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人物,山水,为什么不能对着照片照搬照抄?

EYEDB


国画遵循的艺术规律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果太像了,看起来就有些俗气,有谁见过把国画当做照片来画,比肩照片的绘画,那是超写实油画的事。

如果国画跟原物相差又太大,画面变形和夸张的太厉害,观者看了,又觉得被糊弄了,就像那些抽象油画,造型非常夸张,又有多少人能看懂。

所以说,国画实际上跟中国传统文化一样,遵循的是“中庸之道”,或者说是“中和思想”,画面既不画到以假乱真的极致,也不画到似是而非的粗糙,而是采取折中的审美方式,画得有几分像又有几分不像,不画得那么实在,也不画得那么虚假,让画面游走在像与不像之间,才是国画的本质。

现代画国画人物的画家,参照照片画画的还不少,最起码我身边就有不少画家这样画。他们会从不同角度把一个人物拍成好多张照片,然后挑出最有神采的一张,盯着照片一笔一画地描绘。

为了增加视觉冲击力,他们会把人物面部,采用写实手法认真刻画,眉毛,眼睛,皱纹,胡须等部位都画得跟原貌非常接近,但头部以下的身子却是大写意画法。

这种画法虽然看起来有所创新,但脸部浓墨重彩,过于精细,身子又是大写意形式,比较简洁,就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另外,由于毛笔和水墨的特性使然,没有油彩那么有塑性,也不容易刻画阴影效果,人物面部即使画得再精细,看起来仍然是平面化的,缺乏油画人物的立体感,整体的协调感不是那么好。

如果画山水画参照照片来画,绝对是失败的做法。

首先,山水画追求“散点透视法”,并采用平远,深远,高远相结合的画法,观察位置是重叠的,具备多视觉,在视觉上非常开阔,能把山川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很好地展现出来。

照片只是采用了一个方向和角度拍摄而成,并且受限于相机镜头的大小,很难拍出多方位的山水景物。

如果山水画参照相片来画,肯定是一种照抄自然,不但缺乏画家对画面裁剪、取舍、概括的能力,也缺乏画家以我观物的艺术情感,更缺乏画家对现场气息的把握。不论是创作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只有在现场写生中才能感受到这些物象的鲜活气息,领悟到它们的独特生命力。当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合二为一时,就容易创作出感人的作品。

因为照片是死的,对着照片画,难以画出气韵。因此,画山水和花鸟,走出画室去写生后再创作,画人物画参考模特,都是理想的方式。


鸿鹄迎罡


我小学时就对国画有兴趣,然后小升初据说要有证书之类的才能通过,于是我学习了喜欢的国画和书法,都取得了十级证书。在学画画的时候,一开始学的是画物,比如雏鸡,水仙,河虾,人物等等,然后才学山水,也称水墨画(构图基本上是用墨汁,极少用到颜料),写意画。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画一棵缀满果实的树时,国画老师要求我们挑选粗壮的毛笔,饱蘸墨汁,在纸上任意泼洒,那时候我们有些质疑,这样画还能看吗;有些欣喜,泼洒的方式是无拘无束的,很快地我们完成了——每个人都有了自己专属的作品,那时起我明白了写意画的真正含义——画心中所想,不求临摹逼真,但求真情实感。


Stephanie718


中国画的创作是展现一个艺术家艺术造诣和艺术审美的载体,中国画家在日常创作中,参考所拍摄的照片素材进行创作是可以的,也是一个十分省时省力的素材搜集方式。但艺术源于生活,必须高于生活。对所描绘的物象进行深度加工、艺术的升华和创造是创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艺术水准。

由于科技水平的长足发展,数码照片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中国画家采撷素材的重要方式。但再好的设备也只能是辅助功能,主要的还是要靠画家本人对所描绘物象的深度观察、揣摩、取舍和优化组合,以自己独有的艺术视角对描绘对象进行艺术再加工,将最美的以免提炼出来,通过自我对艺术的理解和艺术表现形式,将自然界美的东西展现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去,这就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艺术真谛所在。

照片虽然能真实地记录物象的瞬间,但却有着很强的局限性。在你记录瞬间的同时,由于受光线、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实物象本身无时不在产生着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是稍纵即逝,只有画家本人通过仔细观察和深度投入,才能够发现常人无法注意的细节变化。往往就是这些细微的变化,才能够凸显艺术作品中内在的美感。

当下,有些画家在创作时越来越依赖于照片,却忽略了许多深层次的细节挖掘,造成了千人一面和“画照片”的尴尬局面。一个艺术家,如果一味地照搬或照抄照片素材,将会对其艺术创作的发展和自我突破产生巨大的障碍,很可能将自己定格在一个由自己划定的“圈子”里而无法自拔,严重制约了本身潜在的艺术创造力,对自己产生了无法弥补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艺术来源于生活,肯定要高于生活,画家情感的不同,表现的手法也有所不同,好多国画名家作品,人物、山水,在他们笔下的山水景物,往往都是理想化了的山水,那是情感、思想和理想的寄托。例如:(宋)马远的山水画,《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上,一个渔翁独自在船上垂钓,画面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几乎全为空白。这就是舍去了一切繁琐,给我们提供了广阔而富有的诗意和意境。(如下图)



所以,一幅好的人物、山水画,不能对着照片,照搬、照抄,要灵活运用,大胆剪裁,把作品主题无关的可有可无的景物一律删除。作画要形神兼备,胸有成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才能根据作画立意的需要,创造出新颖奇特的画面,用艺术表现出来的美,才算最美。

有不同见解的朋友,下面留言评论,有缘就是朋友。关注芳子。


潇洒芳子


国画以真实的客观对象描绘人物、山水的形象,表现出审美意境的艺术形象性之美感。国画是写意的视觉艺术。国画的创作素材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离开了现实生活,对着照片照搬照抄,创作出的绘画作品就没有意境的艺术形象性,就失去了艺术价值,就不能称为绘画艺术作品。

国画不但再现客观对象与表现主观情感上,而且绘画创作的手法上要运用似与不似之间辩证关系。讲究“写意”、“意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简洁的构图与形象调动欣赏者情趣的联想,使欣赏者获得审美的艺术享受。



国画创作不能照搬摄影照片中的写实性,进行绘画创作。这就要求画家深入现实社会生活中去,提取典型的有用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



齐白石的虾须画得笔断意连,用墨的浓淡深浅、水分渗透干湿的变化,表现出硬壳的透明感;大量的留白,使群虾似在水中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看起来就像一群鲜活的虾在一池清水中嬉戏游动,体现出形神兼备艺术性的意境美感。


黄智637


国画不能对照着照片画。

因为,国画的特点求的是意在笔先。国画不同于油画,在造型上求得是神似,以写入手,以笔墨的变化来画心中成熟的形象。

在绘画当中,国画风格有很大的随意性,即兴发挥是有着很大的灵活性。比起油画的严谨国画更注重的是神似。反而,如果对照照片绘画,国画就失去他的灵魂所在,死板没有了水墨的灵动感觉。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讲,国画没有修改的机会,这就加大了国画家的即兴创作难度,但这也恰恰成就了国画的墨趣感觉。




画家孟玉峰


如果你正在学习国画,切不可对了照片画人物,画山水。那样会把感觉画没的。

我不能肯定照搬照抄是临摹还是写生?应该都不是,既然不是,何必如此?


学习国画有两条重要的途径,一临摹,二写生。临摹一定得临古代先贤的大作;写生得面对鲜活的模特或生机盎然的自然,这些都是有感情,有变化的物像,会带给作者具体实在的感受。


照片是静止不动的物像,没有点点变化,更不用说有情感,能打动你。

画国画人物还是画国画山水,要写生就得去面对生动鲜活的人物和自然,描绘的对象打动你,你也才可以画出打动别人的好作品。


陈会衡山水画家


因为画是表达心灵之所见,心灵之灵韵并不是眼睛所能见的,所以,常有这种现象:当见到一种人和事,山水之景,十分激动,拍照了;当时看照片,也确实让人由衷地感叹:“真是太美了。”可过后一段时间再看,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为什么?当时心灵也在看,把自己见的重合在你所见的景置中。画家和摄影师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这里,画家和摄影师能分別出眼所见和心所见,能分別出景色所现和心所现,并且能用笔和相机抓住应表达的画面。而普通人不能。作画,正是这个选择过程,故名创作,所以不能照搬。即便油画也不能。另外,作画材料也限制了表达效果。


从北方从日出之地飞来


我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国画,应该是画家的“心画”,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齐白石讲的“似与不似之间”,就是心画的境界。比如人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里,人物的大小并不符合实际,除了地位高的人画的很大外,人的体型结构也不符合解剖比例。但在艺术上能被接受,还是经典,原因就是画家强调了自己的主观性,是他心里的夜宴图而不是实际的夜宴图,是他的心画而不是人们的眼画。画家强调自己的主观性目的,在于由形写神,出神才能入化,进入化境才是好作品。而即使形似而无神,作为人物画也是不成功的。山水国画也是这个道理,也是画家的心画。因为江山如画,但那是仙画,美到无法想象,是鬼斧神工的作品,人如何能真实的描画出来?所以画家只能主观地观察、取舍,形成自己心里的山水。清代石涛讲“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这个道理,重点在“打草稿”,就是形成自己的心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与实际也有区别,假如当时能拍出照片的话,他也不会画的和照片一样,因为他把富春山当作有灵魂和生命的精灵,当作有亲情有品味有高尚精神值得敬畏的造化,他也正是怀着敬畏之心,虔诚地在那里住下来生活观察感悟,终于水到渠成,胸有成竹,完成了这幅巨作。所以,我的观点是,画国画,人物山水花鸟等,可以参考照片,但还是要努力形成自己的心画,这个心画就是加上了自己的学问、修养、境界等形成的“草稿”了,画起来必然底气十足。


瀚嵊书画


我认为任何画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能对着照片抄,包括对着实物、实景也不能原封不动的抄,那样的话别学画了,拿个手机就行了。

画创作也好,画写生也好,面对实景必须要有取舍、挪移、夸张、减弱、等本领,实景写生时可全方位观察,大范围取舍,而照片只能照一个方向,所以对照片抄远不如对自然抄,师发自然吗。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照片谁都会拍,画画完全可以参考照片(当然不能照抄)

只要合理的参考利用,画照片也是可以的。把拍照这种快捷的取景方式用到绘画中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