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宝沃加盟福特,“降职”的杨嵩能为福特本土化提速吗?

以流水线开创第一次产业革命,福特,对于汽车工业史上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这一伟大的汽车公司,本应该在中国这一庞大的汽车市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以一个领跑者的姿态傲视群雄,但这样的场景终止于2016年。


由于不注重中国本土化布局,福特汽车2018年在华销量为752,243辆,同比下降了36.9%,其中长安福特仅为41.7万辆,跌幅达到了50%,如今,这样的下滑趋势没有终止的意思,多年来的销量下滑让福特开始慌了,面对不断壮大的丰田、本田等竞争对手,这家百年老品牌开始动作频频。


出走宝沃加盟福特,“降职”的杨嵩能为福特本土化提速吗?


此前,福特最大的动作莫过于把陈安宁这位老将收入麾下,还宣布了中国业务的独立化,陈安宁将直接向福特底特律总部汇报,使中国市场成为与北美同等地位的核心市场。

4月3日,福特中国发布了“更福特 更中国”的在华2.0业务提升计划,这也是陈安宁去年出任福特中国CEO以来最大的动作,同时,还发布了“福特中国人才计划”,希望打造一支由中国本土汽车人才组成的新团队。


出走宝沃加盟福特,“降职”的杨嵩能为福特本土化提速吗?


5天后,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宣布杨嵩正式加入福特中国领导团队,出任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全面负责福特品牌乘用车产品的市场、销售及服务等业务运营工作,这一次,福特的速度很快,也和自己的战略目标更为吻合。

杨嵩的加盟和即将处于悬崖边缘的福特交汇,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福特认识到错误了?


对于福特如今在华的局面,其原因是众说纷纭,人事剧变十年换了8个CEO,也反映出福特在华业务的摇摆不定;“百年福特,毁于长安”,有说是长安的做工质量不好,影响到了福特的品控和口碑;福特在华投放新车速度极慢......

归根到底,其实就是福特未能对中国市场心存敬畏,连管理层都不熟悉中国,如何去驾驭这片竞争激烈的市场,所以,导致福特在华体系非常凌乱,从顶层的战略失败,到产品的更新迭代缓慢,再到动荡的人事调动,福特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是每况愈下。


出走宝沃加盟福特,“降职”的杨嵩能为福特本土化提速吗?


如今的福特,可谓是经过了彻底的反思,调走了原本的美国管理层,安排了曾任职福特又为奇瑞打造了完整研发体系的陈安宁出任中国掌门人,但是2019年1-2月份,长安福特销量下滑74.8%,这意味着福特此前在中国的一连串动作还没收到成效。

很明显,福特需要一个能集销量增长、统一品牌形象、优化消费者体验,以及提升产品上市能力和经销商盈利能力的人才。

为什么选择杨嵩


设立福特全国分销服务机构(NDSD)是福特近年来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在任何一间福特4S店展厅里,可以购买到所有福特汽车产品,这样一来不必重复建设很多4S店,节省成本的同时带来运营效率的提升,也是福特在中国进行渠道整合的重要步骤。

能担当这个职位的人责任非常重大,因为福特在华面临的是产品、研发、渠道、营销等一系列问题,既要懂营销也会玩跨界,有实战经验,既要懂中国市场也要有国际思维,在中国,虽然懂汽车营销的人不少,但杨嵩应该是独一无二的那个。


出走宝沃加盟福特,“降职”的杨嵩能为福特本土化提速吗?


据资料显示,杨嵩拥有超过20年的跨行业市场营销管理经验,曾在宝洁等快消公司任职营销管理职位,还出任过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副总裁一职,曾在三年时间内实现每年销量增长40%以上的佳绩,得到日产全球调任聘用加入日产北美市场营销管理层。

再到后来执掌宝沃,全面负责宝沃汽车集团的研发、制造、营销、运营等管理工作,并给宝沃重新定位了品牌,虽然其任职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但在面对50%经销商要求退网的局面时,能用其有效的方式守住了宝沃的经销商体系,度过了艰难的2018年,直至神州接盘,这也足以彰显杨嵩的个人能力。


出走宝沃加盟福特,“降职”的杨嵩能为福特本土化提速吗?


懂跨界营销,还是合资公司中国区管理层升至总部管理层第一人,杨嵩对北美市场有着深刻的解读,杨嵩与陈安宁一样,有着可以尽快适应和理解福特全球体系的工作思维,对福特中国本土化进程有着积极的作用。

不同的品牌相同的困境


由于体系问题,福特在中国需要来场彻头彻尾的大换血,优化内部管理流程,由于中国业务的独立化,陈安宁有着充分的话语权,首先就是打造中国本土汽车人才新团队,其次是进一步加大在华研发投入,也将陆续在中国设立创新、设计、产品中心,开展更多针对本土市场的车型开发工作。

针对在中国产品更新迭代慢的问题,福特还推出了“330计划”,在未来3年将面向中国市场推出30款新车型,帮助福特中国重拾消费者信心,在陈安宁执掌后,能否让本土设计团队参与到完整产品的设计中,使福特产品更接地气,尽快兑现“更福特 更中国”是重中之重。


出走宝沃加盟福特,“降职”的杨嵩能为福特本土化提速吗?


宝沃和福特,两个不同的品牌却有着相同的困境——销量下跌、品牌定位失误,宝沃是披着德国品牌的皮囊去迎合中国市场,而福特是背道而驰忽略中国市场更倾向全球化,杨嵩和陈安宁需要给福特一个清晰的定位,重组业务来个彻底的脱胎换骨。

在宝沃,杨嵩任职的是宝沃汽车集团总裁,到了福特这边,杨嵩任职的是福特汽车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屈居于陈安宁之下,杨嵩如何与陈安宁磨合,至关重要,随着中国本土汽车人才的完善,福特这艘巨轮能否扬帆起航,重振在中国的声威,还是挺令人期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