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大隊伍瞬間瓦解,面對賣主求榮的叛徒,他堅決處死毫不手軟

辛棄疾知道只是脫離朝廷孤軍對抗金兵,到底不是長遠的辦法,必須和朝廷聯繫上。除了這樣之外,他們也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他們將要面臨的會是什麼,辛棄疾不知道,但是他非常渴望皇上能聽到他的想法和謀略。

25萬大隊伍瞬間瓦解,面對賣主求榮的叛徒,他堅決處死毫不手軟

皇上聽說山東的義軍來歸順朝廷,自然是非常高興。如果這一支隊伍全部投靠金人,或者這批隊伍自豎一支對抗朝廷的話,朝廷的麻煩不就更大了。辛棄疾一行人剛到朝廷,皇上立馬帶著人出來迎接。聽了義軍對抗金軍的戰績,皇上大肆對他們進行讚許,並於第二天就傳下詔書,要讓耿京、賈瑞、辛棄疾一行有功之人全部加官升職。

25萬大隊伍瞬間瓦解,面對賣主求榮的叛徒,他堅決處死毫不手軟

辛棄疾一行人領了聖命要返回了,皇上派樞密院的使臣一同前往,這倆使臣們的心裡是百般不情願,只是他也沒有辦法,皇上的命令他們敢不聽嗎?因為害怕被金兵襲擊,兩個使者一路上走的像兩隻小老鼠,既不敢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也不敢走在隊伍的最後面。辛棄疾一行人從心底蔑視他們。這樣的人要是遇到了敵人,恐怕不用金人動手,他們就乖乖地跟金人走了,還何談報國?一群只知道剝削百姓欺壓弱勢群體的腐蟲們。

25萬大隊伍瞬間瓦解,面對賣主求榮的叛徒,他堅決處死毫不手軟

對於貪生怕死的人來說,他們心底沒有絲毫骨氣可言的,隊伍到達海州的時候,這兩位嬌貴的使者以身體不舒服為由,拒絕再次陪同辛棄疾的隊伍前進,反正說什麼人家就是不走了,不敢往前走了。這兩個使者無理的要求耿京前來海州領命。雖然心裡看不起使者這樣懦弱的表現,但是辛棄疾也沒有辦法,人家是代表著朝廷的,總不能拿刀架在人家脖子上面逼著人家去東平府吧?

25萬大隊伍瞬間瓦解,面對賣主求榮的叛徒,他堅決處死毫不手軟

海州安排軍事的京東招討使李寶看不過去,便派出得力助手王世隆帶著幾十個騎兵護送他們繼續北上。這樣,兩位膽小的使者才又跟著辛棄疾的隊伍又上路了。王世隆是一名武將王,辛棄疾見他如遇知己,倆人有著相同的觀念,一路上他們說不完的話。眼看快要到東平府了,讓人快馬加鞭將這個好消息先帶給耿京,讓他好有準備。辛棄疾不會想到報信的人飛馬奔回,卻帶回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張安國被金人收買叛變了,耿京遭了他的暗算,金人讓張安國當了濟州的知府。而耿京一眾人辛苦聚集起來的義軍隊伍,瞬間瓦解了。25萬人的隊伍,說散就散了。辛棄疾心理上面接受不了,他們一行人因為失去耿京而悲痛萬分,又因為張安國的賣主求榮而憤怒不已。

25萬大隊伍瞬間瓦解,面對賣主求榮的叛徒,他堅決處死毫不手軟

辛棄疾一直想為義軍隊伍謀一個更廣闊的出路,誰想到眼看出路有了,朝廷不僅認可接納他們,而且還讓他們都升官,這是多麼鼓舞士氣的消息啊。辛棄疾只想趕快把這個好消息送到他們的軍營中來,讓大家都高興高興,看看自己的心血都沒有白費。誰又會想到消息還沒傳到,那麼龐大的隊伍卻沒有了,換誰能夠接受得了這麼殘忍的現實?如果是被敵人擊敗,那又是另外一種情況,可是偏偏卻是自己人害自己人。海州的李寶也是一名正義的首領,雖然之前和耿京沒有過來往,但是他為耿京感到不平,誓意要立即派大將去捉拿張安國。

25萬大隊伍瞬間瓦解,面對賣主求榮的叛徒,他堅決處死毫不手軟

經歷了太多戰場上的變幻莫測,耿京被殺是對辛棄疾打擊最大的,他雖然悲痛,但是腦瓜卻非常清醒。對付張安國他有辦法,他了解張安國這個新官通過這種方式上任,必然不會太背金人重視,又是新官的他,一切必然都還沒有安穩下來。辛棄疾打算使用小計策把張安國擼出來,這樣會比興師動眾帶兵攻城捉拿要省事的多。

25萬大隊伍瞬間瓦解,面對賣主求榮的叛徒,他堅決處死毫不手軟

聽辛棄疾分析的頭頭是道,李寶決定按照辛棄疾的計策來捉拿張安國,並依舊派了王世隆等這樣幾名大將來助陣辛棄疾。結果和辛棄疾預料中的一樣,他略使小計,就把張安國從濟州城裡面劫了出來。張安國在行他的不義之事的時候,如果想到他會有這樣下場的話,不知道他還會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做。

25萬大隊伍瞬間瓦解,面對賣主求榮的叛徒,他堅決處死毫不手軟

人世間很多事情總是發生得太突然,對於耿京來說如此,對辛棄疾來說如此,對張安國來說如此。而在戰亂的年代,再突然的事情,老百姓也不會感到突然,雖然心裡渴望安寧,但是安寧且有骨氣的生活卻是需要將士們的鮮血才能夠換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