝廷要價。而自己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取得調動全國兵馬的權利。果然,宰相委任趙匡胤最高兵馬權了。

獲得了最高兵馬權,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隨時發生兵變了,因為弄不好就是叛變的罪名,士兵極有可能因為叛變名聲而不聽指揮,因為叛變是名不正言不順的,這在我國古代戰役中,這是決定勝負很關鍵的一個因素。

趙匡胤是如何兵不血刃拿下江山的,網友:這些細節,10年也學不會

這一點趙匡胤做的很好,沒有立馬兵變,儘管有心。於是趙匡胤按部就班,班朝出師了。可是問題來了,難道真的要跟契丹人打仗嗎?趙匡胤可是想取代後周的,不然這麼好的機會就浪費了。其實不然,大軍離開東京城的第二天,東京城內就傳出了趙匡胤將要做皇帝的謠言,朝中大臣誰也不敢相信,都互相議論此事,幾乎都亂了套。此時趙匡胤對朝中瞭如指掌,因為這謠言是他發佈的。趙匡胤很懂得皇帝的心理,散佈此謠言,是為了讓朝中混亂,最重要的還是為了凝聚自己的軍隊,因為謠言一起,他的軍隊只能絕對地聽命於他了。

趙匡胤是如何兵不血刃拿下江山的,網友:這些細節,10年也學不會

大軍行至第三天,趙匡胤率大軍到達了陳橋鎮,兵變計劃馬上開始。趙匡胤派一些親信在士兵中散佈議論說當今皇帝年幼無知,為了國家安穩,不如擁立趙匡胤為皇帝。很快士兵情緒被煽動起來了。趙匡胤親信見時機成熟,將黃袍披在了熟睡的趙匡胤身上。醒來後的趙匡胤見士兵如此唯命是從,當場宣佈集結軍隊,佔領京城。於是,在京城石守信、王審琦的幫助之下,沒有費一兵一卒,沒有殺一個平明百姓,沒有侵犯一個朝中大臣和後周太子皇后而登上了王位。

趙匡胤是如何兵不血刃拿下江山的,網友:這些細節,10年也學不會

這一點趙匡胤又做的非常好,他沒有像從前的朝代變換者那樣,非要殺燒搶掠四方,因為趙匡胤知道,後周2任皇帝對自己都非常好,殺掉他的後代,是不義,是要激起民憤的;同時他也知道,自己做了這個表率,下面的州郡就不會抵抗自己,這樣就會更加輕鬆地控制後周了。

就這樣,趙匡胤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之內就穩定住了內部,可以說效率十分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