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貸網:科技創新湧動與金融相互融合

隨著技術的迅猛發展,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成為金融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過去的幾年中,金融需求不斷釋放,更多的互聯網金融機構在向技術驅動,科技驅動轉移。同時,隨著技術的發展,計算能力的提高,數據的積累,包括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風控、智能語音、生物識別等也得到應用。

科技創新湧動 與金融相互融合

科技對金融有何影響?日前,微貸網副總裁汪鵬飛在應邀主持朗迪圓桌會談中表示,“車貸作為汽車金融重要的板塊之一,具備數據可用性強、業務鏈自動化潛力大等特點,車貸科技化未來勢必將成為風口,且還將持續加深。”

種種跡象表明,以科技為主戰場的金融革命已經悄然來臨。分析認為,傳統金融覆蓋範圍小,而當前的金融環境需要發展新型金融,互聯網金融能夠滿足這樣的服務,併成為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

對於業內最大車抵貸平臺微貸網而言,科技技術是其發展為“汽車金融獨角獸”的核心動能。汪鵬飛表示,“科技賦能金融,以數據驅動風控,具備成熟的風控體系和豐富的經驗的微貸網,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汪鵬飛強調,汽車金融機構應將眼光放到產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中去,讓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汪鵬飛舉例稱,在獲客方面,相較於其他互聯網金融機構,微貸網通過對金融科技的應用,可以更為便捷地開展業務,“行業的獲客成本是在增加的,幾年前很輕鬆的做業務,現在要多加幾倍的努力,但微貸網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微貸網運營六年多以來,紮根於車貸市場,打造出適應二手車金融市場實際環境、標準化的風控機制,全面覆蓋貸前、貸中、貸後、逾期處理四個環節。在貸前環節,公司建立信息採集系統、精準估價系統、反欺詐系統,開展人、車兩個維度的反欺詐調查,完成車輛價值的準確評估。

在貸中環節,微貸網借鑑機器學習的“隨機森林”思想,構建“智能決策森林”評估模型,分別基於“車的信息”得出對車的判斷,基於“人的信息”得出對人的判斷,再綜合人車的判斷結果,輸出借款用戶的最優寬幅風險定價,給定匹配用戶還款能力的借款額度。

在貸後環節,微貸網已搭建完善的預警體系,涵蓋GPS自動預警系統、全面排查體系、到期還款提醒三個方面。

微贷网:科技创新涌动与金融相互融合

微貸網副總裁汪鵬飛

催化行業發展 與市場攜同向前

當前,傳統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切入汽車金融市場時,主要聚焦在由汽車交易中產生的金融需求。其中汽車抵押借款在傳統金融機構中並不作為重點業務進行發展,甚至在一些銀行中不能直接辦理汽車抵押貸款,部分可以辦理汽車抵押貸業務的銀行中,也被劃入個人信貸業務中。

某城商行人士表示,“內部一直在對汽車抵押貸業務進行多項評估,但目前來看,直接做這個業務困難較多,最簡單的是,沒有那麼多的人力深入到各地區進行業務拓展,此外科技技術也限制這項業務的發展,目前主要就是和專業的汽車抵押貸平臺合作,間接佈局此業務。”

汪鵬飛認為,金融科技國內在應用上已經走到了美國的前面,但理念和創新已經是落後於美國。“值得借鑑的地方有2個,一是徵信體系,二是FICO信用評分,國內更多的是,對整個公司的徵信,而不是對資產的評估,這一點是非常痛心的。”

據介紹,圍繞產品、風控、服務、行業自律四大體系,微貸網建立了行業標準化模式,推動行業朝著規範有序的方向發展。目前微貸網正在圍繞車抵貸為核心業務的基礎上,在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領域展開更多探索。

截止2018年3月底,微貸網平臺歷史累計成交額已達1770億元。微貸網已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全國30個省市開設492家線下營業部,平臺貸款餘額170億,累計幫助173萬借款人解決了融資困難。

據瞭解,在推動行業發展方面,微貸網不僅建立了行業車貸標準化模式,也積極加入各級組織,並在2016年6月攜手網貸天眼等機構發起成立中國車貸聯盟,為行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事實上,已有更多的汽車金融平臺認識到通過技術改變行業的重要性,在朗迪峰會上,中國車貸聯盟同時對外發布的《2018互聯網+汽車金融》報告,對於2018年汽車金融的發展前景做出了行業預測。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汽車金融滲透率約為38.6%,而發達經濟體的滲透率早已超過70%。有專業人士預測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將保持25.7%的年複合增長率,至2020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2萬億。

展望未來發展,汪鵬飛表示,希望未來幾年,平臺用戶能做一個全面的升級,更多的通過線上一鍵放款;同時,為差異化客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讓借款人有更多的選擇,讓投資人有更好的參與和更好的體驗,也不斷降低資金成本,達到一些中小型銀行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