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叢魚鳧現都城,柏灌“瞿上”何處尋

內容提要:

筆者根據清華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學者關於岷江改道的學術研究和四川省考古界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國地震局2008年5.12大地震後對龍門山附近的古地震研究結論,結合與彭州相關的文獻得出:古蜀的柏灌王率領先民從茂縣營盤山古遺址沿著古岷江河道向今天的彭州進發,並在彭州境內的湔江(古岷江)河谷建都立國。筆者因此提出對彭州湔江河谷重要地帶儘快加強考察和發掘,力爭早日發現彭州的柏灌時期建都遺址,其重要性不亞於營盤山遺址和三星堆遺址的發現。

為什麼古蜀都城叫“瞿上”

四川省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坑中出土了幾件大型縱目人面和鷹鳥形象的青銅器與李白《蜀道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所載對照,印證了古蜀蠶叢和魚鳧時代的確存在。

但按史料記載兩個時代之間還應有一個時代。

《華陽國志》雲:“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魚鳧。”

蠶叢王(約距今5500——5000年)主要活動於

茂縣營盤山中岷江河谷(營盤山遺址不僅將巴蜀文明的歷史淵源推進至6000年前,也為探索輝煌的三星堆和金沙文明的源頭提供了線索),是古蜀文明歷史的奠基者,而魚鳧王主要活動在成都平原,創建以三星堆(約距今3500——3200年)為代表的青銅文明。介於蠶叢王時代和魚鳧王時代之間的柏灌王時代,是新石器文明轉向青銅文明的一個重要的承上啟下的時期。沒有柏灌王時代的奠基,就不會有後來燦爛的三星堆和金沙文明!

《路史》載:“蜀山氏,其始祖蠶叢,縱目,王瞿上。” 《成都記》載:“柏灌都於瞿上,至魚鳧而後徙。”《華陽國志》上又有魚鳧王以後遷都到今天的三星堆仍稱“瞿上”的記載。

那麼為什麼都稱都城為“瞿上”?

三個“瞿上”分別是哪裡?

讓我們先從瞿字分析:“瞿”字與三星堆青銅人像眼睛的造型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瞿”的字形,正如一雙注視的眼睛,與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面具的眼睛驚人地相似。特別是二號坑出土的尺寸最大的青銅人像面具,其巨大的雙眼球突出成柱狀,象徵著洞察一切的神聖權威,這是三星堆青銅人像造型設計所貫穿始終的頂禮膜拜的精神宗旨——“眼睛崇拜”。

蠶叢魚鳧現都城,柏灌“瞿上”何處尋

我們可以得知:由於對眼睛崇拜的原因,無論古蜀哪個時代都以“瞿上”為都城命名。但由於遷移的原因,都城的具體地點不相同,所以出現了文獻中同名不同地的說法。

根據考古得知蠶叢王時代的瞿上都城在岷山之中的茂縣營盤山遺址,魚鳧時代的瞿上都城在三星堆。那麼柏灌王時代的瞿上都城在哪裡?

柏灌王時期就是古蜀部族先民從山中岷江河谷向山外成都平原遷移的時期,止於到魚鳧王進入成都平原三星堆建都立國的時期。

蠶叢魚鳧現都城,柏灌“瞿上”何處尋

筆者通過一些考古資料和綜合近幾年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認為柏灌王帶領古蜀先民從茂縣營盤山沿著古岷江河道向今天的彭州進發,並在彭州境內的湔江(古岷江)河谷建都立國,都城仍稱“瞿上”。

古岷江主幹道在今日彭州湔江

大約3000年前,龍門山一帶突然發生了一次強烈地震,導致山崩、滑坡,岷江光光山峽谷被堵塞,古岷江光光山以下幾近枯竭。

地震並未直接毀滅三星堆文明,但先民可明顯感受到大地晃動,並且地震後江水很快枯竭,這一系列現象是先民們從未遇到過的。

雖然三星堆一帶降水比較豐沛,但高度的農耕文明已產生了對灌溉的強烈依賴,江水枯竭對先民生存無疑是毀滅性打擊,先民們便舉行了盛況空前的祭祀活動。然而對上天的虔誠並不能改變這一切,於是先民們被迫丟棄大量物品,開始遷移,去尋找大江的方向。

終於他們在今成都金沙遺址處找到了過去的大江,並在這裡定居下來,創造了燦爛的金沙文明。

2010年,清華大學學者範念念等人通過實地考察岷江支流雁門溝,沱江支流湔江及其上游支流白水河,發現河流地貌特殊:彭州的湔江在關口(當地地名,現為彭州丹景山鎮)以上雖然是山區河流,但白水河桂花水電站以下,除有一段約300m長的峽谷外,河谷均十分開闊,新興鎮止馬壩河谷寬近1000m

蠶叢魚鳧現都城,柏灌“瞿上”何處尋

蠶叢魚鳧現都城,柏灌“瞿上”何處尋

整個湔江河谷內卵石覆蓋層深厚,河道流路散亂,河水流量較小,與寬闊的河谷極不相稱,為一典型不稱河。

利用岷江的縱剖面和岷江支流雜谷腦河河口以上的縱剖面對比發現雜谷腦河更符合岷江上游的特徵,而今雜谷腦河口以上的岷江干流更像是另外一條河流。

蠶叢魚鳧現都城,柏灌“瞿上”何處尋

從而推斷岷江曾在今汶川雁門向東南流,穿越光光山,沿彭州的龍門山鎮白水河、湔江流向今日的沱江。

蠶叢魚鳧現都城,柏灌“瞿上”何處尋

在2008年汶川8級地震發生前,成都和龍門山地區有地震記錄的歷史僅2000多年。在汶川地震以後,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在龍門山地區(包括彭州小魚洞、白鹿在內)挖了一系列探槽,採集了大量年代學樣品,開展了大量的古地震研究,並對探槽地點和附近的斷錯地貌面進行了實測和分析,發現了許多古地震的新證據,現已初步查明,在距今6000多年前和距今3000年前,龍門山各有一次與2008年汶川地震能量相當的古地震發生。

而這兩次古地震與營盤山遺址考古反映的蠶叢王活動時間和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的時間大致一致,我們甚至可以為蠶叢王開始遷移找到大致的時間(距今5500——5000年),而後一次古地震可能就是引起岷江改道的地震。

地震引發滑坡,阻塞光光山峽谷,形成堰塞湖。該堰塞湖與一般堰塞湖的最大區別在於堰塞壩具有較大的壩高,而周圍分水嶺相對較低,堰塞湖沒有潰決,而是湖水水位上漲後,從雁門至汶川一帶低矮的分水嶺溢出,衝出一條河道,在汶川與雜谷腦河匯合,從而引起了河流改道。使流經三星堆的古岷江枯竭,而今都江堰玉壘山出山口水量急劇增大。這一系列變化應是引起三星堆文明消亡與金沙文明興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改道前後示意:(a)改道前; (b)改道後

蠶叢魚鳧現都城,柏灌“瞿上”何處尋

《禹貢》中所說“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描述了岷江與沱江的改道變遷,這句話可以解釋為: 岷山一帶的河流流向發生了變化,從而形成今天流經都江堰的岷江,原流經彭州的古岷江被阻斷,稱為沱江。直到李冰治水之前,這次河流改道引起的洪水仍然對成都平原影響嚴重。

又根據成都理工大學王蘭生教授等人對岷江上游史前進行研究並且得到以下結論:史前岷江上游可能因古地震或晚冰期大量冰雪融化曾發生過重大的事件,形成一系列大型的堰塞湖,促使大規模山坡失穩。

在岷江上游出現氣候較為溼潤、木本植物茂盛的特殊的生態環境,但堰塞湖的消亡是分階段實現的,並對下游造成嚴重災難,改造了下游河道和成都平原。

1933年,營盤山遺址附近的疊溪發生7.5級地震,使整個城鎮沉陷,沿途山體崩塌、滑坡,形成一系列地震堰塞湖保留至今。兩位學者的研究讓筆者從中得到啟發:岷江改道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河流的改道恰恰證明蠶叢、柏灌、魚鳧的三個文明是一脈相承,蠶叢王都城在上游的營盤山附近,魚鳧王都城在下游的三星堆,那麼柏灌王都城就應在兩者之間的彭州湔江河谷一帶。

蠶叢魚鳧現都城,柏灌“瞿上”何處尋


參考文獻:

1、範念念,吳保生,劉樂,地震導致河流改道與古蜀文明的變遷,《山地學報》,2010年7月。

2、劉興詩,三星堆文明與古地理環境,《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

3、莊巨川、林法仁,"瞿上"新探,《巴蜀書社》,1991。

4、王蘭生、王小群等,岷江上游近兩萬年前發生了什麼事件? 2007 年7 月《地學前緣(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5、嵇少丞,古地震遺蹟被大量發現,新浪博客。

6、王蘭生, 楊立錚等. 岷江疊溪古堰塞湖的發現,《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

7、冉勇康等,龍門山斷裂帶映秀-北川斷裂的古地震及其復發間隔初步研究,《國際地震動態》,2010年第6期。


▏本文部分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