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在他身上表現的是最割裂的現代音樂審美

華晨宇,在他身上表現的是最割裂的現代音樂審美

華晨宇身上的割裂著華語樂壇上最普遍的現象:粉絲和大眾的衝突。

提及華晨宇,在普羅大眾和粉絲的心裡似乎有兩個答案。

作為華晨宇出道出道六年來的一枚老粉,羅婷經歷了從狂熱到逐漸歸於平靜的過程,而她的的身份也從大學生轉變成了一名普通的公司白領。

“我最喜歡的還是他的第一張專輯《卡西莫多的禮物》,那是一張我在其他歌手身上從未見到的‘孤獨的樣子’”意識到這個“他”所帶的來的生疏感,羅婷忙得解釋道:“這六年來從小粉紅到如今慢慢退圈,我對‘花花’(粉絲對華晨宇的暱稱)的感情慢慢變成了金錢支持,我也不會因為幾句謾罵而沒日沒夜地在網上與別人對罵,只不過現在的我還是會因為這些話而感到窩火。”

說道對華晨宇的固有印象,羅婷倒是不慌不忙:“他是個瘋子。”

“沒有哪個瘋子不是天才,也沒有哪個天才不是瘋子。”

華晨宇,在他身上表現的是最割裂的現代音樂審美

追溯到華晨宇正式出道的那天晚上,無數媒體報端都在用“天才”“瘋子”來報道這位從海選就令人震驚的歌手。

從出道開始,伴隨華晨宇最多的大眾印象就是“聽不懂”“這人是不是個瘋子?”

他以絕對的投入和滿腔的情緒將一首歌填滿,往往高潮時嘶吼吶喊,低估時哼鳴不斷,有時也會伴著沒有人聽得懂的自創“火星語”,而“火星人”也正是人們對於他的初印象。

隨著專輯歌曲的問世,華晨宇的才華不斷被人所知,他不再是觀眾心中的惡魔,而是一個會安靜常《微光》《煙火裡的塵埃》的歌手。

華晨宇身上又重現了另外一種巨大的割裂:所有人都在KTV中聲嘶力竭地唱著他的歌,可出了KTV,華晨宇依舊是那個不瘋魔不成活的人,與娛樂圈格格不入。

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華晨宇的粉絲,因為這個人太過奇異,怪的就像是在標新立異。

時隔一年,《異類》作為他的第二張專輯轟然問世,《我管你》成了大熱金曲,所有因為周遭眼光而活的拘束的人都會在夜晚的KYV包廂中用盡生命唱這首歌,把腿踩在玻璃桌上,貌似自己從來都是那個喊出“我管你的感受”的人;《國王與乞丐》拉來了楊宗緯,一邊低沉,一邊高亢;一邊娓娓道來,一邊火急火燎。

沒有人會拒絕一個有才華的人,就像當年金曲獎之於周杰倫。

2016年10月,華晨宇加盟《天籟之戰》,正式掀開了華語樂壇的遮羞布,沒人願意承認的天才終歸是天才,儘管再多人說他才華已盡。

《我的滑板鞋》《齊天大聖》的驚人改變將他再一次推上風口浪尖,所有人都在誇讚他,所有人都在驚奇於華語樂壇的下一個十年將會有絕對統治力的人的出現。

華晨宇,在他身上表現的是最割裂的現代音樂審美

爆紅之後總有詆譭,這句話適用於任何一個娛樂明星。

千篇一律、嘶吼、高音慢慢變成了華晨宇的標籤,粉絲拼命安利他的其他歌曲,就算是低吟淺唱也有別樣魅力,路人沒有人願意花時間花精力去了解一個人,所有的不理解和矛盾成了華晨宇身上的另一種割裂。

華晨宇並不擅長做綜藝、做效果,可是他獨特的臺上臺下反差又讓他成了不少綜藝的寵兒,攝像頭也瘋狂抓拍來滿足觀眾的好奇心。

臺下是個說話都要深思熟慮半天,咬著手指頭想事情的天然萌,可是臺上卻是雷厲風行、對音樂說一不二的“匹夫”,他身上的風格割裂也在不斷為他固粉。

想想當年,隨著何炅、汪涵的“總冠軍是華晨宇”到現在已經六年有餘,華晨宇作為一個完完全全純粹的歌手卻能有著媲美影視明星的粉絲號召力以及多少人豔羨的國民度,無處不在彰顯著他的商業價值與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