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漲價:把用戶當“韭菜”,真當我們傻不會算賬?

ofo深陷押金困局,瀕臨生死境地;摩拜賣身美團,團隊慘遭清洗;小藍無奈破產,被滴滴託管。曾經風光無限的三大共享單車支離破碎,轟然倒塌,如今被後輩哈囉單車彎道超車,不得不令人唏噓,成也互聯網、敗也互聯網。隨著單車市場的穩定和成熟,在一些人看來,熬過了寒冬,是時候“割韭菜”了,再怎麼樣也不能讓自己虧下去了,秉承著賺錢的理念,共享單車漲價的事兒被提上日程。

共享單車漲價:把用戶當“韭菜”,真當我們傻不會算賬?

滴滴APP內有關小藍單車的計費規則顯示,自3月21日起,北京地區小藍單車起步價由30分鐘1元更改為15分鐘1元,每超過15分鐘加0.5元;摩拜單車也不甘示弱,於3月29日更新了計費規則,宣佈自4月8日起,北京地區單車起步價調整為1元/15分鐘,時長費調整為0.5元/15分鐘。

隨後兩家也公佈了漲價的原因。滴滴方面認為,新的計價規則是“為了可持續運營和產品服務體驗”,摩拜方面則稱調價是“為了實現健康、可持續運營,繼續提供用戶滿意的服務”。

從小編作為用戶的角度來看,這兩份聲明過於官方了,明著是為了用戶好,能提供更為滿意的服務,說白了就是想要提高造血能力,扭虧為盈,成為自家集團盈利的一部分。畢竟,共享單車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也是滴滴、美團旗下負盈利的重資產項目,如果不能改變現有狀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漲價也是目前唯一的辦法了。

共享單車漲價:把用戶當“韭菜”,真當我們傻不會算賬?

漲價的不止這兩家。哈囉出行跟風上線了計費新規,自2019年4月15日起,北京地區調整為每15分鐘收費1元。此外,在部分區域,哈囉單車包月價格也有所上漲,去年為11.9元一個月,現在則是14.9元。

哈囉可以說是最漲價最狠的一個,如果按照騎行一小時計算的話,小藍、摩拜只需要2.5元,而哈囉則需要4元。只有小黃車還沒有傳出漲價的消息,也許戴威正在為押金而焦頭爛額,不過前段有消息稱,被列為“老賴”的戴威花費68萬元出國到高山大學進行了為期42天的學習。

共享單車漲價:把用戶當“韭菜”,真當我們傻不會算賬?

針對此輪共享單車漲價,網友也開始了各種吐槽。“共享單車要涼涼”、“要是真4塊錢還不如自己買輛二手的、”“隨身帶把錘子,砸開直接騎“、“哈羅:反正這個行業被我壟斷了,你能拿我怎麼樣,去告我啊,我後面有阿里。”

當然也有網友挺單車漲價,“沒有利潤,誰來維護?押金你們不讓動,只有提高價格,才能保證長遠發展”、“押金不讓動,車身也不讓貼廣告,車輛損壞嚴重,還有意外情況的賠償,共享單車企業如果要活著要盈利,漲價是唯一途徑”。

共享單車漲價:把用戶當“韭菜”,真當我們傻不會算賬?

共享單車曾締造了互聯網行業的神話,被認為是下一個互聯網風口。共享單車兩大霸主之一的ofo一度被認為是市場領軍者,戴威也被業內譽為最年輕的創業明星,另一霸主摩拜單車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就變成了一家估值百億的“獨角獸”。時過境遷,時間證明共享單車只是行業泡沫,被吹噓的神話,如今泡沫破碎,融資不再,只能依靠漲價來盈利,但是漲價真的能使單車盈利嗎?

哈囉方面認為調價是行業成熟的一種趨勢,從跑馬圈地到精耕細作的轉變,換句話說就是:“韭菜”熟了,是時候收割了。但是,千萬不要把用戶當做傻子,每個人都知道怎麼算賬,除了道路特別堵,相比騎車,為什麼不去坐公交、地鐵?

單車漲價,流失的是用戶與數據,相比於帶來的盈利,是虧還是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