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前班的危害有多大?一年級老師的調查真相值得家長深思


孩子上學前班的危害有多大?一年級老師的調查真相值得家長深思


最近幾年,為小學生“減負”的呼聲越來越高。

但在現實中,我們卻經常看到截然相反的現象。

在北京,一家幼小銜接的學前班,上課基本靠“搶”,還要提前幾個月。


孩子上學前班的危害有多大?一年級老師的調查真相值得家長深思



在杭州,一名老師對1000個家庭進行調查,發現上過幼小銜接班的孩子佔了50.28%,超過一半。


然而,該項調查的另一個數據顯示,這波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全民搶跑”,並沒有什麼卵用。

上了幼小銜接班的孩子,在一年級時,學習尚有優勢;到了二年級,他們中感到學業負擔重的孩子,竟比零基礎的孩子高出6.55%。


孩子上學前班的危害有多大?一年級老師的調查真相值得家長深思


家長們的揠苗,沒有換來助長,反而讓這些小苗喪失了生長的能力。


孩子上學前班的危害有多大?一年級老師的調查真相值得家長深思


著名教育家盧梭曾說過: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

超前教育,除了能夠緩解家長不知如何安放的焦慮以外,別無它用,甚至還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可逆轉的危害。

危害一:易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孩子提前學了小學應學的知識,導致上小學時覺得自己會了,上課不聽講,易走神。

到了二三年級,課程難度加深,孩子卻在延續上課易走神的不良習慣,就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危害二:導致孩子失去學習興趣

孩子的成長髮育規律註定了,這個階段的孩子缺乏注意力、集中力。

但超前教育讓孩子長時間面對枯燥的看書、寫字,違背身心發展規律,孩子就對學習失去興趣。

危害三:孩子沒有想象力、創造力

父母一旦給孩子報了學前教育輔導班,就意味著玩耍時間被佔用。

在本應玩泥巴、盪鞦韆的年齡,孩子卻被困在教室裡枯燥地學習,他們的大腦得不到刺激,進而失去了想象力、創造力。

西方有句諺語:地獄之路有時是好的意圖鋪起來的。

家長們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跑贏學習這場比賽,誰知真的讓孩子“只贏在起跑線上”。


孩子上學前班的危害有多大?一年級老師的調查真相值得家長深思




孩子上學前班的危害有多大?一年級老師的調查真相值得家長深思


那為何國家三令五申,禁止超前教育,教育專家多次聲明,超前教育有害,但家長們依然一波接一波,飛蛾撲火般給孩子進行超前教育?

因為,家長把學習當做一場“停下來喘口氣都不行”的短跑比賽。

彷彿一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就是起跑的那聲鳴笛。

一聲笛響之後,孩子這一路就不能停,成績不能有一次落後,科目不能有一科偏差。

他們不敢讓孩子停下來喘一口氣,生怕喘口氣的機會就被別人趕超了。

所以,他們把籌碼壓在開跑前,讓孩子在上學前多學習,以為這樣就能給孩子輸入很多能量。

誰知,他們只是給孩子打了一劑興奮劑,孩子跑了一段之後就洩了氣。

但學習其實是一場馬拉松,一場需要持久耐力、科學方法的比賽。

哪怕是在真正的馬拉松比賽中,都很少有人能一口氣跑完全程。很多跑圈老司機都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當天的天氣情況調整跑步的速度,時快時慢、跑跑停停。

而我們的孩子剛上一年級,他們剛剛踏上賽道,還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為何要對他們這樣嚴苛。

在此,嬌嬌媽呼籲,對於孩子的學習,不要過多把精力和期望放在入學前,而應在入學後,給予孩子更多的時間,讓他們在長達十幾年的漫漫求學路上,根據自己的節奏慢慢長跑。





孩子上學前班的危害有多大?一年級老師的調查真相值得家長深思


說到這裡,很多家長還會心生疑問:

不做超前教育,萬一孩子一年級就跟不上怎麼辦?

依據嬌嬌的學習經驗,嬌媽建議,給孩子留足消化知識的時間,給孩子留出自我調整的空間,維持和保護他們的學習信心和興趣,孩子的學習自然跟得上。

下面,我就從各個學習重點為大家梳理學習方法。

01

寫字

書寫是一項大腦與肌肉聯合的精細活動,它需要高度的協調能力和精確的力量控制。而部分一年級孩子手指的小肌肉群發育是滯後的,無法很好掌控手中的筆,導致他們寫出來的字時好時壞。

所以,嬌嬌剛上一年級時,嬌媽從不要求她把字寫得多漂亮,只要求筆順正確。

就這樣在寫字上“放養”了一學期後,嬌媽發現,嬌嬌的字反而越來越端正漂亮了。

02

拼音

通常,一年級只用1個月就完成拼音的教授。

在一個月裡,要孩子記住幾十個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還要對各種拼音組合掌握得爐火純青,這樣的要求真的太高了。

嬌嬌剛剛學完拼音時,也拼得四不像。但我鼓勵她多拼多試錯,到了學期末,發現嬌嬌基本掌握拼音了。

03

識字

關於識字,教育家尹建莉認為,陪孩子閱讀,並採用“讀”而非“講”的方式,更容易讓孩子輕鬆識字。

孩子對字形的感知能力很強,家長如果每天陪伴孩子閱讀,並且使用指讀的方法,即指著書上的字一個一個地讀,不出一個學期,識字量就會攀升。

04

算術

很多家長看孩子都一年級了,算術的時候還掰手指頭,就開始著急。

其實這是好事。因為學數學,最重要是要幫孩子把抽象的數和具體的物建立關係,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數數,而手指頭就是他們隨時可用的實物。

給他們一些時間,等他們數了一陣子,能夠很好地感知數與量的關係時,他們自然不掰手指頭。

05

英語

學習英語,最關鍵就兩點,一是給孩子創造語言環境,二是給孩子多點時間。

如果家長能跟孩子用英語進行日常對話,最好不過;如果不能,則在孩子吃飯、刷牙等的碎片時間,給孩子播放適合的英語音頻,都是在創造一個很好的語言環境。

接下來就是耐心的等待,孩子日復一日浸泡在英語語言環境裡,久了自然能學好。


孩子上學前班的危害有多大?一年級老師的調查真相值得家長深思



孩子上學前班的危害有多大?一年級老師的調查真相值得家長深思


一年級,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本應是一個成長階段的美好開始。

但在很多家庭裡,卻成了一場如臨大敵、磨刀霍霍的戰役。

就在前幾天,一個朋友跟嬌媽訴苦。

她孩子正在上大班,她老公為了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數學,每天下班後抓著孩子學習,甚至還打印了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試卷給孩子做,孩子錯了幾道題,就被她老公給罵哭了。

每每看到這樣的事情,嬌媽就會心疼和遺憾。

教育家尹建莉說過:成年人的責任是不打擾孩子的自我發展,有條件的情況下給孩子一些助推力。

我們給孩子的助推力,不是超前教育,而是依據他們的生長規律,給予他們時間和幫助。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他們有自己的花期。

家長,這個日日守護孩子的園丁,應該放下剪刀,任時光慢走,去靜待花開。


孩子上學前班的危害有多大?一年級老師的調查真相值得家長深思



﹌END﹌

-圖片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