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案例告诉你,什么是老板思维

(点击右上角“+关注”【合易人力资源】头条号,有职场攻略、管理策略、干货、详解)


A从事HR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且专业能力强,刚刚跳槽到一家公司任HR总监。上任之初,他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人力资源改革。但在实施中老板多次对他的工作提出质疑,认为一些做法不妥当。在沟通中老板指出,A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还不错,但总是习惯于以职业经理人的视角看问题,做事缺乏“老板思维”。


实际案例告诉你,什么是老板思维


比如,A制订了精细的绩效考核方案,针对每个岗位设计了KPI指标,从每项工作任务、每条岗位职责、日常行为、态度等各方面事无巨细、全面考核,实行日记录、周汇总、月考核、季度评价等一系列考核措施。但老板认为搞得太复杂了,使管理者和员工在绩效管理上浪费了很多精力,管理成本太高,而且过度考核抑制了员工的创造、创新意识,对企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再比如公司长期存在的社保缴费基数过低、部分员工未交社保的问题,确实是很大的潜在风险,但A没有从多样化雇佣方式、调整人员规模、提高人均劳效等因素出发,制定系统、稳妥、分步实施的解决方案,只是从风险防控的视角考虑,机械地采用规范社保缴纳的方式解决问题,短期内给企业增加了很大的人工成本负担。

B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作为营销总监他几乎将全部精力放在市场拓展和客户开发上,签约额和发货量大幅增长,但回款力度不够,而且为了拿下订单在合同回款条件上对客户过分让步,导致现金流出现很大问题。老板指出这个问题后,他觉得很委屈。如果他能以“老板思维”看问题,就会意识到现金流对企业来说有多么重要,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他就不会盲目地拿订单、签合同。


实际案例告诉你,什么是老板思维


什么是“老板思维”?

普通员工想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有老板思维的员工想的是如何“多快好省”地把事情做好;

普通员工想的是如何把工作完成,而有老板思维的员工想的是完成工作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能为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

普通员工做事的依据是“岗位职责”,完成自己的职责就OK了;而有老板思维的员工凡事考虑结果、后果和效能,处处考虑是否能给企业带来利益、避免带来损失;


实际案例告诉你,什么是老板思维


普通员工是典型的打工者心态,遇到困难就后退,干不好就换个东家;而有老板思维的员工把工作当作事业,从不考虑后路,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会退缩;

普通员工想的是做好工作自己能得到什么,看重的是短期利益;而有老板思维的员工想的是通过努力使个人和企业都获益,更关心两者的长期发展。

显然,在老板看来,普通员工永远不会是自己人,只能是马仔、打工者,因为他们和老板不是一条心;而对这些有“老板思维”、忠心耿耿的员工,有什么理由不把他当作自己人呢?


大家有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作者/编辑:合易咨询(nj_heyeehrm)

相关内容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