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深圳环球设计大奖19日揭晓 全球25位评审严格筛选千万大奖

2019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将于4月19日至30日在深圳举行。千万奖金的环球大奖也将于4月19日开幕当晚揭晓,获奖及优秀作品将在随后的深圳设计周期间展出。3月30日、31日,2019深圳环球设计大奖正式举行终评。评委们是如何评选设计大奖的?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设计大奖和深圳的?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25位评审亲临深圳出席终审会

2019年第二届环球设计大奖不仅将奖金总额升至1000万元人民币级别,同时奖项也更加兼容并包,扩展至包括视觉传达、工业产品、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时尚设计5个门类。同时,为呼应2019年设计周“设计可持续”主题,面向所有门类特设“可持续发展特别奖”一个。

2019年第二届环球设计大奖的评审团成员也由去年的8位,升级到今年每个门类奖项配置5位评审,总人数增至25位。据主办方介绍,评审们由来自全球的一流设计师和专家组成。他们在协作机构以及学术委员会推荐的基础上通过定向邀请产生。据悉,评审团主席由全体评委在首次评审会议上选举产生,评审团主席负责召集每次评审会议、控制评审流程、宣布最终结果。在终审前,评审团根据评审标准,利用图片、影像等资料进行网上初审。

3月30日和31日两天为本届大赛的终审会。据悉,25位评审都亲临深圳,用专业、严谨、公正的态度为本届深圳环球设计大奖评选出获奖作品。五个门类的获奖作品出炉之后,每个评审团的主席和副主席又组成新的评审团,最终评出“可持续发展特别奖”。

好的设计应给生活带来美好改变

近日,记者专访了2019深圳环球设计大奖3位国际评委:国际设计理事会副主席戴斯·劳伯舍、纽约帕森斯时尚设计学院前院长西蒙·柯林斯、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杨棋彬。

作为此次室内设计门类的评委,戴斯·劳伯舍认为本次大赛参赛作品展现了不同国家的特色,让人印象深刻。曾担任多项国际设计大赛评委的他也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好的设计大奖评选,“应以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

而时尚设计类评委西蒙·柯林斯和杨棋彬都强调,好的设计应该能给生活带来美好改变或者惊喜的可能。至于什么样的作品能让评委眼前一亮,杨棋彬的答案是:第一要原创;第二要考虑是否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此次评委们来到深圳这座“设计之都”,都对深圳赞不绝口。戴斯直言,“在深圳,我感觉设计就像这座城市的荣耀”。他甚至拿深圳和自己所在的城市开普敦作比较,“开普敦也正在推动和设计有关的事情,但与深圳相比,少了这种打造品牌的概念”。

西蒙用“不可思议”来形容深圳。这座城市的建筑已经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看到了非常具有实验性的设计。比如蛇口邮轮中心,实现了景观与建筑的对话;位于深圳中心区的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的设计,也非常有未来感。建筑是最直接的城市语言,这种呈现是很多城市做不到的。”西蒙说。杨棋彬则大赞深圳凝聚着活力与创意,“是设计师看重的有平台感的城市”。

记者|段凤英

来源|晶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