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合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在此匯合而得名。自秦朝設置合肥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而著稱。這是一組記錄合肥的老照片,讓我們一起尋找關於合肥的記憶!

40-50年代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65年前包公祠正門牌坊雖然沒有如今的華麗,但卻如同包拯的正直一樣屹立在這片土地上。旁邊的茅草房子和一輛美式吉普車深刻的反應了1947年的合肥原貌。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解放前,位於小東門河沿的合肥老電廠。在老合肥的眼裡那曾經是合肥的一個發展標誌。在拍攝者的記憶裡那是爺爺輩經常談論的一段歷史。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看到如今淮河路的繁華,也許我們根本就想象不到原來在解放前,合肥淮河路是散落的低矮平房,泥濘的鄉間小路,而九獅河,僅僅是一條破破的龍鬚溝。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49年的合肥城市中心,四牌樓亦名魁樓、魁星樓,聽其名,可見昔日風光。63年前的合肥繁華中心原來是這樣的一番場景。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55年解放初期,中國人名渴望和平的永駐。合肥人民也在勞動節的那天打出"保衛世界和平"的標語牌遊行。樸實的勞動人民很珍惜這一份安寧。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過去的逍遙津曾經是達官貴人的私家花園,包河也曾是包拯家的私產。老合肥的記憶裡,五六十年代去逍遙津划船就是一件很大的樂趣。背面依稀可見的老合肥城牆透露著解放初期的合肥城市面貌。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57年,團總支委員、學生會執行合影在合肥第五中學門口拍攝,照片為合肥五中最老的門樓,目前很有紀念價值。(原合肥五中名叫合肥第三初級中學,在現在合肥三里街附近,重新建設合肥五中搬遷到銅陵北路)。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59年,北門大橋,原橋於1987年疏通南淝河時拆除,左首的木橋在1976年拆除後原址修建阜陽路橋。該橋是當時標誌性建築,那個年代水泥橋很少,都保留著一些很窄的木頭橋,北門大橋修建於解放初期,存在了20多年,是合肥北大門交通樞紐。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50年代,水廠橋碼頭(今之屯溪路橋,因自來水廠在附近,故大家都叫水廠橋)那時是經營黃沙石子為主,來往船隻往來都環著黃沙石子,有進有出,陸路。上大卡車裝御運往各地,十分繁忙,現今橋大了,附近建起大批髙樓,呈現出另一派風景。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58年安徽電影製片廠,曾今的安徽電影廠所有工作都在這些茅草內完成。現在已經變成34層建築,在人大東邊文化廳宿舍附近,該女子所站地點就為現在的屯溪路。該廠曾經拍攝了《風雪大別山》和一些安徽記錄片。目前劃給安徽廣播電視集團。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57年江淮大劇院(該照片當年南京越劇團來合肥公演照片,江淮大劇院為當時合肥唯一劇場,經常有一些外地演出單位到這裡演出,觀看演出也成為當時最火爆的娛樂活動)。

60-70年代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60年 董鋪水庫(當時董鋪水庫為合肥水源保護地,其優美的風景也吸引了當時眾多攝影愛好者來此地拍攝風景照片)。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60元旦 合肥砂輪廠(原址:繁昌路上,現礦機廠對面。工廠仍在,有部分設備,已停產。但是在60年代,鄧小平、朱德、彭德懷等國家領導人都參觀過)先進生產者合影。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63年,從巢湖開到合肥的小客輪在合肥港到站下客的場景,該港在礦機廠南淝河對岸,是合肥當時較大的上下客港口,承擔了當時合肥到廬江、三河、巢縣的客運的客人運輸和日用品運輸,隨著鐵路和公路的發達,港口漸漸淡出歷史舞臺)。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63年,合肥四牌樓鬧市區的輸電杆線(合肥百貨大樓是當時合肥成立的一個最大的日用百貨公司,這也是合肥百大集團的前身)。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61年, 合肥淮河路橋頭的街景。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62合肥逍遙津動物園熊山內 遊人喂熊。60年代,合肥逍遙津是合肥最有名的景點,所有來肥的外地人都會來此遊玩合影,作為合肥最有名景點,逍遙津公園內還特意設置了動物園,2004年逍遙津公園內的動物園已經搬至合肥大蜀山野生動物園內。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62年,合肥杏花村公社蘿蔔豐收(三年自然災害剛過,農業生產恢復。現在位於省財政廳和杏花公園一片都屬於當時合肥市西市區廟街街道杏花村公社範疇,而杏花村公社是合肥市的蔬菜供應基地)。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安徽省暨合肥市十萬人慶祝國慶19週年圖為省體的主席臺。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70年,5歲的李鋒和第一輛江淮汽車合影。這輛車是江淮汽車廠的第一輛"江淮牌"載重2.5噸的汽車。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75年,在合肥市體育場(阜南路)舉辦的第一屆幼兒運動會上,表演刺刀殺敵的小朋友,主要模仿《閃閃的紅星》中潘冬子的形象。當時的合肥市體育場為露天的廣場,還有一個游泳池,前身為清朝末年的校場。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76年,合肥三孝口紅旗飯店前, 合肥民兵高炮團的訓練車輛經過。1956年,紅旗飯店前身紅旗旅社拔地而起。1972年,紅旗旅社原址重建,並更名為紅旗飯店,70年代輝煌一時。2008年,合肥大建設中長江中路的改造,紅旗飯店被拆除。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76年 在合肥百貨大樓樓頂遠眺市政府、淮河路第二小學、江淮大戲院。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78年,鳥瞰四牌樓、長江路。 長江路和徽州路交口處非常顯著的四處建築分別為百貨大樓、供電局、輕工機械大廈、新華書店。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78航拍合肥礦機廠大通路今一環路一帶(礦機廠仍在。現地址在繁昌路上)。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78年,從印刷廠開出的運送毛主席著作的車隊行進在阜陽路橋上,所有書籍將運往到新華書店。該印刷廠是當時安徽省最大的安徽省新華印刷廠,位於現在的白水壩附近。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78年4月,合肥22中教師在合肥蜀山公社毛主席視察紀念館門前留影。1959年10月27日,毛主席視察合肥。蜀山公社是毛主席在安徽視察過僅有的3個公社之一。為紀念這一歷史時刻,1977年12月26日,合肥蜀山公社毛主席視察紀念館落成。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79年,巢湖忠廟岸邊遠望姥山帆影。2011年8月,巢湖市被一拆為三,併入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上世紀70年代末,市民在波光粼粼的逍遙津湖面划船。逍遙津公園是當時合肥人最常去的遊樂休閒場所。划船、坐蹺蹺板、滑滑梯等遊樂設施給市民、孩子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79年,在長江小吃部伙房配菜的知青,那熟練的勁兒多像一對老手。長江小吃部是長江飯店的門市部,為了解決知青就業問題接納了不少知青就業。

80-90年代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80年拍攝的李鴻章享堂裡慈禧太后所賜植廣玉蘭。這株廣玉蘭是李鴻章去世後,慈禧太后賞賜的,位於合裕路大興集附近(現今的馬鋼合肥公司處)2004年因為樹齡太長枯萎。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81年,蜀山腳下隸屬於永新公社的奶牛廠,後併入白帝牛奶公司。當時的大蜀山周圍是一片牧場和農田,較為荒涼,與現在高樓林立的高新區天差地別。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82年,合肥徽州路口的大鐘樓,這是當時合肥的地標性建築,也是合肥第一座鐘樓。如今,這座鐘樓依然屹立在此,準時為市民報時。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82年,合肥市"紅五月百花文藝匯演"在市文化宮燈光球場舉行,"黃山合唱團"擔任了首場的專場演出,並在我省首演也是唯一的一次演唱了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黃河大合唱》,市文工團和黃山合唱團樂隊聯合伴奏。獲一面集體演出獎旗。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82年,合肥市發大水,鐵路醫院院內水深一米多,這是院長顧芝賢帶領醫護人員搶險照片。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84年,舊城改造初期的合肥老城區百花井一帶建設工地。80年代初,時任市長張大為力推舊城改造。繼城隍廟成功改造後,改造範圍擴大到一環以內,吸引全國各地的城市代表前來參觀學習。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85年,照片展示的是1983年落成投入使用的明光路合肥汽車站客運大廳候車室。這是當時合肥最大的交通樞紐。候車室的壁畫瘋過也是仿照當時北京機場的藝術風格。體現了當時改革開放的春風。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80年代,逍遙津大象鼻子滑滑梯,承載了許多80後合肥人幼時的快樂記憶!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85年,合肥鋼鐵公司的廠區裡,這種老式內燃機火車用來運送鍊鋼物料。合肥鋼鐵公司是1957年建成的,其前身是合肥第一軋鋼廠,是當時合肥最大的工業企業。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86年 合肥四牌樓人行天橋建成。這是合肥市第一座人行天橋,2008年因長江路拓寬被拆除。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86年,改革開放初期的合肥市政府廣場的停車場。那時全市最好的車均雲集於此。 您能在照片中,找出多少名車?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建設中的合肥壽春路橋 。 壽春路橋於1987年4月開工,12月竣工驗收。當時它的規模在全國同類橋中寬度最大,跨度第三。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87年,合肥市重建包公墓。因文革中包公墓被毀,世界船王包玉剛夫婦為包公遺骨遷安遠道趕來。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九十年代初,第二次改造後的合肥長江路。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92年7月,作者攝於逍遙津迎賓門前。那時候,每年暑假逍遙津都會舉辦一個荷花展,這道迎賓門是特意為荷花展而設置的。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93年,照片展示的是當時二十埠村舊照,現位於經開區--丹霞路與金寨路交口附近。如今,這塊地已成為江淮汽車的廠房。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93年,《昔日"宋鬥灣"》之一 , 這是合裕路附近合肥有名的"龍鬚溝"。路過這裡的人"晴天一身灰,雨天全身泥。車在水中游,人從垃圾過"。此環境之惡劣為當時合肥之最!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95年8月,五里墩立交橋建設者--中鐵四局職工人在合肥市首座立交橋工地,冒著高溫,人拉肩扛使鋼筋籠就位。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95年,明光路老火車站,當時的老火車站只有一個候車室人滿為患,所以候車的人們就只能聚集在站前的小廣場上。如今的合肥火車站已經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了。全國各地有有著不同的慶祝方式。合肥也舉行了"迎香港迴歸"萬人接力跑活動。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98年合肥火車站,這張合肥火車站全景照片,如今的合肥站規模更大也更加壯觀了。該火車站於1994年6月開工,1997年4月1日,合肥新客站通車運營,主站房呈金字塔式設計。現在的合肥火車站是2009年重新改造後的新造型。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98年元旦,樂普生夜景照。那時候的樂普生是豐富廣大市民業餘生活的重要場所。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99年,合肥火車站。該火車站於1994年6月開工,1997年4月1日,合肥新客站通車運營,主站房呈金字塔式設計。現在的合肥火車站是2009年重新改造後的新造型。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99年,作者向蕪湖路方向拍攝的合肥雪景。如今的合肥,似乎很難再覓雪之蹤影。

城市記憶:一組合肥老照片,一起尋找合肥的記憶


1999年11月,為改造合肥市府廣場,廣場前的平房正在拆遷。看著如今的市府廣場,是否很難想象照片中當時殘垣斷壁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