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

卫薇儿


“杨家将”、“杨门女将”等脍炙人口,但毕竟是演义,不是真实的历史。我们看一看真实历史中的“杨家将”。

杨业和“雍熙北伐”。

一、杨业其人。杨业为北宋名将,原来是北汉的将领。979年,宋太宗征讨后汉,后汉刘继元投降,杨业也投降了北宋。杨业因为在北汉时战功卓著,被宋太宗任命为郑州刺史。(杨业剧照)

980年,辽景宗发兵10万进攻北宋的雁门,北宋的主将是潘美,杨业是副将。杨业带领数千骑兵绕道辽军背后突袭,杀死了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潘美领主力夹击,辽军大败,自此杨业的威震契丹。(杨延昭剧照)

二、“雍熙北伐”和杨业之死。公元986年,宋太宗决定征讨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潘美和杨业分别为西路军的主副将,王侁和刘文裕为监军(节制武将),但是北伐过程中步调不一致,导致曹彬率领的主力被击败,西路军也随即准备撤退。

为了保证将西路军攻下的四州百姓带回北宋,杨业建议再陈家谷口设伏,他负责引诱辽军到此,击败辽国军队,安全将百姓撤回北宋境内。潘美和王侁一直待在谷口埋伏,以为杨业打败了契丹军队,为了争功劳,军队纷纷离开谷口,潘美无法控制军队,后来听到杨业战败的消息后,又匆忙撤走了。等杨业率军转战到陈家谷口时,发现预先埋伏的军队一个都不见了,自己陷入契丹军队的重围,力战被俘,绝食三天而死,一同阵亡的还有他的二儿子杨延玉。(宋太宗像)

三、宋太宗的对战败的处置。杨业阵亡,宋太宗非常悲痛惋惜。他将大将军潘美降三级使用,监军王侁被罢官,流放到金州(陕西安康),刘文裕被免官,流放到登州(山东烟台),所有导致有关杨业阵亡的主要官员都受到了处罚。历史记载:

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瑰、延贵、延彬并为殿直。

长子杨延朗杨延昭的原名)为崇义副使,其他四个儿子也被朝廷录用了。

杨延昭和杨文广。

演义中的杨六郎(958-1014),原来的名字为杨延朗,后改名为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小说中是杨继业的第六子)。后来杨延昭镇守遂城,威震边关,契丹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代表着幽燕的北方,杨延昭是他们的克星,认为他是北斗七星的第六颗星下凡,因此称他为“杨六郎”,是契丹人给起的外号。

杨六郎有三个儿子,比较出名的是杨文广(999-1074),是他的第三子。杨文广曾经率军击败西夏军队,在辽国索要领土中,他献策图谋夺取幽燕,不过可惜的是很快病死了。

北宋采取重文轻武、守内而虚外的总体政策,杨家将自杨文广后再也没有出现有名的将领,宋朝统治者也不可能让武将世家存在,这对宋朝国家政权稳固不利。杨家逐渐没落,到北宋末年在也就没有杨家将的身影了。

演义和现实对比。

1.杨继业(小说中姓名)——杨业(历史真实姓名)

2.杨业(真实历史)确实有七个儿子,在陈家谷口一同战死的是第二个儿子杨延玉,其他儿子都没事;小说中在金沙滩之战,杨业儿子中老大、老二、老三战死,老四被俘,老五出家,老七被潘仁美射死。

3.杨延昭真实中是杨业的长子;小说中是第六子。

4.真实的历史中潘美是北宋著名将领,和杨业的合作还是不错的,无奈监军的权利更大,这直接导致杨业战死;演义小说中潘仁美成了奸臣,害死了杨家将不少子孙。无辜的潘美背了很长时间的黑锅,其实陈家谷口之战,潘美是支持杨业的。(潘美像)

5.杨延昭的三个儿子中,杨文广最为出名;小说中虚构了一个杨宗保,杨文广成了杨六郎的孙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穿越再现彼岸


“杨氏七郎八虎将,一心为保家邦”。杨家将保家卫国,一门忠烈。很多人就好奇了,为何在靖康之耻,北宋灭亡之时,杨家将不再出来救国呢?究其原因不是杨家将不想,而是此时的杨家将有太多苦衷和无奈了。



杨家将抗辽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虽然在小说、戏曲以及影视作品中有演义的成分,但是杨家将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没有演义上的那么精彩。历史上杨家将的第一代是杨业,他本为北汉大将,有“无敌”的称号,之后成为北宋大将。杨业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986年,杨业随军北伐,被监军王侁威逼,带兵出征,被辽军伏击,在孤立无援的时候,被辽军擒获。他坚贞不屈,绝食三天而死。

杨业有7个儿子,分别是延昭、延玉、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杨延昭就是演义中的杨六郎,他是杨家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猛将。他作战英勇,镇守边关20多年,辽国对人他非诚敬畏,认为他就是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转世的,专克辽国,因此称他为杨六郎。

杨家将的第三代代表人物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儿子。实际上,到了杨家第三代杨文广的时候,杨家已经没落,刚开始杨文广本是一个无名小卒,被范仲淹赏识,留在身边。后来,他随狄青南征广西,立下战功。宋英宗认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有功劳,就提拔杨文广为成州团练使。他随后参与了与西夏的防御战,屡立战功,不断升迁到了都虞候。杨文广以收复幽燕,平定北方为理想,怎奈地北宋已经与辽国签订合约,英雄无用武之地。



杨文广是杨家将最后的辉煌,在他死后,杨家将就没有什么出名的人物,彻底走向了没落。在北宋,靖康之耻时,杨家将的后人早就退出了北宋的政治舞台,只是一个平常的人家罢了!在金兵南下的时候,杨家将的后人有心无力,为了避免被灭族,他们分为几批人分别逃亡四川、湖南等地。

总之,在北宋灭亡的时候,曾经在北宋初年威震辽国的杨家将早就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有的只是杨家将后人,一群普通人而已。让他们去救国,有点不现实。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其实不是杨家将不出来救国了,而是除了那个存疑的杨再兴,杨家基本已经不出武将了。

虽然小说演义里面,杨家将威名赫赫、将星云集,但是真实历史中,杨家并没有那么多的名将。什么佘太君、穆桂英更是纯粹的艺术虚构,甚至连杨宗保都没有这个人。杨家算得上一代名将的,只有杨老令公和杨六郎。

有关杨业的故事,不用多说,中国人基本都知道。但是杨六郎并不是杨业的第六子,而是其长子,本名杨延朗(也就是戏曲小说里的杨四郎的名字)。他之所以被称为六郎,是因为他在北境威名太盛,被契丹人认为是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主镇幽燕的将星下凡,因此怀着敬畏和恐惧的心情称其为杨六郎。后来以讹传讹,竟被人当成了杨业的第六子。

杨延昭最著名的功绩,就是在澶州大战时,抵抗住了几十万辽军的进攻,并在辽军转移时杀入辽境,给辽国人造成了巨大威胁。此后有诗赞道:“唐有虎狼将,宋有杨延昭!”把杨延昭和唐朝名将哥舒翰相比,足可见其重要性。

杨延昭去世后,其子杨文广(不是孙子)继续从军,早先在范仲淹麾下,后来跟随狄青南征侬智高。但是杨文广终其一生也没有达到其父亲和祖辈那样的高度,因为宋辽两国早就签订了澶渊之盟,大规模的战争已经不太可能再爆发。

此后的杨家后人,基本都已经弃武从文,走上了官场。只有此后的杨再兴,据说是杨业的子孙,追随岳飞和金人血战到底,最后在小商桥为了掩护岳公子岳云,以三百骑兵和金人十二万大军血战到底。当岳家军收敛尸体的时候,从他身上拔下来两升的箭头。

无论杨再兴到底是不是杨业的后人,单从这一点英勇来看,杨再兴就绝对无愧他的姓氏,杨老令公在天之灵也一定会乐于有这么一位英勇的后辈子孙!



青言论史


儿时听刘兰芳老师的评书《杨家将》可谓废寝忘食,随着人物时喜、时悲、时急、时气、杨宗保盗降龙木、杨六朗诈死、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佘太君率十二寡妇征西、双天官寇老西……

杨家将,是忠君爱国的典型代表。北宋前期的数次契丹南下作战中,杨家将数次力挽狂澜,甚至付出了多位家族良将的生命。那么,当北宋面临靖康危机之时,七郎八虎、杨门女将……有他们和她们在,北宋应该不会亡啊?

这都是受评书等影响,历史上的杨家将和杨门女将等并不存在,正是因为看到大宋江山丢失,民间才把希望寄托着以杨家将为代表的英雄。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什么样子的?

杨家第一代,就是杨老令公杨业,杨家将的威名就是在他的带领下打出来的。

杨业(?—986年6月18日),原名重贵,戏说中又名杨继业,曾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擅骑马射箭,20岁时追随北汉的刘崇,以勇猛著称。因功升任建雄军节度使,人称“无敌”。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经两次攻打北汉未果,就是因为杨业杨家将。

赵光义继位后改变攻打北汉策略,先切断来自契丹的援军,然后围困北汉的国都太原城,杨业无奈之下随北汉的国主刘继元投降北宋。

宋太宗赵光义任命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后授郑州刺史,令他镇守边关。此后,杨业打败入侵雁门关的契丹,升任云州观察使,兼郑州和代州刺史、驻泊兵马都部署。

雍熙三年,宋军北征,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帅,杨业为副帅,宋军先是攻下云、应、寰、朔四州,他们接到把在契丹地盘上的汉人给接到中原去的旨意。

杨业认为,迁移百姓、契丹兵出击时,可在石碣谷设伏弓箭手1000名,骑兵增援中路,确保百姓安全。

史载,此时杨业战败,潘美却领兵退走。杨业死战,自中午杀到日落,辗转到达谷口,却未见一个宋军,身受十多处创伤,亲手杀死上百人。因战马重伤倒地,被契丹兵活捉后绝食三日而死,儿子杨延玉也战死。

第二代: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

杨业死后,杨延昭在遂城遭遇契丹军,围城数天。萧太后亲自督战,宋兵害怕,杨延昭命全城壮丁登城持兵器守城。因遇天寒,令人取水泼城墙,次日城墙全是冰,光滑坚硬,敌兵无法爬上来,只好退去。

宋真宗继位之后,与契丹签订《澶渊之盟》,因此契丹和宋之间基本上没有战事,在杨延昭57岁时病死在这个职位上。

第三代:杨文广(999-1074),字仲容,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杨延昭之子、杨业之孙。

杨文广一直活跃在北宋的军事领域,宋英宗赵曙继位后的治平年间(1064-1067),朝廷评议各地将领,赵曙说:“文广,名将后,且有功。杨文广在他的军事生涯中,逐渐走出了山西境内,不仅西讨西夏,北却辽兵,更是南下随狄青将军平定了广西境内的侬智高叛乱,军威远播各地。

到了宋和辽再起战事的时候,杨文广已经是七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了,这时候他已经没有力气上战场杀敌了。

自杨文广之后,子孙官职平平,不再有影响力。杨家将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所以,到了北宋灭亡的时候,也就没有所谓的杨家将来救国了。


美丽青春您真痘


把历史等同小说了?严格来讲,杨家将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北宋末年,杨家将的后人“青面兽”杨志都穷到卖祖传宝刀了(纯属调侃),哪里还能救国?

杨家将在民间的知名度跟岳家将不相上下,甚至更有过之,在小说、戏曲、评书、影视剧中大出风头,不但金刀杨老令公和七个儿子个个精忠报国,英勇善战,就连一个个杨家寡妇,甚至烧火丫鬟杨排风都牛到飞起,俨然是中国古代第一大将门世家。

遗憾的是,这只是精彩的民间故事,真实的杨将军远没有如此风光。

第一代杨家将金刀杨令公在历史上真有其人

杨业,原名杨重贵,山西太原人,小时被父亲送到北汉皇帝刘崇处做人质,长大后英勇善战,成为北汉名将,刘崇死后,刘承钧即位,认杨业为干儿子,改名刘继业。

北汉被北宋灭亡后,刘继业在北汉国主刘继元劝告下,投降北宋,恢复杨姓,去掉继字,改名杨业,继续镇守山西,曾在雁门关一战中,打的契丹丢盔弃甲,名震四方,被称为“杨无敌”,但也因战功卓著,且为北汉降将,引起他人嫉妒,也遭到宋太宗怀疑。

公元986年,宋太宗发动雍熙北伐,三路出兵伐辽,遭遇溃败,西路军副帅杨业奉命掩护百姓转移,结果西路军主帅潘美拒不接应,导致杨业被契丹所擒,绝食三日而死。

据《宋史杨业传》记载,杨业有7个儿子,分别是:杨延昭(杨延朗)、杨延玉、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其中杨延玉随父亲战死,后面5个儿子因父荫担任诸如供奉官、殿直之类的低级武职,但没有从军打仗的经历。

杨业7个儿子中,惟一知名的是杨延昭(杨延朗)

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长大后英勇善战,被杨业称为“此儿类我”。

雍熙北伐时,杨延,昭29岁,也参加了北伐,父兄战死后,杨延昭继承父兄遗志,继续担当抗辽重任,主要负责河北景州、保州一线防御。

咸平二年(999)开始,辽军不断骚扰边境,兵临杨延昭负责镇守的遂城之下。遂城人少城小,敌军大兵合围,面临严峻考验,杨延昭沉着冷静,指挥将士苦战不降,当时天气寒冷,他下令把凉水倒在城墙上,城墙上迅速结起厚厚的冰,又硬又滑,敌人根本爬不上来,最终迫使辽军撤退,遂城因此得名"铁遂城",杨延昭也一战成名,升防御使。

杨延昭是杨业长子,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北方,是他们的克星,于是把杨延昭看做是六郎星宿下凡,故称其为杨六郎,小说把他说成是杨业六子无疑是望文生义。

正史记载,杨延昭有3个儿子,分别是杨传永、杨德政、杨文广 。

杨文广不像小说中那么厉害,他靠父荫补入仕,主要生活在宋仁宗年间,先后担任一系列武职,并参加对西夏的作战,宋神宗熙宁年间,杨文广西北边防移向河北边防,任定州路副都总管,升侍卫步军都虞候,死后追赠同州观察使。

杨文广之后,杨家再无著名将领,一代不如一代,《水浒传》中被迫变卖祖宗宝刀的“青面兽”杨志自称“杨家将”之后,虽是文学虚构,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杨家将”的落魄境遇,到北宋末年已经销声匿迹,又何谈救国呢?

尽管历史上的“杨家将”不如小说辉煌,但从杨业开始,杨家三代出将,且均忠心耿耿,赤诚报国,抵御外敌,他们的爱国精神值得永远学习和传承!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杨家将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血战报国的事迹被后人所赞誉,在人们心中,杨家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音乐家的主要历史人物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杨业在北汉以英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北汉灭亡后,杨业归降于北宋,并被授予左领军大将军,杨业在对外战争中,百战百胜,让敌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杨家将就是杨业的后代,并且在军事上成绩也非常好,为世人广为流传,那么杨家将这么厉害,在北宋灭亡之际,他们为什么不出来救国呢?


我们在电视剧和小说里可以看到杨家将的英勇无比和高超的带兵打仗能力,其中有资历很高且很稳重的佘太君,还有杨家将众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们,这些人在国家遭到空前的危难时都会挺身而出,不畏任何艰难和困苦,一心只愿将自己的国家守护好,让天下间的百姓少一些痛苦。

其实杨家将只是虚构的演义故事,并没有什么杨门女将,佘太君姓折,杨文广并不是杨宗保的儿子,而是杨延昭的儿子,历史上并没有杨宗保,因此说演义夸大了杨家将的功绩,并不符合历史。


杨业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杨家将的威名只维持了三代,杨业早就战死沙场,杨延昭也是杨家赫赫有名的一代将领,只不过他所处的年代没有他父亲那时候动荡,处于一个和平年代,虽说有时候也和北方的契丹族开战,但远没有杨业那时候那么激烈,到了宋真宗继位的时候,更是和契丹签订了友好条约,杨延昭是有心建功却无仗可打。

北宋和契丹虽说签订了友好条约,大的战争是没有了但小的摩擦还是不断,有一次杨延昭被契丹族围城数天,契丹的萧太后亲自督战,宋兵也感到害怕,杨延昭命令壮士登城持兵器守城,因遇天寒,杨延昭命人取水泼城墙,次日城墙全是冰,光滑坚硬,敌兵无法爬上去,只好退兵。

杨文广死后就再也没有像他们那样英勇善战的人了,杨家将就此走向了没落。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是在兵变之中产生的,为了防止被篡权,从宋太祖起就一直重文抑武,在一次酒宴上,将兵权从高级将领手中夺回,这也就是古代中传闻的“杯酒释兵权”,当时的人们都希望国泰民安,没有人愿意流血牺牲上阵打仗,所以大家一心都想好好学习,考取功名早日升官发财。

在宋朝很多有才能的文官都会得到重用,但是一个武将想要在宋朝混的顺风顺水,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武将都去武崇文,想通过吧文官这条路可以让自己光宗耀祖,因为文官受重视和重用的程度远远比武官高得多。


北宋对于战争的态度基本上就是退让、求和或者认怂,很多战争打到最后都以宋朝举白旗或者求和而告终,哪怕宋朝的武将想要和敌人打个鱼死网破,但是朝廷的当权者却没有给这样的表现机会,只能被迫的接受认输的诏令,以至于许多武将在北宋即将灭亡的时候都没有办法挺身而出,哪怕后来北宋的当权者,对于此事明白其中利害关系了,那也变得无济于事了。
杨家后人到了北宋末期,大多沦为平民或弃武从文了,他们搬出了天波府,纷纷前往河南或山西,而且就算真的有人坚持,那么从军以后也只能是下等军官,像杨家的后人杨志就始终不得志,他在军中没有得到任何的提携,在努力也没有任何的回报,他在军中担任过最高职位也就是个提辖,可就是这样的位置也还有人排挤,最后被逼无奈上梁山做了土匪。

还有一个杨再兴,而他最好也是在小商河战死,这些杨家的后人,他们的下场都非常的惨,没有一个是善终的。


所以北宋时期不是杨家将没有去救驾,而是北宋时期重文轻武的风气,害了他们自己,也害了杨家将,因此北宋的格局已是大势所趋,北宋的灭亡是因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恶果,北宋的失败怪不得任何人,当然也包含一些一心为国的武将们,虽然这个真实的原因让人想要落泪,但是一个国家想要自取灭亡的话,这是谁也拦不住的。








遗产君


杨家将的故事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如辕门斩子、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等。杨家将的忠肝义胆、舍身报国的精神让无数人为之敬仰。

故事中的杨家家主叫杨继业,号称杨无敌,人称扬老令公,是杨家将里重要人物之一。北宋名将杨业就是故事中的杨继业,在历史记载中杨业原是北汉大将,最后归降北宋。封右领军大将军,任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因打败辽军所以被称“杨无敌”。

杨业舍身殉国,绝食而亡

公元986年北宋为了燕云十六州,第二次开始对辽国的战争。在此战中,杨业被监军王侁所害,战败狼牙村,最后绝食三日而死,以身殉国。(王侁有点冤)

杨延昭保家卫国病逝

杨业死后,长子杨延昭继承父亲遗志,接过杨家军的旗帜。杨延昭在对辽战斗中骁勇善战,很受宋真宗喜爱,夸他“治兵护塞有父风”。辽国人认为他是北斗第六星下凡,因北斗第六星主镇北方,所以给他起个外号叫“杨六郎”。

杨文广官至副都总管,传奇终止

杨延昭死后,儿子杨文广扛起杨家大旗。虽然杨文广才能不错,但那时的宋辽已经停战,杨文广没有机会在战场表现自己的能力,所以他的功绩无法与他父亲、爷爷相比。最后做到定州路副都总管,迁步军都虞侯。

公元1074年杨文广病逝,享寿75岁。杨文广去世后,杨家再无英才,杨家也至此走向没落,所以杨家的荣耀实际上只维持了三代。而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八妹,穆桂英等杨门女将都只是传说而已。

而大家熟知的扬大朗、二郎、三郎等,在历史上并不出彩。根据《宋史》记载:杨业只有七个儿子,并不是杨家将里面说的八个儿子。

杨延昭在杨业去世后,子承父业继续战场杀敌;早年杨延玉和杨业就一同战死沙场;而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瑰、杨延彬五人更是没有在镇守边疆,受父代恩泽在宫中任职,做小武官。

到北宋灭亡的时,杨家早已没落成了平民,已然没有了往日的威风。即便小说写的那位杨家后人:青面兽杨志,也只是一个提辖,后来上了梁山。杨家将很受大家的喜爱,但终究还是人们不断构思出来的形象。

所以北宋灭亡,不是杨家将不救,而北宋还没亡国,杨家就不在了。


大国布衣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第一代和第二代都死的差不多了。当时的第三代还是孩子,根本就没有继承先辈们那种领兵才能和本领。所以北宋灭亡时,没有杨家将的出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88da0002358d07580be8\

历史咸谈


杨家将是北宋著名忠良将领之家族。以三代戍边抗敌抗辽著称,宋太宗收的杨业为第一代,而他登基为公元997年,而北宋灭亡于钦宗,己是公元1127年,整个北宋存在167年,杨家三代后即衰落了,也就几十年的兴盛,历经四代皇帝,即太宗,真宗,仁宗,英宗。而英宗在位至公元1067年,其间扬家第三代扬文广在他任中死于岗位上。因此距北宋灭亡尚差多年,故无杨家将参与救国。另外,皇帝也对能臣有戒心,虽是功臣之家,但从真宗起,对杨家也只利用而不像太宗求贤般信任,其关係渐远,也是扬家衰落因由之一,。另外,宋的皇帝重文轻武是史上出名的,特别是后耒的徽钦二宗,使文进武退很明显,故被外族侵灭,也是历史必然。


黄亲国旗


不是杨家将不再出来救国,而是当北宋灭亡时,戍卫边疆的杨家将早已成为了历史。

首先我们知道,在传统的故事戏曲中,北宋杨重贵一门可谓满门忠烈,一家以身许国,连族中女性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大英雄。不过现在耳熟能详的杨家将,多半是后人通过演义所描绘的,如同《三国演义》一般带有文学色彩。故事中杨家的七郎八虎和女将们,都不过是后人创造出来的人物角色。而杨家将中人物原型的经历,也没有故事中的如此波澜壮阔、动人心弦。

不过,若要掀开杨氏传奇的层层面纱,杨业是必不可少的“引文”人物,毕竟杨家祖孙三代从军卫戍边疆,便是由他开始。而当我们解析完杨家三代的传奇之后,我们或许就能知道,为何当北宋灭亡时,杨家反而默默无闻。

一代杨业:开杨家报国之首,以死明志

杨业,又名杨继业,早年又叫重贵,是太原人。他本是北汉的一员大将,被赐姓刘,国人称其为“无敌”。北汉亡后,宋太宗识人惜才,将其收入麾下。归顺北宋后,他改回姓氏。北宋初年,宋太宗认为他熟悉边防,就命杨业前去驻守代州(大致位于今山西)。在这期间,杨业延续了往日的骁勇。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杨业在雁门关一带大破辽军,威名远播。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决定发兵三路挥师北伐。其结果我们也知道,因指挥不力,兵将不合导致失败,杨业战败之后被俘绝食而亡。但纵观整场战役,杨业的遭遇虽着实悲壮,可在战役开打前,杨业其实已向潘美建议宋军应该绕后、包抄辽军,断其后路,以避其锋芒。怎奈在这时候,监军王侁跳出来讥讽杨业怀有二心。

杨业本就对自己是降将这一身份感到尴尬,如今又遭人嘲讽,更是无可奈何。因此,明知与辽军正面对抗是死路一条,他还是将自己摆在了前锋以明志向。在陈家谷大战前夕,杨业请潘美在谷口布阵,自己则率一路兵马继续前进。

此时在另一边,辽军主将也派人设伏,而自己则与杨业正面交手。开战之后,辽军佯装撤退,引诱杨业孤军深入。就这样,杨业一群人反而陷入了辽军的包围中。他们一路且战且退,直至最后一人战死,这当中,还有杨业的儿子杨延玉。

兵败之后,杨业被俘,纵使心有不甘他还是绝食三日而死,以报宋太宗知遇之恩。反观杨业的背后,王侁本是力主正面交战的人,他还想着能趁杨业重创敌军的时候,突然杀过去抢得军功。但当他一看是埋伏的时候,旋即率军撤退。潘美见前军后撤,也带着在陈家谷谷口接应的部队都一并撤走。最终,他们只留得杨业一人望着空荡荡的阵线无奈哀叹。

所幸,朝廷上对于杨业还算是公平:杨业死后,宋太宗十分震怒,直接将王侁发配充军,将潘美降级三等。

二代杨延昭:承父之志,终生戍守边疆

杨业身死,他的儿子杨延昭又接过了他父亲的事业,从事驻守边疆的事务。咸平二年(999年),契丹突然南下,当时驻守遂城(今河北徐水县)的杨延昭发放武器、招募青年参与防守,同时命人往城墙浇水。由于正值隆冬腊月,第二天清晨城外就结了一层冰,辽军见攻城无望,立马撤走。

此役之后,杨延昭因功升为刺史,两年后,他再次大胜南下的辽军,这一次则擢升莫州团练使。紧接着第二年(1002年),辽军再次南下攻保州,杨延昭率军驰援,可惜被辽军偷袭导致损失惨重。此次战败,本应受罚,不过宋真宗赦免了他,第二年还命他官复原职。此后杨延昭一直驻守边疆,直至1014年病逝于任上,享年57岁。

▲《少年杨家将》中杨延昭形象(胡歌饰)

三代杨文广:杨家三代报国,至此而终

杨延昭逝世后,其子杨文广也接过祖、父二人的衣钵,担起为国征战的责任。

早年,杨文广因父去世而由补官(接任)的方式进入军旅当中。早年的他一直执行镇压叛军的任务,后于宋神宗年间,因西夏进犯,他率军追击来敌斩获颇丰。此后他一路升迁,直至官封侍卫亲军步军司都虞候(三衙管军之一)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辽国想要重新勘定边界,杨文广借机上书进言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方略。不过朝廷一直没有答复,杨文广也便一直没有机会实践他的抱负。怎奈当年十一月,杨文广病逝任上,北宋杨门三代人就这样将自己的热血与年华洒在了中原大地上。此时,距离北宋灭亡还有将近五十年。

所以,不要怪为何杨家将没能拯救北宋,因为他们只是存在于故事演义当中。他们的原型,也不过只有上文提到的祖孙三人。要想凭借一门三代人就改变北宋军队积贫积弱的现实,也不大可能。更何况宋一朝,领兵权与带兵权是分开的。

随着杨文广的离去,杨家便再也没有人投身军旅、驻守边疆,杨家后人也便不可能指挥军队作战,一代传奇也就这样嘎然而止。

1、《宋史》

2、《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