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暴发,非洲热带气旋“伊代”带来的第二场灾难

当地人对这次印度洋强热带风暴的到来并无充足准备。“这和南半球热带气旋素来较少有关,当地的人抗灾意识不强。”

联合国专家则指出,这场灾难的严重程度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必须在灾害规划、应急准备和气候适应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2019年4月1日,根据联合国网站消息,多名专家预计,包括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和马拉维等国家的西南印度洋盆地,经历了有史以来发生的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热带气旋——“伊代”(IDAI)。

这是非洲并不多见的强热带气旋。“伊代”虽被称作强热带气旋,但本质上与飓风、台风一样,均指在热带海洋上由强烈低气压所形成的风暴。

霍乱暴发,非洲热带气旋“伊代”带来的第二场灾难

莫桑比克Buzi地区,“伊代”热带风暴登陆之后,晾晒衣服的当地人。(视觉中国/图)

2019年3月14日,在暴雨影响持续了超过一个星期后,强热带气旋“伊代”在莫桑比克第二大城市贝拉登陆,后转向津巴布韦和马拉维。

根据中国气象局介绍,这个热带气旋于3月9日在非洲莫桑比克海峡生成,之后迅速加强到超强台风级,在当地时间3月13日加强为强热带气旋,当地时间14日早8点,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相当于中国的超强台风级。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于3月26日指出,“伊代”已造成超过700人死亡,约50万人流离失所,价值1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遭到摧毁。“伊代”影响了约300万人,其中近三分之二在莫桑比克。

不只洪涝,被污染的饮用水源导致霍乱暴发。4月3日,据中新社报道,莫桑比克暴发了霍乱疫情,感染人数已经超过1400人,其中大多数人位于受灾最严重的港口城市贝拉。疫情扩散很快,一天前还只是1052人。该报道称,当地政府官员已经宣布第二起因霍乱死亡的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则警告,类似霍乱的水传疾病如果在灾区蔓延,是“第二场灾难”。

上述联合国专家声明,科学证据表明气象灾害将在未来变得越发频繁和严重,必须在灾害规划、应急准备和气候适应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像高铁在门口开过

回想起“伊代”的第二次登陆,已经回国的某国企员工戴明(化名)还有些后怕。

直到3月14日登陆的当天早上,他手机才收到群发信息,说晚上台风会登陆,请待在家里,不要随意外出。

这是北方人戴明第一次遇到台风。他和同事们就住在贝拉临海的安徽外经酒店。“想过要住远一点,但已经来不及了。”

他盯着手机里的时钟,感受“伊代”一点点靠近。晚上6点钟,穿堂风已经堵住房门了,戴明意识要赶紧回自己房间。晚上8点半,手机信号全部中断。晚上10点,“感觉阳台上有10个人在敲窗户,门口有10个人在敲门,有点儿像高铁在你门口开过”。

戴明躲到卫生间,发现水已经从阳台往房间里涌了大概30厘米的高度。

由于水和食物并不充足,酒店只供应每日两餐,每餐一个菜和米饭,柴油发电机每天发电一两个小时,供充电洗澡。

戴明只好和同事在附近的超市囤了一些饮用水,“超市的方便面在两周之前就被卖光了,平时中国人喜欢买方便面,(当时)一包都没有”。

酒店距离贝拉机场只有十分钟车程,戴明每天都会去机场问回国航班,因为机场断电,机票没法正常售卖,只能付现金。全价不打折,坐满就走。

3月24日,戴明终于从票贩子口中得知还有余票,想办法买到了一张,悬着的心才放下。

不光断电,通讯也被迫中断。回国之后,3月26下午,戴明和当地同事联系发现,贝拉的通讯才刚刚恢复。

根据风云三号D星3月6日19点45分的监测显示,南印度洋台风“伊代”在正式加强为热带暴风之前,其热带低压云系已经具有清晰的螺旋结构,这些发展旺盛的螺旋状强对流云于3月4-6日影响莫桑比克中部和马拉维南部,给当地带来了一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

在一张中国气象局公布的监测图中,3月25日与2月24日相比,仅一个月时间,代表水情的白色点图形就从东部沿的小部分区域发展到全国,增加的代表着灾后洪涝。

同样遭受重创的还有津巴布韦、马拉维。

在津巴布韦,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和洪水对马尼卡兰省的奇马尼马尼、鲁西图、奇平吉等地区造成了严重危害,一些地区山体滑坡、河水决堤、道路桥梁中断,引发巨大人员伤亡。

根据央视现场传回的画面,在受灾严重的库帕村,十几公里山路要开车3个小时,临时搭建的土木桥下遍布岩石和倒塌的树木,一夜之间77户人家只剩下2户,整个村子都不复存在。

洪水后食物和水被污染,引发霍乱等疾病

公羊队是浙江省的民间救援队,在3月22日接到任务后,公羊队此次派出的医疗队队长徐音和同事就判断灾后瘟疫会爆发。“洪水后一般会有食物和水被污染,从而引发霍乱、痢疾等肠道性疾病,如果得了霍乱,救治不及时可能会在数小时内脱水死亡。”

事后证明,公羊队的判断是准确的。

作为公羊国际救援队派出的援助医生,徐音和孙海良最关注水的问题。尽管有充足的物资准备和12次出国救援经历,当公羊队和其他救援队其他同事到达莫桑比克贝拉市Lamago村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还是出乎他们的意料。

暴雨过后的村庄,白色墙体上的水位线足有一人高,农户之间原本的土路如今早已不见痕迹,只剩下漫无边际的污水混着绿色漂浮物。在临时搭建帐篷外排了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霍乱暴发,非洲热带气旋“伊代”带来的第二场灾难

莫桑比克Buzi地区,“伊代”热带风暴登陆之后,死去的牛。(视觉中国/图)

有位老人昏厥休克了,急救时救援队才知道他已经腹泻了很多天,脉搏微弱,心跳也慢,“很多病人就是这样给耽误了”。2019年3月27日,孙海良向南方周末记者描述现场看到的情景:“救援队进村时,受灾的人们脑袋耷拉着,眼里也没神了,发高烧、腹泻的小孩子躺在地上,也没有药。”

孙海良回忆,因为环境和健康意识不强,小孩子会在脏水坑玩水,村民喝的也不是干净的水,即便从60-70米深井打的水也被洪水污染过。

除了常用的西药、外伤包扎用品,救援队从国内开了三个药方,孙海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主要有预防病毒感染、治疗腹泻的内服药和治疗皮肤感染的外用药。在村落中,水被污染了,救援队就把从中国运输的矿泉水倒入药壶,同时通过华侨采购不断补给。

在津巴布韦,华人救援行动开始得更早。中非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赵科介绍,3月18日,华人华侨联合总会、华商会、中资企业商会、中津野保四个华人组织开始牵头商讨救援事项。一天后,当地华人筹集了共计30万美金的救援经费及物资。

在民间力量发力的同时,官方救援队也陆续抵达。据莫桑比克媒体4月2日报道,该国政府官员称成千上万剂疫苗已经被运送至灾区,试图控制疫情的迅速蔓延。

据央视报道,设置在贝拉机场的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紧急情况行动中心,每天来往数千人次,这里也是防疫消杀的重点场所。孙海良遇到的就有来自中国、英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救援队。

此外,为遏止霍乱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向莫桑比克灾区调运90万剂霍乱口服疫苗。

另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统计,在“伊代”过境地区,有超过7.5万名孕妇,由于医院损毁,灾区缺乏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这些孕产妇中预计有约7000人面临着生命危险。

被忽视的极端天气

在津巴布韦生活了24年的赵科,直到3月18日,“伊代”登陆五天后仍然不敢相信,“津巴布韦气候宜人,从未有类似的极端天气出现。”

一位台风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相对于亚洲的台风和美洲的飓风,此前的确少见印度洋一带的热带气旋。“伊代”发展之迅速,他分析,这与当时的海温、大气环流切变等周边环境都息息相关,尤其是,“周围环境就像是河流里的涡旋,河流在湍急的地方跑得快,带着热带风暴也跑得快”。

对于海温的影响,亦有自媒体“中国气象爱好者”分析,1月-3月是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活动的顶峰。尽管莫桑比克海峡狭窄水域中形成的热带气旋往往比在更广阔的西南印度洋上形成的热带气旋要弱,但因为这一地区的暖海水深度足够,不少热带气旋会在登陆前达到最强状态,这会导致很大的破坏。

目前,国内鲜有专门研究非洲热带气旋的专家。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了包括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所、南京大学,以及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内外机构和科研院所,并没有得到对“伊代”的进一步的解答。

但是气象专家们都不否认,极端气象的异常与厄尔尼诺大背景分不开。2019年2月26日,世界气象组织气候预测与适应部门主任Maxx Dilley表示,世界气象组织最近确认2015-2018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四年。但即使是微弱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可能使2019年比2018年温度更高。

和国内对台风的应急对比,戴明感到,当地人对这次热带气旋的到来也并无充足准备。“这和南半球热带气旋素来较少有关,当地的人抗灾意识不强。”

孙海良也观察到,对当地人来说,温饱还是首要问题。他回忆起到当地村庄的第一天,”病倒的村民看到我们来了,只是拍拍肚皮(表示饿了),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风暴降临时,当地铺盖在房顶上的铁皮瓦被大风撕裂、扭曲甚至掀落于地。众多铁皮瓦碎片一霎间漫天飞起。一些躲避不及的市民被铁皮瓦碎片击中,甚至造成伤亡。

霍乱暴发,非洲热带气旋“伊代”带来的第二场灾难

2019年4月1日,莫桑比克贝拉地区,破碎和毁坏的建筑。(视觉中国/图)

戴明分析,这和非洲的规定有关,“如果你的顶棚没有盖,就相当于房子还没盖好,就不收税,所以当地很多当地人为了不收税就永远不给房子盖顶棚。”联合国专家则指出,这场灾难的严重程度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必须在灾害规划、应急准备和气候适应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