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不一樣的米歇爾

在沒有看《成為:米歇爾·奧巴馬自傳》之前,我一直以為

米歇爾出身名門望族或者家裡超級富有,這使她成為了第一夫人;有機會看了她的自傳後,我才明白,米歇爾的原生家庭並不富有,她來自芝加哥南城普通的黑人家庭。

書評|不一樣的米歇爾

米歇爾的父親是水處理工廠的鍋爐工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幼年時她的母親是全職媽媽,家裡也沒有自己的房產,借住在姑婆家裡。

書評|不一樣的米歇爾

那麼,是什麼成就了米歇爾,讓她從一個普通的黑人家庭走入常春藤名校,進最有名的律師事務所,然後躍為第一夫人?在《成為:米歇爾·奧巴馬自傳》裡,我看到了不一樣的米歇爾這位黑人女孩從芝加哥走向白宮,一路勇敢追隨自己的內心,活出了精彩的自我。

書評|不一樣的米歇爾

《成為:米歇爾·奧巴馬自傳》全書共分三大篇章:成為我,成為我們,成為更多。

第一部分成為我:米歇爾講述了自己的家庭,她的童年、小學、中學和大學生活,她第一次和奧巴馬見面的經歷。

書評|不一樣的米歇爾

第二部分成為我們:米歇爾講述了自己和奧巴馬互相瞭解,會見彼此的親人,然後結婚、度蜜月,兩個人成為了共同體。同時講述了自己和奧巴馬各自的事業線:她從頂尖律師事務所辭職到市政廳工作,後來去了芝加哥醫學中心;奧巴馬從哈佛畢業後到公益律師事務所工作,撰寫《我父親的夢想》書稿,開始從政,一路從州參議員到國會議員到美國總統。期間他們的兩個女兒相繼出生。

書評|不一樣的米歇爾

第三部分成為更多:米歇爾講述了自己成為第一夫人,入住白宮後的工作和生活。期間,奧巴馬續任總統。8年後,白宮迎來新的總統——特朗普。

我個人很喜歡這本《成為:米歇爾·奧巴馬自傳》,這本書有一種質樸的力量,文字平實,真誠動人

:講述的是第一夫人的故事,卻如同在講述你我身邊人的故事,沒有任何距離感;故事很不平凡,卻又讓人覺得就該如此。

一步步走來,米歇爾的內心如同你我一樣,也曾惶恐和自疑,但她坦誠地描述了這個過程,並寫下了自己如何克服這些恐懼的過程,這些都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米歇爾。她的人生道路不可複製,卻給人帶來很多鼓舞和啟迪。

一、 人生最早的導師:父親和母親

米歇爾說“我的父親教我努力工作,保持開心,信守承諾。”為什麼這麼講?米歇爾的父親在位於芝加哥湖岸地區的水處理工廠做鍋爐工作,做了二十多年。儘管他多年來一直深受多發性硬化症的折磨,並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病情的加劇愈發行動不便,但他從來沒有耽誤過一天的工作。

父親堅韌的性格深刻影響著米歇爾,在普林斯頓大學期間,她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大一時,她無意間選了一門高年級的神學課,但米歇爾使出渾身解數,通過了這門課程。米歇爾認識到她可以憑著努力爬出幾乎任何一個坑,父親教會了她一門心思往前看。

米歇爾的母親在教育子女上有一種禪宗式的中立。她不急於下判斷,也不急於干預:她觀察孩子們的情緒,慈愛地見證著孩子們的痛苦與歡樂;事情變得槽糕時,她只給予一點兒同情;孩子們做得很棒,她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表揚一下。她說,她培養的不是小孩子,而是未來的大人。

我自己也是一個孩子的媽媽,這真是“神仙”級別的心態了,非常難以效仿。冷靜、平和的母親,是米歇爾和哥哥的踏實後盾,也為他們倆帶來獨立思考和成長的空間。

二、 教育,改變人生

“教育是我改變自己人生、邁向上層社會的主要途徑。”米歇爾在自傳裡陳述。

米歇爾讀小學時,芝加哥南岸已開始衰退,時代的洪流裹挾著大家誰都無法獨善其身,學校也深受影響。上二年級時,她在地下室的班級上課,班裡混亂不堪,教師不稱職,孩子無人指導。米歇爾每天怒氣衝衝地和媽媽抱怨。讓她想不到的是,母親為此輾轉數週,開始幕後遊說工作,不久之後,經過一連串考試,她被調到樓上的三年級,那裡光線充足,秩序井然,老師幹練有經驗。

這件小事改變了米歇爾的人生,多年之後,當她成為第一夫人後,依然在想,如果當初母親沒有幫她調離那個班級,現在她會是什麼樣?那些繼續留在地下室跟著一個不會教書的老師的孩子們後來怎麼樣了?我們無從知曉。

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米歇爾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習,碩士畢業後,她如願進入芝加哥的高端律師事務所工作。她的工作除了為大公司分析抽象的知識產權問題以外,還幫忙培訓事務所招聘的年輕律師。有一天,她接到了一個新任務——督導一名新來的暑期實習生,他的名字叫貝拉克·奧巴馬。

這位男士後來成為了美國第一位非洲裔總統,米歇爾也隨之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第一夫人,僅僅是命運的垂青嗎?不,不是的。

他們初次相見時,奧巴馬是哈佛法學院的學生,米歇爾是他的初級律師督導。而盛德律師事務所共有四百多位律師,但是非洲裔的全職律師只有五名,女性非洲裔律師更是鳳毛麟角。他們理所當然彼此吸引,走到一起,因為相同的教育背景,一樣的膚色,同樣的優秀。

三、 不斷認識自己

十歲的時候,米歇爾的親戚曾無意間問她:“你是黑人嗎?我能否信任你?”這讓她意識到:我們要在自己的過去和未來中不斷加深對自我的認識。

與奧巴馬的相戀,讓米歇爾意識到這個男人非凡的才智和雄心可能會吞掉自己的才智和雄心。她覺察到了,她深陷在愛情中,但也意識到需要讓自己站得更穩。她承認自己討厭做律師,開始重新探索自己的熱情所在,以及如何將它們與自己心目中有意義的工作結合起來。她開始不斷地問自己,除了律師外,我還能做什麼?我還有什麼技能?我能做一名教師嗎?她確信自己能為世界做出更多的貢獻,做一份讓自己內心觸動的工作。

是的,米歇爾瞭解自己,她的父親母親引導她認識自己的故事,教育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什麼是成為?米歇爾說,“成為”應該是一種前進的狀態,一種進化的方式,一種不斷朝著更完美的自我奮鬥的途徑,這條道路沒有終點。“成為”是永不放棄要繼續成長的想法。

推薦你看看《成為:米歇爾·奧巴馬自傳》

,認識下不一樣的米歇爾。

書評|不一樣的米歇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