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船合并传闻成真?剖析船舶行业产业链、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船舶板块已经经历了将近10年低迷期,目前阶段,我们认为中周期拐点即将到来。军船订单2019年预计有较高增长,确定性大;民船处在长周期底部现逐步回暖。

一、从南北车合并看南北船合并可能

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俗称“南北船”,1999年由原船舶工业总公司拆分而成。在2014年以来的新一轮中央企业重组浪潮中,南北船合并的消息屡屡传出。

2019年3月9日,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记者会上表示,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装备制造、造船、化工等领域的战略性重组。3月14日,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到访中船集团,并与中船集团董事长雷凡培举行座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扩大合作范围、促进优势互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

与此同时,中船重工所属大船重工董事长刘征近日向媒体表示,作为一项外向型产业,中国船舶工业面对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国际市场,他认为,在当前国内造船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通过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为什么南北船可能合并

当前时点是南北船合并以及船舶行业加快兼并重组的关键时点和有利窗口期。分析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造船业接近周期底部,此时合并有助于改善行业基本面,加快造船业重启。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三大造船指标两增一降,其中,造船完工345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承接新船订单36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7%;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9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从三大指标来看,造船业已经接近下行周期底部,但船舶工业企业效益仍未出现好转。

二是国际竞争越发激烈,倒逼国内企业形成国际龙头。造船作为韩国的三大支柱行业受到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期,现代重工宣布收购大宇造船,韩国三大造船厂将合并为两个,也将倒逼我国船企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国际巨头与之竞争。

三是从可行性角度来看,南北船主要领导均已调整到位。两核的合并也为船舶合并起到示范效应。在集团关系、业务布局等方面,两船与两核存在多方面相似点,对比之前两核重组进程,预计南北两船走向最后的合并或将渐行渐近。

四是以海军70华诞为契机推动海工装备发展。国防部例行记者会28日举行。会上,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大校表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今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届时将在中国山东青岛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

2、复盘南北车合并的关键节点

2014年8月,总理在铁路总公司考察时明确表示:“我每次出访都推销中国装备,推销中国高铁时心里特别有底气。中国高铁走出去不仅能带动装备和劳务出口,更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当时就有传闻,为了在海外市场更好推销中国高铁,国务院决定合并南北车。

2014年9月,有报道称国资委正在力推两家合并,以便增加中国高铁的海外竞争力,避免双方互相压价,且双方均已上报整合方案。随后,两家公司均发布公告否认了这一消息。(9月开始,关于南北车合并消息出现各种传闻,在2014年9月之前网络上并无此相关报道)

2014年10月16日,南北车突然涨停,同时进入龙虎榜,成交量放大5倍。

2014年10月22日,南车与众多子公司签署了一系列重大合同。

2014年10月16日至24日成交量异常放大。

2014年10月27日,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发表公告称5个工作日内发布重大公告。

2014年12月27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以及南车旗下上市公司时代新材均发布公告称,因有重要事项未公告,公司股票停牌。受到相关合并重组消息影响,类似概念中铁和中铁建连涨三天

2014年10月29日,彭博社消息中国计划将该国最大的两家铁路车辆生产商合并,以期通过更完备、更低廉的报价赢得更多海外订单,加大了西门子、阿尔斯通和庞巴迪等竞争对手的压力。

2014年12月30日,南车北车发布重组公告,采取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方式进行合并。合并双方拟定中文名称: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车”。

2014年12月31日,南北车同时复牌,各自接连6个一字板。

2015年1月12号高开低走放量交换筹码,震荡4日后,接下一周上涨近40%。

2015年1月20日触顶回落,盘整一个月后,两个月内翻了3倍。

2015年3月6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公告称,合并方案已获国资委批准。

2015年3月9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公告称,两公司股东大会通过了与南北车合并的议案,3月10日起复牌。

2015年4月18日,前后大机构疯狂出逃,南北车分别高位盘整,截止到当天中国南车由6个月前的4元涨到39元,中国北车由7元涨到43元。

2015年6月2日,中国南车晚间公告称,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的换股实施工作已经完成,本公司股票简称将由“中国南车”变更为“中国中车”,变更日期为2015年6月8日,直到全部政策落地,行情结束,一泻千里。

回顾这个过程,我们看到从资本市场有传闻到落地,共历时多半年时间,期间最好的买入时间点是传闻期,收益最为丰厚,在正式公告股票复牌后仍然有买入机会,收益也还不错。

船舶行业产业链和竞争格局

船舶制造属于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的大型装备制造产业。有四大特征:高壁垒、国际化、周期长、杠杆高。

船舶行业包括四个细分行业:海工装备,民用船舶,军用船舶,船用配套。

海工装备的产业链以及竞争格局

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制造企业的上游是原材料企业、海洋工程设计企业以及海洋工程配套企业,其下游客户为海洋工程装备租赁商和油气运营公司。

南北船合并传闻成真?剖析船舶行业产业链、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国际:中国,韩国,新加坡三国鼎立,我国接单份额领先但处于产业链低端。

南北船合并传闻成真?剖析船舶行业产业链、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国内:民企参与少,国企主导市场。

民船产业链以及竞争格局

船舶总装制造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制造环节,其上游产业包括原材料、船舶设计、船舶配套等,其下游客户为航运公司或租赁公司。

南北船合并传闻成真?剖析船舶行业产业链、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军用船舶

军用船舶主要分为战斗舰艇和辅助舰船。

战斗舰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艇等

辅助舰船包括:供应舰、补给舰、运输舰等;

发展趋势

民船市场空间广阔。供给侧主要来自于船舶工业供给侧改革、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改革红利的释放。高技术高附加值值船舶制造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船企造船产品结构持续高端优化。

军用船舶,短期内,因海军军改调整影响,军船订单明显减少,军改在2018年临近尾声,2019年年海军装备订单有望呈现补偿性增长,军船订单较高增长确定性大。

长期内,海军军费占全军之首,占总费用的30%。舰船装备处在第三建造交付高峰期,市场规模整体平稳,军船配套程结构性变化。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重点上市公司有哪些

南北船合并传闻成真?剖析船舶行业产业链、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看好的公司

我们认为,未来大概率会围绕着北船现有的三大平台进行整合。也就是说,南北船一旦合并,北船现有的三大平台将有望快速承接南船对应资产,以合并同类项的方式获得业绩增厚。因此,我们建议以南北船合并为主线,积极关注北船集团现有三大平台:

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同时建议关注南船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船科技

各公司业务概况详见下表:

南北船合并传闻成真?剖析船舶行业产业链、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