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代笔,大仲马也代笔

在法国历史上,仲马这个曾经属于黑奴的生僻姓氏,但就是这个姓氏诞生了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亚历山大·仲马。

金庸代笔,大仲马也代笔

100多年过去了,累计出版了上亿册,十几种语言的译本,影响着全世界的读者。留下了150部300本的通俗的历史叙事小说。《红屋骑士》、《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黑郁金香》、《玛戈王后》、《侠盗罗宾汉》……

通俗小说最初兴起于报纸副刊的小说连载,要求作者不但笔头要快,还不能因故中断。一些成名的通俗小说作家销量有保证,往往会收到大量出版社稿约,应接不暇却不愿肥水外流的他们,就会选择找“团队”,雇“刀手”。

大仲马生前所遭遇的攻击,除了对他的一半贵族、一半黑奴的血统的恶意诋毁,就是对他雇佣代笔的质疑。

金庸代笔,大仲马也代笔

2010年,法国上映了一部电影《另一个大仲马》,揭开了尘封多年的往事:高产的大仲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边还有以奥古斯特·马凯为代表的一群写作者,组成了一个“大仲马写作车间”。

事实上,在那个时代,作家有不具名的合作者并不稀奇,巴尔扎克、司汤达都不例外。

作家协会委员会就此开会进行辩论。大仲马理直气壮地宣称:“我拥有合作者,就好像拿破仑拥有部将——无论拿破仑的部将在哪里作战,输赢都总是记在拿破仑名下!”并且他公布了合作最多的马凯的名字。

大仲马的那些合作者,有的为大仲马查找文献资料,有的给大仲马提供故事雏形,有的比如马凯,在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同大仲马密切配合、共同执笔,但不论以哪种方式进行合作,主导者和团队的灵魂总是大仲马。

金庸代笔,大仲马也代笔

在大仲马的提议下,马凯于1845年3月4日写下了一封至关重要的信,宣布:“从今天起,我放弃对我们共同写作的下列作品所有版权和重印权:《达芒塔尔骑士》《希尔瓦尼尔》《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后》《基督山伯爵》《女人们的战争》《玛尔戈王后》《红屋骑士》。因为按照我们的口头协定,我已经一劳永逸地得到了你的妥善而又优厚的报偿。”

2002年继伏尔泰、卢棱、雨果、左拉和马尔罗安五位之后,大仲马的遗骸被迁往法国先贤祠。

金庸代笔,大仲马也代笔

回顾我国历史,代笔之风由来已久,孔子述而不作,《论语》由弟子集体代笔而成。

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吕氏春秋》。

才子倪匡为金庸《天龙八部》连载代笔,待金庸漫游欧洲回港,倪匡直言相告:“金庸,真不好意思,我将阿紫的眼睛弄瞎了!”让金庸叫苦不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