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破土地流轉陷阱,農民朋友應該看看

在流轉土地時,很多農民朋友急於把手裡的土地流轉出去,因為自己種地不賺錢,流轉出去每年還能收幾百的租金。但是農民對土地流轉認知不全,面對金錢的誘惑,導致了很多錯誤的土地流轉,給家庭和土地都造成了很大傷害。那麼,土地流轉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如何識破土地流轉陷阱,農民朋友應該看看

土地流轉常見騙局

1、不籤合同,口頭協議

在農村土地流轉,很多都是親戚朋友介紹,只是口頭說下流轉價格、年限等等簡單的要求,並沒有簽訂合同。殊不知,隨著土地的價值攀升,就容易造成經濟糾紛。如果能夠合同約束的話,自然也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如何識破土地流轉陷阱,農民朋友應該看看

2、先種植,後支付租金

在現實生活中,這點是非常常見的。一些種植戶往往會以自己的手頭緊為藉口,與農民商量到農作物收成之後再付租金。

3、借土地流轉之名,騙取補貼

近年來,國家為了鼓勵農業規模化生產,對種植戶補貼政策越來越多,並且流轉的土地也能夠領取到補貼,於是有些人從中發現了“商機”。他們通過流轉部分土地,虛報耕種面積來騙取補貼。流轉的土地根本不耕種,等到補貼到手了就直接退還,或者撂荒。

如何識破土地流轉陷阱,農民朋友應該看看

4、以流轉的名義圈地

土地流轉明確規定流轉的土地只能用於農業生產,但實際上有些企業或個人打著土地流轉的幌子大量圈佔農民土地,有些甚至將土地用來建設廠房,改變了土地的性質,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是違法的,應當被嚴懲。

如何識破土地流轉陷阱,農民朋友應該看看

5、經營失敗,虧錢跑路

現在農業創業,除了要規模化、現代化外,還要有創新,但是很多人覺得大面積種植經濟作物就能夠賺錢,實在不行還有國家的補貼,可是趕上市場行情差的時候,經濟作物賣不出好價錢,最後導致經營失敗,連土地的承包租金也付不起,只好虧錢之後跑路。如此一來,最後吃虧的還是農民。

如何識破土地流轉陷阱,農民朋友應該看看

6、地界丟失

經營主體流轉土地,肯定要規模經營,打掉田埂是合情合理的,但對農民來說,如果沒有經過確權,可能若干年後,自己的田塊在哪裡,或許難以找到。

如何避免騙局

1、充分知情的前提下才能流轉土地

不要因為熟人牽線就盲目把地租出去,對租地人或租地企業要了解清楚,包括他們今後對土地的規劃。如果自己沒把握,最好找專業的第三方平臺來監督整個土地流轉流程。

2、一定要確保流轉合同正規合法

一份具有法律效應的合同是解決土地糾紛的關鍵,如果自己沒有把握,也最好讓一個權威的第三方來公證。另外土地確權一定要重視,確權後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也是農民權益的法律保障之一。

如何識破土地流轉陷阱,農民朋友應該看看

3、任何問題果斷維權

發現問題及時向當地國土資源部門反映,若反映無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如何識破土地流轉陷阱,農民朋友應該看看

1、有一些企業或者種植大戶因怕麻煩,不和每家每戶直接簽訂流轉協議,而是和鎮政府或村委會簽訂,再由村幹部出面,手拿一張白紙,讓農戶簽字表示同意。有些農戶外出打工無法簽名,村幹部只給其打電話通報一聲,或和其父母、兄弟打聲招呼,就將其土地流轉了。有的村還以少數服從多數為由,強迫農戶流轉。

國家政策規定,土地經營權流轉應由承包戶自主決定,不得違背承包戶意願。如果沒有承包戶的書面委託,村委會或村民組無權以任何方式決定流轉農戶承包地,更不能以少數服從多數名義,將整村整組農戶承包地集中流轉。

企業或種植大戶應直接和農戶簽訂流轉協議,如果不和農戶簽定,可由村委會出面流轉,但必須取得農戶的書面委託書。否則,村委會就是自作主張,其流轉也是非法的。農戶可向鎮、縣農經部門反映,討回自己的承包地,還可向當地法院起訴維權。

2、政府或企業流轉土地,並不從事種植,而是進行旅遊開發,建設會所、別墅等。有的政府或企業流轉他們承包地,圈而不用、閒置多年,以備今後進行商業開發。還有些企業或種植大戶,流轉了基本農田,在上面挖塘、取土、植樹等。

我國有關政策規定,嚴禁借土地流轉之名違規搞非農建設。嚴禁在流轉農地上建設或變相建設度假村、高爾夫球場、別墅、私人會所等。禁止“以租代徵”違法違規進行非農建設的行為,堅決禁止擅自將耕地“非農化”。嚴禁破壞、汙染、圈佔閒置耕地和損毀農田基礎設施。嚴禁佔用基本農田挖塘栽樹及其他毀壞種植條件的行為。

如果農戶遇到此類違法用地情況,可向當地國土監察執法部門舉報,由該部門對違法用地行為進行查處。如果耕地遭到破壞的,應由破壞方恢復耕作。同時,農戶可收回自家承包地。

3、農戶土地被流轉了,由於企業或種植大戶經營不善等多種原因沒有賺到錢,就不支付流轉費,他們又很難找到老闆。此外,有些企業或種植大戶支付了流轉費,但資金被村委會截留或挪用了。

這裡有個小建議,農戶與企業或種植大戶簽訂流轉合同之前,應規定流轉方提前半年或一年支付流轉費,如果不支付,應立即收回土地,這樣就可以避免損失。如果企業或種植大戶拖欠流轉費,農戶可找鎮政府或村委會,讓其出面找對方。此外,農戶還可向法院起訴維權。村幹部截留、挪用資金的,可向當地紀委舉報,由紀檢部門查處。

如何識破土地流轉陷阱,農民朋友應該看看

其實,國家近幾年對於土地的管理越來越嚴格,土地流轉中出現的這些問題也已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嚴重違法行為,將會大力整治,對這些損害農民的將行為進行嚴肅查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