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宜居家園 實現群眾“安居夢”

建設宜居家園 實現群眾“安居夢”

魯屯保障性住房


——我區全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小記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千百年前詩人的抱負,如今在義龍新區成為現實。一座座舒適宜居的保障性住房拔地而起,居住在小區裡的群眾滿面笑容,由政府主導開發的保障性住房為他們點亮了希望。

保障性住房建設是黨中央進一步加強民生建設的重要舉措,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是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增加住房供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近年來,義龍新區因地制宜、合理規劃,不斷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步伐,2015年以來,共實施保障性住房2萬多套,其中,棚改房18613戶,分類保障了各類人群的住房需求,努力實現了群眾“住有所居”的美好願景。

義龍新區位於北緯25度這個世界公認的黃金氣候生態帶,平均海拔1200米,屬於典型的中海拔低緯度地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平均氣溫16.2°,西南部地區重要的交通運輸路線南昆鐵路、汕昆高速、324國道、晴興高速、309省道、關興公路從這裡穿過。義龍大道、查白大道、東峰林大道,櫻花大道、九洲大道、鄭魯大道、頂鄭大道、新德大道等公路使整個新區形成網格化交通,是宜居、宜業、宜遊的理想地。

在全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望謨、冊亨等縣的深度貧困地區,以及義龍新區部分偏遠村寨,很多群眾還居住在“一方水土養育不了一方人”的大山深處,因為生態環境惡劣,經濟基礎薄弱,他們有的一家老少幾口人居住在人均不足十平方米的木屋或者危房裡。出門走的是羊腸小道,落後的交通,成了阻礙他們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沒有乾淨的飲用水,水窖成了他們每家每戶的生產生活必備品。2016年,通過政府購買保障性住房進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搬出深山的他們,不僅住上了寬敞明亮的保障性住房,還享受到了教育、醫療、交通、產業發展上的便捷和高效。家門口就業、讀書、看病,出門就有公交車,這些在過去他們只敢想的事情,如今都成了現實。

頂效鎮麻山、王母社區作為全州易地扶貧搬遷點之一,2015年以來,義龍新區高度重視,選取最好的地段,成立了聯合指揮部,通過共商、共識、共建、共享、共擔的“五共工作法”,配套建設商鋪、學校、廣場、醫院等場所,解決了項目建設、群眾不願搬、配套不完善等難題,不僅實現了區內群眾搬得出、穩得住,也為望謨、冊亨、晴隆等地的易地扶貧搬遷戶打造了一個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魯屯九丘田安置區是義龍新區生態移民安置點之一,位於義龍新區魯屯鎮,計劃安置2292戶群眾,目前已經安置了617戶區內搬遷戶。這裡有優美的環境,便捷的交通,正在建設的學校、醫院等都將為這裡居住的群眾帶來高質量的就醫就學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