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卡人務必注意,這三種行為不要再有,否則容易出現問題!

在過去,我們一旦出門,就需要攜帶不少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這樣做的隱患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是容易丟,二個是攜帶不方便。不過自從有了信用卡後,這種情況就有了很大的改變。

持卡人務必注意,這三種行為不要再有,否則容易出現問題!

在人們使用了信用卡後,沒有必要再攜帶大量的現金出門。即便是出國,信用卡也是可以使用的。而平時使用中,大家也不用再煩惱找零的問題,既耽誤時間,又沒有地方放。

要說到我國信用卡的起源,還得從70年前說起。沒錯,就是新中國成立那一年。當時有一個美國人,踏上了新中國的土地,他並不是來觀光旅遊,而是來賺錢的。

剛開始,這個美國人也沒有太好的賺錢主意,但在發現當地民眾的消費方式時,便靈光一閃抓住了發財的機遇。

在當時,國內民眾的消費方式很簡單:通過工作賺錢,然後用賺到的錢去消費。美國人卻成立了一傢俱樂部,並大肆宣揚,表示只要加入俱樂部就可以有錢花。

持卡人務必注意,這三種行為不要再有,否則容易出現問題!

不管是“俱樂部”這個新穎的名詞,還是能拿到錢,都吸引了很多的人。在大家加入俱樂部後,果然如美國人所說,能夠得到一筆錢。但這筆錢並不是白來的,只是預先借給大家使用,在一定期限後,是需要還的,而且還需要付上些許利息。

雖然如此,但因為利息並不是很多,很多人還是跟美國人借了錢。美國人也美滋滋的,因為越多人找他借錢,那麼就代表他能拿到的利息就越高。但到了還款日,美國人傻眼了,因為竟然沒人來還錢……

最後,這個美國人捲鋪蓋走人了。

持卡人務必注意,這三種行為不要再有,否則容易出現問題!

這個其實就是信用卡的一個雛形,當時美國人這麼做,增強了當地居民的購買力,刺激他們去消費,從而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這些,銀行都是看在眼裡的。雖說美國人最後失敗了,但並不是這個主意不行,而是他的運作模式有問題。

於是,銀行利用這個點子,引申出了信用卡這項業務。和美國人不一樣,銀行在申請人申請信用卡時,會和其簽署協議,一旦逾期未還,銀行有權連同司法機關,進行強制執行,這樣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逾期的問題。

持卡人務必注意,這三種行為不要再有,否則容易出現問題!

但,這也僅僅是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規避,逾期的現象還是存在。甚至,這種現象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從2010年的77億,到2017年的760億,再到2018年的880億。可以說,逾期的金額和逾期的人數,其漲幅都在不斷加大。

這樣的情況明顯不是銀行樂於見到的,所以銀行也開始針對信用卡業務,加大了監控力度。一旦持卡人的行為有誤,就有可能被降頻、甚至封卡。

那什麼樣的行為,才是不正確的呢?小編給大家簡單的分析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持卡人務必注意,這三種行為不要再有,否則容易出現問題!

首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收到過這樣的銀行短信呢——溫馨提醒:個人信用卡僅適用於日常生活消費,不得用於生產投資,請用戶規範用卡,合理消費。如果大家有收到過類似的短信,或者說銀行直接給你的信用卡降額了,那麼大家就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了。

通常情況下,收到這樣短信的人,都存在以下一種或幾種刷卡行為:

1、逾期

收到類似短信的人,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逾期了。而銀行最反感的,也是這些經常逾期的人。雖然逾期之後,銀行會有一筆違約金賺,但它的風險就擴大了。一旦大家經常逾期,銀行就會對持卡人的風險評估升級,認為持卡人要麼信用有問題、要麼還款能力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銀行會怎麼做呢?當然是降頻、封卡之類的啦!

持卡人務必注意,這三種行為不要再有,否則容易出現問題!

2、非正常刷卡

什麼是非正常刷卡?比如總是在同一個地方刷卡消費、比如總是用同一臺pos機刷卡、比如凌晨一兩點在超市刷卡等等。

這些行為不說銀行了,就算普通人一看,都覺得持卡人是在套現,那銀行會怎麼想呢?銀行為了制止持卡人套現,肯定會採取相應的措施了。

可能各人有個人的習慣,有的人就習慣在同一個地方、買同一種東西。但小編想說,這樣是不利於大家的信用卡使用的。如果大家改變不了這種習慣,可以擴大信用卡的使用範圍,儘量使用的多元化一些。

3、批發商刷卡

持卡人務必注意,這三種行為不要再有,否則容易出現問題!

這個其實上面小編就提到了,信用卡是讓大家消費的,不是用來經營生意的。大家總是在批發商那刷卡,銀行難免會覺得持卡人是在利用信用卡做生意或者套現,而非消費。

不知道大家在使用信用卡的過程中,中了上面的幾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