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實戰,轟動港澳的“吳陳比武”,開啟金庸、梁羽生新派武俠

太極拳大家都很熟悉,在公園、街邊經常有老人慢悠悠地打著太極拳,這是中國武術的一個很有名的拳種。但既然是武術,那麼就得用於實戰,但是現在看到的太極拳能用於實戰嗎?我們在一些影視劇裡能見到太極拳的威力,在現實中它到底威力有多大?

太極拳實戰,轟動港澳的“吳陳比武”,開啟金庸、梁羽生新派武俠

上世紀五十年代,一批武林人士到香港開武館,這其中就有太極拳的傳承人。香港當時盛行南拳,對太極拳還是比較陌生的。人們看到太極拳打起來軟綿綿的,都對太極拳的實戰作用起質疑。尤其是在當地開館教武術的人,更是看不上太極拳。

吳鑑泉是吳氏太極的創始人,吳鑑泉的兒子吳公儀在香港開了一家鑑泉拳社。1953年,有記者對當時人們的質疑採訪吳公儀,吳公儀回答:“本人深知太極拳之妙用,本社不論何時何地,都可與中西拳師研究。”這一回答被髮表在媒體上。

研究是什麼意思,大家一聽都懂。此話一出,在港澳界引起轟動,一個外來的拳種,還要跟當地中外拳師研究研究,這不等於公開挑釁了嗎。澳門的白鶴拳家陳剋夫,曾經得過香港拳擊冠軍,他也在媒體上發表聲明,稱想和吳公儀研究一下。

太極拳實戰,轟動港澳的“吳陳比武”,開啟金庸、梁羽生新派武俠

這下就不好收場了,那麼多看熱鬧不嫌事小的吃瓜群眾,紛紛表示想一睹為快。也有社會力量在動員兩位武術家,來一場比武。說出去的話都不好收,兩人都答應了。但是當時在香港是禁止比武的,這是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多方努力香港政府也不批准。

後來他們打算到上海去比武,但是上海也不批准,最後想到澳門,澳門也怕比武出現意外,影響不好,也不敢批准。但此時事件發酵嚴重,在群眾中熱度很高,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程度了。

最後由澳門的慈善組織發起,以募捐的名義來了一場友誼賽。消息一出,門票被一搶而空。門票收入高達27萬,在當時可是天文數字。澳門政府雖然同意了,但還是做了諸多限制,兩人不能有高抬腿動作,不可以抱摔,點到為止即可。

太極拳實戰,轟動港澳的“吳陳比武”,開啟金庸、梁羽生新派武俠

但是拳腳無眼,即使這樣也不敢保證不會發生意外,兩位都是習武多年的練家子,為了不發生糾紛,主辦方讓吳公儀、陳剋夫簽了生死狀,並由公證處公證。當時的觀眾有兩萬人,社會各界的名流都出席了,主裁判是澳門第一任行政長官何厚鏵的父親何賢。

比武原定六個回合,每個回合五分鐘。第一回合吳公儀嘴角掛彩,不到五分鐘就結束了,第二回合陳剋夫鼻子中拳,也是提前結束。兩人都受了傷,脾氣就壓不住了,第三回合氣氛就不太一樣了,兩人多少有點違規的舉動,裁判一看這是要來真的,怕再繼續下去,事態控制不住了,於是馬上叫停了。

比武總共也就三分鐘,最後宣佈結果“不勝 不負 不和”,也就是說等於沒結果,事件就此停息。

太極拳實戰,轟動港澳的“吳陳比武”,開啟金庸、梁羽生新派武俠

大多數人在此事件中是看熱鬧,但是時任香港《新晚報》社長的羅孚卻看到了商機。他注意到人們的熱情如此高漲,社會反響如此強烈,他意識到這裡面有文章可做。他想趁熱打鐵,趁著此事件熱度未減,他想在報紙上連載武俠小說,增加報紙的發行量。

找誰來寫呢?當時報社裡的梁羽生文筆不錯,於是羅孚就去找梁羽生,讓他寫武俠小說。武俠小說一直不被認為是嚴肅文學,都是人們茶餘飯後消遣的讀物。梁羽生一介文人,有讀書人的那種清高,看不上武俠小說,就一口拒絕了。

太極拳實戰,轟動港澳的“吳陳比武”,開啟金庸、梁羽生新派武俠

羅孚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在報紙上發了一條消息,宣佈從明日起,本報連載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然後拿著報紙找到梁羽生,消息已經發出去了,你看著辦吧。梁羽生是被趕鴨子硬上架,無奈地開始寫了第一部武俠小說,就是以這場比武為藍本,名為《龍虎鬥京華》,結果一發不可收拾,一下就開啟了一個時代。後來金庸、古龍、溫瑞安等都開始創作武俠小說,後來梁羽生笑稱,吳陳比武三分鐘,催生我寫武俠小說三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