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有支付寶,沒有微信支付,阿里還是互聯網的納稅王嗎

阿里2018年納稅516億的熱鬧剛過,又有人翻查數據發現,這一數據竟是騰訊納稅的3倍多。於是有網友感慨,騰訊不如阿里,或是貢獻不如阿里大。

且不說這一數據的簡單對比有失公允(稍後盤點)。要是開腦洞設想,沒有微信支付,只有支付寶的中國移動支付,是否還會成為超越全球互聯網的創新?我們對騰訊、阿里的考量或許更多維有趣。

如果只有支付寶,沒有微信支付,阿里還是互聯網的納稅王嗎

想一想,你已經多久沒到ATM提現金了?

納稅數據也是個“遊戲”

如果單看數據,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總計納稅516億元。和阿里巴巴雙雄並列的騰訊公司,年納稅總額為144.82億元,還不及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納稅總額的三成。

如果只有支付寶,沒有微信支付,阿里還是互聯網的納稅王嗎

但這樣的對比有欠缺。阿里是將體量龐大未上市的螞蟻金服計入,騰訊的納稅數據卻只是香港上市公司部分數據,並未統計騰訊旗下子公司閱文集團、騰訊音樂、搜狗等公司。而且騰訊投資了700多家公司,估值達到10億美元的公司超過百家(包含60多家上市公司)。如果上述上市公司數據加起來,納稅額度也會非常驚人。

所以,有時候數據的多和少,是一個遊戲。要看詳細的統計口徑。

但沒有人能否認阿里和騰訊兩大巨頭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尤其是,當淘寶、微信已經滲透入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競爭更是產生了一連串有趣的化學反應。想一想,你已經多久沒到提款機拿現金了?

支付寶是中國線上支付的創新,但在微信支付入局之前,支付寶侷限在電商領域。正是騰訊阿里在支付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加速了中國移動支付在線下市場的下沉和全面擴張。

如果只有支付寶,沒有微信支付,阿里還是互聯網的納稅王嗎

結果是,今天的中國移動支付成為超越全球互聯網的創新:滲透率全球第一,支付規模為美國百倍。不僅路邊店使用,連乞丐、寺廟、停車場都廣泛使用二維碼方便支付。

更深刻的影響是,移動支付的普及帶來了大量O2O創新,比如滴滴打車、共享打車、外賣、移動充電等。甚至促發了傳統行業的“互聯網+”數字化升級:比如線下零售、教育、醫院等。

很難想象,如果只有支付寶,沒有微信支付,中國的數字經濟還會是現在的模樣?支付寶還是今天的支付寶?

巨頭的貢獻遠比納稅呈現的多

所以,納稅是衡量企業貢獻的維度之一。當我們縱深去看,諸如騰訊這類科技巨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其實非常的豐富微妙。尤其是巨頭企業的改進式創新。

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近期就提出,“不必每天看下一個蘋果在什麼地方,下一個谷歌在什麼地方。你也要看到豐田、三星這樣的公司,它沒有驚天動地的新產品和新技術推到市場上,但是通過持續改進,常年的積累,到今天依然競爭力非常強,擁有暢銷世界的產品。”

大部分人對當前的經濟環境感到悲觀。許小年卻覺得,中國經濟正在面臨一場更深刻的變局。其中之一,就是大企業的改進式創新,像騰訊、阿里、華為這類巨頭已經建立起完整的研發體系,基礎研究、應用技術和產品開發,三者兼備,緊密銜接,為中國經濟的變革形成更大推動力。

如果只有支付寶,沒有微信支付,阿里還是互聯網的納稅王嗎

觀眾在和騰訊的圍棋AI對弈

我們看看騰訊多年來的迭代:從QQ到微信,推出微信支付、小程序,還有大數據、騰訊雲和AI,從To C王者深入To B領域的競爭,騰訊的自我升級不斷釋放新的影響力。

以前,你和騰訊的交互是用QQ交友聊天。但現在,寧波的法院已經能用小程序進行10餘萬案件的庭審。醫院用的騰訊“救命AI”騰訊覓影,不到4秒就能確診早期食管癌等。三一重工將其30萬臺重型機械設備全數接入騰訊雲端,有了雲技術的支撐,全球範圍內的設備一旦故障,可以實現2小時到場,24小時內完成檢修。

這些貢獻是遠比一個納稅數據呈現得更豐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