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父母皆禍害的心理分析及自我再造

心理學:父母皆禍害的心理分析及自我再造

原生家庭決定了人的一生,這是片面的。

婚姻是人的第二次投胎。

今天想要給大家探討一個話題,原生家庭是不是決定了你的一生?

最近比較火的,某明星張女士跟她前夫又在撕,於是很多人就開始說她的原生家庭,還有之前在豆瓣很多人還說父母皆禍害;

包括像流浪大師沈巍,也是說要不是我父親對我,不讓我去畫畫,不讓我讀歷史書,然後又逼迫我考大學選專業,後面我又進審計單位,要不是他,也不會這樣。

所以我們看到好像原生家庭決定了人的一生。

當然我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現在心理學派其實叫做家庭治療,還有精神分析這一塊,都特別重視原生家庭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非常重視家庭治療,像薩提亞女士她也特別提出來原生家庭,我們就會覺得好像家庭就把我們整個人框死了。

但是我們又出現一個這樣的現象,我們發現了同樣一個家庭,為什麼生出來的人不一樣,但是我想跟大家說的,我這邊也有大量的證據。

比方說一家人,兄弟姐妹五六個的,統統都離婚的,沒有一個沒有離婚,要是沒有離婚的,也在搞婚外情當中,輔到了好幾個這種家庭。

當然很多人會說,你專門是做這種案子的,當然都是這種案子,當然你好像有力的反駁了我,那是不是原生家庭就一定決定了人的一生?

我想跟大家講,原生家庭決定了人的一生,這是片面的。

先從達爾文來講,他是發現物種是進化的。物種的進化是要隨著環境的適應性來進化的。

環境的適應性它會來進化,環境適應性,它迫使這種物種基因發生變化,它是會來進行一個選擇的,叫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也就是說環境對生物有影響。我們人是生物,所以環境對我們人是有巨大的影響的。 這一點我們毋庸置疑。

但是達爾文因為他的侷限性,他那個時代裡沒有研究基因,當時外國一個專門研究基因的。他把這個文章發給他了,但是達爾文沒重視,所以說他不瞭解基因這個事情。

所以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所有的人都是由我們的基因來決定的,包括我們重大的疾病,包括我們的性格特點,他都有基因的層面的影響。

心理學:父母皆禍害的心理分析及自我再造

所以你看我們先把環境放在第一位,因為大家最容易記的環境,但是第二位接著是基因,基因可以說決定了你這個人的一生。

而且環境還是被動的環境,前面原生家庭是被動的環境,那我們還有第二個方面就是教養。

什麼叫教養?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像流浪大師,很顯然他父親的教養方式,讓他產生了創傷,所以說父母皆禍害。

某個程度上來說,錯誤的教養方式,糟糕的婚姻模式,確實會導致孩子產生問題的可能,但不是必然。

糟糕的原生家庭,糟糕的教養方式並不必然導致這個人出問題,但是大概率會出問題,可能出問題。

也就是教養方式,你怎麼去教養?為什麼我們現在特別重視親子關係呢?其實就講的是教養。

我們人是怎麼被教養的?這個也是從我們的行為學派,最早叫巴甫洛夫的效應,經典條件反射,搖鈴鐺,狗狗出現了流口水,這叫經典條件反射。

還有操作性條件反射,就是習得性無助,這就是屬於操作性條件反射。

所以我們父母怎麼教育,怎麼培養他,怎麼關注他,這是會讓我們產生行為的變化的。

這希望大家要做到後天的教育和培養,這是會對他產生關鍵。那我們這樣倒過去一下,又跟基因有關,基因又會決定了它生命的力量,決定了他聰明又有關。

所以說這些東西統統都有關,再接著個人是發展成長的,就會跟社會關係發生變化,除了父母進行教育,那社會呢?

像我輔導的一個案子,就很有意思,他的父母對她否定的一塌糊塗,因為她是女兒,覺得她不好不漂亮,結果她上幼兒園很好,老師誇獎她,老師覺得她做得很好。

你看這樣一個被否定的孩子,因為在社會上面得到了認可,所以她讀書都非常好,也掙很多錢,她只是在親密關係上會出現問題,但是在普通關係裡面處理得很好,大家都很喜歡她,所以她也很困擾。

我們人是社會化的人。人是社會化的人,所以在這樣的一個狀態下面,人會跟外界進行一個物質和能量,包括心理和精神層面的一種交流,所以他會能得到一個新的成長。

就好像流浪大師沈巍他現在也跟外界交流,讓他感覺很好,感覺他的選擇是沒有問題,他就愛讀書,愛讀歷史書,愛讀那些古文,愛讀這些東西,他覺得是正確的。

大家鋪天蓋地認可,這會進一步強化他覺得他是正確的。只不過我很擔心,如果這一波浪潮要是消退掉了,沒有人再來鋪天蓋地捧他了,他會怎麼辦?

他的這種精神狀態能不能夠支撐他面臨高峰、低谷這種社會現象?恐怕他不一定能的。我預計他到時候還得要瘋了,當然不是叫瘋,還得要出精神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跟社會有關係,那我們人類接著再會成長,這一波成長迎來的就是社會化。還有一個叫做成熟,社會化的成熟。

這個成熟主要是指性成熟,馬上進入青春期,青春期過不好,整個人就完蛋了。青春期當然了也不能這麼絕對,青春期如果過不好,大概率他可能未來過不好。

因為青春期大家都知道,大量青春期的孩子會出現心理問題、精神問題,所以這個時候要特別關注。

青春期他能夠很好的度過去了,奠定了整個人的一生。青春期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化的過程,在這個上面特別重要。

並且青春期馬上就面臨著他被社會異性的認同,也就是他要開始進行戀愛,也就是他要開始找尋他的愛人,除了異性還有同性,他要開始找尋他的愛人。

如果他在戀愛上受到打擊,也會出現問題,也會出現障礙,這是大家特別要注意的。

除了這個之外,馬上接著進行工作。工作也會改造人,工作你遇到好的老闆,我認為我就遇到過好的老闆。

我們的徐先生,我認為他是我的好的老闆,也是我的貴人。 在工作當中,你會遇到這樣的人,你會重新進行一個塑造,工作能夠塑造人。

把你放到那樣的工作上去,讓你不斷的去提升,你就能夠變成一個新的人。所以為什麼我們說大學畢業十年之後,發現這個人完全不一樣,跟大學之前看到那個人完全不一樣,就是這個原因。

還有一個最難過的一關,就是婚姻會再次塑造人。你看到有些人前面一路都很好,但是他在婚姻裡面卻沒有塑造好,婚姻是人的第二次投胎。

你要是過的不好的話,恐怕你整個人生也會毀的七零八落的。

心理學:父母皆禍害的心理分析及自我再造

那麼接著再往後走,就是我們的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的一個大的問題,我們的人生的瓶頸。

人生有幾大瓶頸,工作瓶頸,婚姻的瓶頸,情感的瓶頸,還有一個家庭空巢的瓶頸。那另外一個瓶頸就是說我們荷爾蒙的瓶頸。

荷爾蒙主要是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水平的瓶頸,雄性激素水平的瓶頸,主要是男性的更年期。那雌性激素水平的瓶頸主要是女性的更年期。

這個過程當中都會讓人發現怎麼成了一個這樣的人,這就是我們整個人的一生,會決定。

如果是說什麼東西能決定你,那麼這些就是能決定。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也講,我們人生有好幾次機會,我們大概能抓到的機會很少。

我們人生第一次機會我們基本上不由自己選擇的,第一次投胎的機會你能抓得到嗎?你抓不到的,這完全由父母來決定的。

那第二次能決定,我們能抓到的機會就是你自己讀書,你能抓得到嗎?從小開始讀書你不一定能抓到,高考那個時候你能抓得到嗎?大學你能抓得到嗎?工作這個機會能抓得到嗎?

還有這個行業發展的風口,你能抓得到嗎?婚姻的風口你能抓得到嗎?

那麼我們大概就有這七個機會,你能抓到多少個機會?所以哪有一個東西能決定你的一生。想說的是,每一個地方都可能決定你的半生。

那還有半生靠的是你個體的覺察,靠的是你個體的成長,靠的是你個體的奮鬥,靠的是你個體不接受這樣的命運安排;

靠的是你善於去利用第三方機構,比如像朱老師這樣的專業機構, 靠的是這些能夠協助你過好另外半生,抓到新的風口。

作者:朱身勇,復旦MBA,婚姻管理學派創始人,國家一級婚姻家庭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來交流和探討婚姻。也歡迎大傢俬信我來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