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退休!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單霽翔退休!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4月8日,第十至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退休。在他上任的近7年裡,因其一系列推陳出新的做法,使故宮備受矚目,形成獨特的文化現象。

執掌故宮博物院7年的院長單霽翔4月8退休,原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王旭東接任。

單霽翔退休!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單霽翔一直稱自己為故宮“看門人”,而非掌門人。七年前,2012年1月,原本已屆退休之年的單霽翔在故宮經歷“十重門”輿論危機之時,接過故宮帥印。當時的故宮深陷輿論漩渦,亟待重塑形象。

單霽翔退休!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我是故宮第六任院長,每一任院長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單霽翔曾說,因為故宮太複雜,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平常說做一件事要‘萬無一失’,我們是‘一失萬無’。”

單霽翔接任故宮時,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築群,長期以來開放區域只佔30%,186萬餘件文物藏品99%沉睡在庫房,來故宮的觀眾雖然多,但80%都是沿著中軸線參觀古建,很少能接觸到豐富多彩的文物。截至2018年,故宮開放面積由2014年的52%,達到現今的80%以上,8%的文物將向公眾展出。

單霽翔認為,“今天大家接受傳統文化的方式、生活的節奏都不一樣了,我們故宮人要主動適應這個變化。”

單霽翔退休!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2018年9月,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參觀

7年來,故宮在“變”字上下了大功夫——單霽翔在任這些年,故宮批量誕生“網紅”。從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帶火了文物修復師這個群體,到故宮文創、口紅,受到了年輕群體的追捧。2018年,故宮還推出《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藝術互動展演,通過新技術展示經典古畫,構築出真人與虛擬交織、人在畫中的全新觀展體驗。

2017年,故宮網站訪問量達到8.91億,把186萬多件藏品的全部信息放到網上。同年,故宮文創產品銷售達到15億元人民幣。

單霽翔退休!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單霽翔退休!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七年時光,倏忽已過。在陪伴故宮走過繁華之後,單霽翔如今卸下看門人職位,將去哪裡?單霽翔曾說,他自稱是一名故宮講解員,在故宮前6年進行了近2000場講解,時間約2000小時。“我退休以後想來當一名志願者,到時候希望面試的時候手下留情。”單霽翔笑言。

在《朗讀者》節目中,董卿曾形容這位院長:“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

單霽翔退休!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單霽翔,1954年7月出生,江蘇江寧人。1971年1月參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研究生,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歷任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局長,中共北京市房山區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2002年8月任文化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局長、黨組書記。2012年1月任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黨委書記(2013年2月不再兼任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2018年3月任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級)、故宮博物院院長。

告別故宮 | 單霽翔:我的四合院情結

單霽翔退休!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我出生在瀋陽,但是出生僅三個月以後,就隨著父親的工作調動,我被母親抱著來到了北京,一住就是60年。

在記憶中,我們一家前後居住過四處北京四合院。第一處是崇文區的東四塊玉,第二處是西城區的大門巷,第三處是東城區的美術館后街,第四處是西城區的雲梯衚衕。毫無疑問,我是在四合院裡學會了說第一句話,我也是在四合院裡學會了走第一步路。我想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我講話時經常會帶一些北京“土語”,這也可能就是我為什麼穿了30多年北京“懶漢”布鞋的原因。

我在第一處四合院里居住了六年。1954年全家初到北京時,住在南城東四塊玉的四合院民居里,屬於一座大雜院。在童年的記憶中,只留下一些有趣的生活片段。例如跟著大人們舉著竹竿,上面綁著彩布條,滿院跑著大聲喊著轟趕麻雀。當時把麻雀列為“四害”,據說全城都會在同一時間轟趕它們,麻雀飛累了就會掉下來,在我的印象裡確實看到了麻雀們在驚惶地飛,但是沒有看到過它們掉下來的“戰果”。

在第二處四合院里居住的時間最短。1969年我隨父母去湖北沙洋財政部“五七幹校”勞動,作為在城市裡長大的少年,第一次體會到勞動的艱辛。1970年年底,我獨自先期回京參加初中畢業分配,成為一名學徒工人,寄居在姐姐家。大門巷衚衕就在西長安街的北側,是一處新翻建的獨門獨院,與姐姐一家、姐夫的父母和弟弟妹妹們一家十幾口住在一起,從早到晚,熱熱鬧鬧,其樂融融。在這裡我感受到四合院氛圍中最寶貴的家庭親情。

在第三處四合院里居住的時間最長。1972年母親也從“五七幹校”回京,單位分配了位於美術館后街的住房。這是一組典型的傳統四合院,分為前院、中院和後院。在這裡居住期間,經歷了一些令人難忘的事情,例如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發生了7.8級地震,北京地區有強烈的震感。我家居住的房屋後牆被震垮,垮塌下來的磚瓦居然封堵了鄰院的巷道。為防餘震全院在院前的城市道路上居住了一段時間,我也在這時學會了搭建防震棚。

單霽翔退休!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1978 年,單霽翔在美術館后街的家中拉手風琴

在我們居住的四合院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拍攝了八集電視連續劇《吉祥衚衕甲5號》,據說這是第一部反映北京四合院生活題材的電視連續劇。我和母親住在前院的兩間西房,加在一起只有20平方米左右。然而,居住面積的狹窄,並沒有影響我騎著自行車接回了自己的新娘,我們在此院內邀請親友舉辦了婚禮。

兒子出生以後,生活空間驟然變小,房間裡被大人和孩子的東西擠得滿滿的。室內空間雖然狹窄,但是庭院則比較寬闊。前院一共住了七戶人家,鄰里們關係十分融洽,人與人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和睦相處,從未發生過口角。一棵大槐樹的濃密綠蔭,遮蓋著半個院落。夏天的晚上,大槐樹下面,各家老人孩子都拿了竹躺椅、小板凳,圍坐在院子中間,從世界大事,到生活變化,再到柴米油鹽,有著說不完的話題,這也是北京四合院的交往特點。

後來家家戶戶有了彩電,特別是《渴望》播出期間,大家在院落裡聊天的機會大為減少。但是,院落仍然是鄰里之間的共享空間,敬老愛幼、鄰里關愛、包容禮讓等傳統美德,始終洋溢在這座四合院的每一個角落。

在第四處四合院居住的時間不長。這是一座小型四合院,北臨闢才衚衕,鬧中取靜。院中有兩棵果樹,一棵是柿子樹,另一棵是棗樹,使小院的環境充滿生機。我們的孩子剛剛一歲多,開始學習說話、走路,四合院的環境無疑非常適宜和安全。這一時期工作很忙,白天上班就請“阿姨”來看護幼子,非常盡心,十分放心。

長期以來,體驗了在不同地點、不同規模、不同鄰里的四合院居住以後,再回過頭來思考四合院生活的體驗,最深刻的不是物質的存在,而是文化方面的感受。四合院的情結,是系在對父母、親人、朋友的思念,是對那個成長空間的眷念。忘不了四合院裡街坊們海闊天空的神聊,忘不了四合院裡小夥伴們的嬉戲打鬧,忘不了四合院裡醉人的鳥語花香,忘不了衚衕裡走街串巷小販們的叫賣聲。這份情懷,只有久居衚衕四合院才能獲得。這些年,北京胡同四合院有了很大的變化,記憶中的許多地方都已經成為永不回來的風景。

目前,北京歷史城區的衚衕四合院正在一天天地減少,而倖存下來的一些四合院也受到高樓大廈與建築工地的包圍和威脅。據報道,1949年北京舊城共有衚衕3050條,傳統四合院1300萬平方米。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歷史城區內大規模房地產開發和“危舊房改造”逐步升級的同時,衚衕四合院被大量拆除,數量急遽減少,衚衕和四合院保留下來的不足半數。現存的四合院由於普遍得不到應有的修繕,年久失修造成大面積的房屋質量“人為衰敗”,由於居住人口密度高,人均居住面積低,居民生活條件不斷惡化,使居住在四合院內的居民缺少應有的尊嚴。

離開居住在四合院的生活已有多年,但是每當看到或聽到又有一條衚衕或一座四合院已經消失,總有一種悲情湧上心頭,由此感受到在我的記憶深處,早已烙印上永遠的四合院情結,甚至成為內心中對於城市記憶最柔軟的地方。四合院建築的消失只是一個方面,同樣可惜的還有傳統民俗文化和地域生活方式的消逝。

從童年到青年,前後四個時期在四合院裡的居住經歷,使我和北京胡同四合院有著特殊的感情,也一直影響著我的專業走向。在日本留學期間,我選擇了傳統歷史街區保護的研究內容,通過大量考察日本各地傳統民居和歷史街區,撰寫了畢業論文《關於歷史街區保護和利用的研究》。

回國以後,在北京市規劃局工作期間,主持了北京市歷史文化街區的調查,研究確定衚衕四合院的保護對象,提出並經批准設立了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制度。在北京市文物局工作期間,通過大量調查研究,我們將一大批四合院列入文物保護單位之列。其中,令人難忘的是,1997年我拜訪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女士,談起老舍故居的保護問題,胡絜青女士同意率全體家屬將老舍故居和相關文物捐獻給國家。1999年2月,正值老舍先生百年誕辰之際,經過精心修繕的老舍故居正式對社會開放。

在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工作期間,主持制訂了《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並經北京市政府批准實施。2008年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我提交了《關於北京舊城衚衕——四合院整體申報世界遺產的提案》,建議對北京舊城衚衕四合院實施整體保護。進一步摸清北京胡同四合院的保存現狀,加以登記造冊,建立完善的保護管理檔案。

在衚衕四合院的保護整治過程中,積極探索既有利於歷史街區整體保護,又有利於改善居民生活的整治方法。注意保護傳統風貌和街巷肌理,堅持循序漸進、有機更新的方針,採取小規模、微循環、漸進式的方法,防止“大拆大建”的行為,避免“運動式”的改造,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衚衕四合院的保護整治工作。同時啟動北京胡同四合院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促進衚衕四合院保護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使全世界民眾共享這一燦爛的文化。

單霽翔退休!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2009 年,單霽翔(左三)在前門西河沿街考察

記得少年時代,小夥伴們一起登上景山,四下望去,成片成片富於質感的四合院灰色坡屋頂,庭院內的高大樹木的綠色樹冠,形成一望無際灰色和綠色的海洋,烘托著故宮紅牆黃瓦的古建築群,協調和聯繫著傳統中軸線兩側建築,極為壯觀,這是歷經數百年的發展,最具北京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觀,也是我心中真正意義的古都北京。

我對於四合院的感情,不僅是一種寂寞的鄉愁,更是駐留在心靈深處的思念。因為,那裡收藏著我的童年夢想。當年豪情萬丈的少年夢,如今已經化作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四合院是故宮古建築群的歷史原型,她們都是中華文化的載體,記載著一代又一代人們的記憶、經歷和情感。

有幸我在人生最後一個工作崗位,來到故宮博物院。這裡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每天行走在故宮博物院內,都會感到責任的重大、使命的神聖。

而今,故宮將迎來600歲的生日,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是我和同事們的光榮使命。

撰於2014年5月

綜合人民網、《文史資料選輯》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