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唯一认可的中国财团,靠“一部家书”打下传奇商业帝国!

今天,家与家族的消失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讨论热点,三世四世同堂的家族已经成为历史,两代相处享受亲情的家庭也不多见,似乎传统的家族文化也即将湮灭在历史当中。

但纵使大的家庭观念成为过往,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一代代所形成的家风家教,这种精神上的影响对子孙后代来说却是不可磨灭的,甚至或多或少的左右着一个家族的历史走向。

下面,我们列举几个历史上的“名家”,看看他们都有着怎样的家风家训,其子孙后代的在家风的影响下,又做出了怎样的命运抉择。

本文摘编自余世存所著《家世》一书,正和岛作为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合作方,经授权发布。

作 者:余世存

编 辑:夏昆

来 源:正和岛


毛泽东唯一认可的中国财团,靠“一部家书”打下传奇商业帝国!

荣家:

毛泽东唯一承认的中国财团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这是毛泽东对荣家的评价,其家族在近现代历史中地位可见一斑。


这几年传统文化越来越热。传统文化对于个人修身、家庭建设、企业管理等多方面都具有实践指南的作用。就家族企业来说,至少在增强家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上,传统文化具有现实针对性。如晋商精神、金华“郑义门”、“方太儒道”,不失为是一些很好的样本。

在西方人的观念中,人是独立的个体,上帝创造了人;在中国人看来,生命是父母子女这样一代代的血脉相续;所以中国人讲落叶归根,讲不忘本来,正是一种基于家庭和家族的根源意识。

组织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内部的“思想统一”和“精神共识”。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有许多市场规则,成员间仍然需要基于共同价值观的精神纽带。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也意识到,企业不应是冷漠的利润机器,更是一群人命运与共的大家庭。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以父亲出资创办的广生钱庄,开始了长期的合作创业,“兄为经理,余管正帐”。后开办面粉厂、纺织厂等大型实业,荣德生任总经理,荣宗敬任董事长。

荣氏兄弟一生未有科举功名,从小读书遵循着严格的儒学传统。荣德生九岁入私塾,十五岁去上海做学徒之前,已经读完了《四书》、《千家诗》、《幼学须知》、《诗经》和《易经》。受其父亲的影响,荣氏兄弟熟读曾国藩家书。荣氏兄弟相处,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曾国藩的治家智慧

荣氏兄弟个性不同,在重大经营上经常出现意见分歧。1917年荣宗敬打算收购上海的一家经营不善的旧纱厂,荣德生则有意在无锡修建新厂。

荣宗敬希望大干快上,荣德生主张量力而为。作为弟弟的德生,根据自己的判断提出不同意见,最后会屈己从兄;如果事后出现问题,荣德生却主动分担,做到了古人所谓的“兄友弟恭”、“匡救其恶”。


毛泽东唯一认可的中国财团,靠“一部家书”打下传奇商业帝国!

卢家:我没给儿女任何财产

只留给儿女做事的本领

卢家是一个没有财富可以继承的家族,其家族的代表人物卢作孚曾直言“我没有给我的儿女准备任何财产,我留给儿女的是做事的本领。”一句话,便为卢家的家风定下了基调。

当代的国人总会对现代历史有着诸多想当然的理解,就像人们一边承认着民国人物那种向上的精神风貌,一边又觉得他们不懂生活,似乎都是些清教徒式的人物,但这些人的生命究竟完善到什么程度,今天的人很难想象,或者也不愿相信。

但就人格和生命的完善境界而言,无论是哪一种想当然的理解,集中在卢作孚身上,可能都有最为典型的一面。

卢作孚出生在四川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自学成才,二十来岁开始办报,三十二岁时转向实业,以八千元资金创办民生轮船公司,十年后,从一艘只有七十余吨的客轮发展到一百三十余艘的万吨船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船王”。

卢作孚的清廉堪称清教徒式人格的典范。他克勤克俭,严于律己,身为民生公司总经理,但其股份却只有一股,全家仅靠它的工资度日,夫人和子女乘坐民生公司的轮船也一律要按规定买票,其他多余的收入全部捐给了重庆北碚的公益事业。

仅靠他一份工资度日的卢家,经济状况也一直相当紧张。

家里唯一一件“高级”用具,是一台30年代初期买的小电扇,孩子们的衣服也都是其夫人亲手缝制,甚至在抗战时,卢作孚有一次病倒了,家人想买一只鸡给他补补身子,却也因无钱作罢。正如张群给他的评价一样,“一个没有现代个人享受要求的实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

作为最能准确把握卢家家风家教的人,卢作孚的长孙女卢晓蓉,对卢家的家风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卢家没有出过败家的人,因为我们无家可败,我们家族的继承不是财富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毛泽东唯一认可的中国财团,靠“一部家书”打下传奇商业帝国!

贝家:不求人为贵,不欠人为富

贝家常常成为人们眼中那个“富过15代的家族”,建筑大师贝聿铭更是建筑界无人不知的传奇人物。但纵观贝家历史,似乎更像是一部寻常草根的奋斗史,贝家始祖贝兰堂以其讲求诚信、重视德行的持家之道,为贝家后人作出了表率,其“富而教之”的家风也已延续至今。


与一些家族通过潜规则的手段淘金,再洗白或积德行善的发家史不同,贝家人的发家似乎就是一部草根奋斗的历史。

贝家的始祖贝兰堂到苏州谋生,一开始就是在阊门外南濠摆地摊,边卖草药边行医,贝家人经过两三代人的奋斗,到贝兰堂的儿子、孙子才开起了药店。

贝家的起步虽几乎无足称道,但其先祖谋生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富贵品质,放在今天也实属少有。何为富?何为贵?我们今天可能难以理解其本质,但中华文化早已明见,即不求人为贵,不欠人为富。不求人者为至富,不辱人者为至贵。

在创业的过程中,曾有人托贝兰堂的长孙贝和宇代销中药制品。一天深夜,贝家遇上强盗抢劫,贝和宇拿起装有替人代销所得钱款的盒子跑掉藏好,再回来时,自家的钱财已被洗劫一空。

如此诚信经营,贝家的生意又怎么会吃不开。到了第六代、第七代,贝潜谷、贝慕庭父子终于将祖传的小生意做大,成为当地著名的药材行。他们的成功首先来自他们的勤俭,其次是他们都积德行善。

据时人笔记,贝潜谷已经是“贸易为生,累代行善”,贝慕庭则设立义仓赈济灾民,到了荒年,他会拿出自家的存粮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给市民。他还曾将数万两银子的债券当众销毁,这一效法孟尝君的举动也绝非一般人所能为。

当然,贝家人的成功,除了骨子里的贵气外,我们也能从他们的家风中看到一二。贝家人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都很自信”,因为他们相信有一样东西谁也拿不走——知识。

贝家历来重视教育,男孩女孩都要上学,同时,贝家还有一条祖训:男丁必做事。所以我们也不难发现,

贝家在历史上从没出现过提笼遛鸟的公子哥。

“富而教之”,贝家人终以诗礼传家,与时俱进,再向现代经济、科技方面延伸。

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的贝聿铭就是贝家的第15代子孙,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而他的四个子女们,其中三个儿子和父亲一样,毕业于哈佛大学,从事建筑工作,女儿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也非常出色。

如此看重教育的贝氏家族,想必也绝不会止于十五代的传承历史。


毛泽东唯一认可的中国财团,靠“一部家书”打下传奇商业帝国!

钱家:子孙若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须是破家灭门,鸣鼓攻之

钱家,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人才众多,科技界“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国学大师钱穆;杰出父子:钱基博、钱钟书……以至于有人感叹,近代的钱家似乎在以“井喷”式的增长速度诞生人才。

随着钱伟长先生的去世,我国科技界“三钱”佳话成为了往事。以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为代表的钱姓,人才之众多、成就之突出,使人们对钱家惊奇不已,不少论者都认为有必要从钱家寻找成才的秘密。

从历史上看,钱伟长先生所属的吴越钱家,也是一个绵延千年未曾中断且代有人杰的典范,究其原因大概也与钱家曾成王一时一地有关,尤其是开创之祖钱镠之雄才在钱家历史上空前,并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钱镠为吴越国国君时,实行了一套“保境安民”的政策,使吴越国成为遍地烽烟、“最黑暗的”五代时期国力最强地区之一,同时,他重视文化,兴办教育,保护森林,赢得了社会安定和经济的繁荣,为太湖流域成为“鱼米之乡”、苏杭成为“人间天堂”奠定了基础。

以布衣之身而位列王侯的钱镠,生了三十三个儿子,如何保住家人的富贵也成为了他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难得的是,钱镠深知“中国之君”极易改姓,乱世中他也悟得了一套生存本领。

六十岁时钱镠立家训八条,告诫子孙“莫纵骄奢,兄弟相同,上下和睦”,“子孙若不忠不孝,不仁不义,须是破家灭门,要鸣鼓而攻之。千叮万嘱,慎勿违训。”他的言行记录也被后人整理为著名的《钱氏家训》。

可以说,钱王世家能够在华夏文明这个极度世俗化的社会里人才辈出,其子孙对钱镠遗训的看重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因素。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钱伟长先生也说过,“我们钱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训的指引,家庭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

钱家人成功的第二个因素,是他们好读书,重教育。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文化的守夜人,度过劫难的老先生钱穆,见到孩子时仍会坚定的说:“吃点苦没有什么,我希望你们做好一个中国人,用功读书做学问。”

钱家人成功的第三个因素,是互爱、互助的家庭氛围。科学家钱江初回忆说“早在1901年,村里就办了小学堂,并实行‘学田制’,就是专门划出三百亩田,这些田地的收入,全部作为给上学孩子的经费。”

这种学田制今天演变为了助学基金,包括当代不少的钱姓企业家,也都在以助学的方式帮助家族内的几位家境困难的孩子念到中学、大学。


毛泽东唯一认可的中国财团,靠“一部家书”打下传奇商业帝国!

罗斯柴尔德家:

要与国王散步,不以权贵炫人

混过金融界的人应该都知道一本叫《货币战争》的书,书中的神秘的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决定着每天黄金的开盘价,成为了凌驾英、法、德、俄、奥之上的第六帝国,其家族的历史与“秘密”也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1744年2月23日,梅耶·罗斯柴尔德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聚居区,父亲摩西是一个流动的金匠和放贷人,梅耶出生以后,在其父那里学到了关于金钱和借贷的商业知识。

二十岁时开始做起了买卖股东和古钱币的生意,后又凭借着出色的社交能力与王室权贵攀上了关系,二十五岁时便可在自己的招牌上镶刻王室盾徽,到了1800年,五十六岁的罗斯柴尔德已经成为了法兰克福最富有的犹太人之一。

不得不说的是,梅耶对金钱的热爱堪称狂热,在罗斯柴尔德的心中,金钱、权力、征服等有着绝对的地位。老罗有的名言也无不印证着这一点,“金钱一旦作响,坏话随之戛然而止。”“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就连一生痛恨资本、控诉资本、认定资本主义有违良心的马克思都说,老罗是“资本主义皇冠上的明珠”

中国有句俗话,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罗家的祖训也有这样类似的话:“只要你们团结一致,你们就所向无敌;你们分手的那天,将是你们是去繁荣的开始。”“要坚持家族的和谐。”

“罗氏五虎”在他的教诲下、在金钱面前也确实做到了团结,他们的名望,使欧洲的经营都为之侧目。同时,自“罗氏五虎”开始,罗氏家族就通过家族内部通婚来严格防止财富稀释和外流。

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家族近亲通婚有29对夫妇,内部通婚18次,16次是在第一表亲或堂兄妹之间。在外人看来,想必也是极为夸张了吧。

在罗家那里,我们也能够发现跟大部分中国人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多是官本位,我们的拜金也是通向官家的,我们的成功本位也多是跟权贵相连。而罗家虽有祖训“我们一定要和国王一起散步”,但他们在社会上却是低调的,不以权贵炫人。

我们还有虚假的文化本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凡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成功者,都会附庸风雅,收藏、读经、供养法师,把居家装扮得古色古香或欧化洋气。

罗家人似乎很少有这样的闲心,他们也喜欢音乐和文学,但他们喜欢的方式不一样。他们供养了很多文化人,据说,巴尔扎克、歌德、肖邦、海涅、李斯特、福楼拜等文化巨子都曾成为罗家的食客。

这种喜欢是古典的,如要为罗家等代表的纯正的资本主义说几句好话,他们的职业事业是现代拜金的,他们的人生却又是古典保守的。这大概也是马克思夸耀他们的原因之所在吧。


毛泽东唯一认可的中国财团,靠“一部家书”打下传奇商业帝国!

结语


活在世间,我们都将以自己或家人为起点,游走世界,往而有返。

忆苦思甜也好,慎终追远也好,当我们“回家”时,是不是都该扪心自问一句,家风是什么?祖训可还在?

而那些掌握着一时之势的权贵们,也大可放下财富永固的执念,用好的家风构筑起家族文化的精神图谱,以身作则为后代树立起崇高的道德榜样,这才是家族传承的终极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