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鄔思道如何會知曉叛軍主力藏匿在法輪寺呢?

歷史茶坊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就是神一般的男人,從雍正府邸出來後,退而不休,依舊為雍正的事業添磚加瓦。西北大戰,曠日持久,鄔思道知道其中有“隱情”,於是,以押運糧草為名親自去了一趟西北。

鄔思道知道年羹堯的重要性,也知道他故意養寇自重

年羹堯掌管著清朝西北所有的軍政大權,西北的動亂就是他存在的價值,這就如同司馬懿不能對諸葛亮趕盡殺絕;另外,傳爾丹與富寧安的兵馬都全軍覆沒,年羹堯自己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年羹堯在西北,只是圍而不剿,遊而不擊,每天還伸手對雍正要錢糧。

年羹堯這點小心思,鄔思道洞若觀火。

鄔思道見到年羹堯後,首先就告訴他,國庫已經沒錢了,雍正已經得罪全國的官吏,如果再打不好,皇帝的位置都坐不穩了。言外之意就是,你已經與雍正綁在同一條船上,大家一榮俱榮,雍正下不了臺,你也玩完 。

年羹堯還在找藉口推脫,說找不到叛軍主力決戰。

鄔思道見狀,直接把話挑明瞭,說年羹堯誤就誤在當初沒有切斷叛軍的糧源,才形成對耗局面。年羹堯聽到這話,表情明顯是心虛的。他把青海圍得水洩不通,偏偏沒有截斷糧草,這分明是故意給叛軍活路。

所以,鄔思道此行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督促年羹堯出戰,讓雍正的位置坐穩。

法輪寺的區位優勢適合養兵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法輪寺離中軍行轅才不到一百里,就在大將軍的眼皮底下,最難引起注意。法輪寺是藏傳佛教密宗寺院,表面上都是出家人,在政教合一的藏區,叛軍很容易以出家人的身份掩人耳目。清朝時,朝廷對西藏的各教派非常友好,年羹堯的探子也不會輕易懷疑和打擾這些人。

從地圖上看,法輪寺周圍又有河流經過,正好可以提供叛軍充足的水源。

以鄔思道的神智慧,在加上現有的信息,不難推測出叛軍的主力位置。

燈下黑

鄔思道將蠟燭放在地圖上,而法輪寺就恰巧被蠟燭的影子給遮住了,鄔思道說這就是“燈下黑”。

這個"燈下黑"指的羅卜臧丹曾躲在眼皮底下,也是在提醒年羹堯,仔細看看還是能夠注意到叛軍主力的,你就別再做雍正的“燈下黑”了。

有鄔思道前來督戰,並且指出了叛軍的主力位置,年羹堯知道再這麼養寇自重是不行了。他也不能殺了鄔思道,畢竟人家後面站著兩個巡撫和一個皇帝。最後,年羹堯迫於無奈,只得發兵合圍法輪寺。


秋媚讀史


在《雍正王朝》裡,不但鄔思道知道叛軍主力藏在法輪寺,甚至雍正、年羹堯、嶽鍾琪也知道;連西寧種大白菜的老兵也知道。但是打完了仗,年羹堯的白菜就吃不完了,只能吃菜心不嫌浪費了。

西北平叛打仗,年羹堯算的賬和別人不一樣。


在劇中,茫茫大漠,年羹堯抓耳撓腮地一批批地往外派斥候去找叛軍主力,可翻遍了西北,都沒有找到叛軍主力。這其實都是做給雍正和朝廷看的。

年羹堯何許人也,不必贅述。但是在《雍正王朝》中花了那麼多鏡頭給他做註解,就是為了說明他是一個“無利不起早”的角色。從四川到安徽,殺了江夏鎮那麼多人,為的是幾百萬兩銀子。

朝廷供應軍餉是年羹堯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而在西北二十萬大軍集結在一起,隨時準備和叛軍主力決戰。可是年羹堯真的急著決戰嗎?非也。每天全國的糧草都往西北運,大軍一天消耗的糧草都在幾十萬兩銀子。但是這些銀子真的都用於大軍了嗎?


顯然沒有,否則就沒有那段甘肅巡撫範時捷多次跟年羹堯要帳篷而不得,最後因為求年羹堯未果,而去找嶽鍾琪,最後惹惱年羹堯,而被迫辭官的事情了。

年羹堯甚至還藉著飲食的名義,做著生意。

那麼軍費裡的這大部分錢哪去了?從後來的年羹堯的伙伕口中得知,年大將軍在西寧專門有塊地給他種大白菜,每天從四川運送瓜果蔬菜的也約有幾千人。


而年羹堯在西北啃的啥?沒錯,羊腿。而年羹堯在後堂設宴請胤禟吃的伙食,也沒見著多珍貴。

那這些問題就來了,年羹堯的菜種給誰吃了?在軍隊裡,幾千人的伙伕班從來都不是供應一個人伙食的,而是可以供應十萬人的伙食。而這些人根本不是供應伙食給年羹堯的二十萬兵馬的。


他們實際上是在做生意,和誰做生意?和西寧的那些喇嘛們。可是那些喇嘛們實際上根本沒有那麼大消費力,但是圍困半年之久。西寧的叛軍們有這個消費力,十萬人馬也是要吃飯的。

年羹堯打死也不能和叛軍直接交易。當年袁崇煥、毛文龍和蒙古和後金做糧食買賣,最終這事永遠說不清,成為了罪證。所以年羹堯也沒那麼傻,他只和喇嘛做生意,至於喇嘛和其他誰做生意,說破大天賴不到自己身上。

而朝廷為了西北平叛立威,幾乎把全天下的銀子和糧草都往西北運。而年羹堯從中吃點回扣,拿出來繼續做生意,擴大自己的財富。這對於年羹堯而言,是“最佳賺錢模式”。沒有比這個更完美的模式了。


但是萬事都有臨界點,是鄔思道出馬的時候了。

河南的糧草只籌到一個零頭,只有5000石。意味著天下糧草即將枯竭,這就不能夠長期維持年羹堯想要的狀態了。而雍正此刻也已經騎虎難下了,既無法和年羹堯撕破臉,也無法繼續供應下去了。所以鄔思道知道,只有自己出麵點出問題癥結,又避免撕破臉,給各方都留足面子。


所以鄔思道押運糧草到了西寧大營的時候,和年羹堯坐下來的第一句話就直奔主題,是時候該動手了,天下糧草差不多了,人也都得罪光了,你現在如果不打或者打不好,大家就都玩不下去了,皇上位子也坐不穩,你就更要完蛋啦。

看到年羹堯開始猶豫了,鄔思道乾脆把話說深點,亮工啊,當初你誤就誤在沒有切斷叛軍的糧草啊。年羹堯聽到這話,緊張起來,青海早就水洩不通了,這糧道豈不是故意放的嗎?這個明眼人只要往這個方向一想,特別是雍正如果也往這個方向想一下,年羹堯你就是千古罪人啊。


但是年羹堯立馬開始賭咒發誓,就算是餓死全青海,也不讓一粒糧食流進來。以證明這的確是個疏忽。

但是立馬槍頭一轉,我每天都在找叛軍主力,可是就是找不到。不但給自己解套,還故意把難題拋出去。你看不是我不想打,而是的確找不到敵軍主力。


鄔思道呵呵一笑,我知道。因為鄔思道只要找到喇嘛們在哪?就能找到叛軍主力在哪?法輪寺周邊又有水流經過,正好可以屯兵。

鄔思道給年羹堯留足了面子,指出年羹堯思維定勢。

叛軍駐紮的法輪寺離年羹堯大營不足百里,這就是“燈下黑”,意思就是“利用對方的思維定勢,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

實際上年羹堯的“思維定勢”並不是看不到叛軍究竟在哪裡。而是在於他一直在算小賬,他如何利益最大化,從而忽略了“崩盤”的危險。

剿了叛軍簡單,但是一旦羅卜臧丹增的叛軍被剿滅。朝廷供應的軍餉糧草即將逐步縮減。而自己在這塊的收益將大幅縮水;


而叛軍被剿滅後,自己種的幾千畝大白菜就得自己消費了,光吃菜心也是猴年馬月吃完?養的豬也就吃一塊小炒肉,不知何年吃完?更關鍵的是,這部分收入也將大幅縮水。

所以在水洩不通的地方,羅卜臧丹增最終還是神奇地帶著部分人馬逃跑了。而換來的是整個西北的防務軍費不能縮減,即便雍正親自開口,也被年羹堯給否了。

在當上撫遠大將軍,準備與叛軍開戰之前,年羹堯的名望和利益達到了巔峰。但是自從開戰以後,年羹堯的利益逐步被縮減。到後來雍正竟然拍了個孫嘉誠來搞“火耗歸公”。年羹堯與雍正的共同利益就越來越少,方向也就越來越不一致了。



炒米視角


年羹堯是否知道叛軍就藏匿在法輪寺,答案必然是肯定的。

這裡先給大家講一個正史中關於年羹堯的故事。年羹堯在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的期間,在一次勘測地形的過程中,無意中發現很遠很遠的地方突然有一群鳥從樹林中飛出,這個時候年羹堯馬上意識到,此時無風,而鳥群受驚逃走必然是有人進入,於是馬上派兵前往,直接消滅了一股叛軍。這個故事說明,年羹堯是非常聰明,並且是非常善於把握戰場局勢的一名文武全才。

《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堯亦是如此,實際上年羹堯不會不知道叛軍主力在哪裡。一方面,年羹堯已經在西北任職多年,也與準格爾和青海地區的叛軍打了多年的交道,對於西北地區的風土人情、宗教勢力影響等等必然是非常的瞭解,不可能對於叛軍主力的動向沒有任何反應;另一方面,年羹堯已經派去了探馬,就是用排除法也能確認叛軍的位置了。

既然年羹堯已經知道了叛軍主力在法輪寺,那麼為何派出去的探馬和斥候,以及其他的將領沒有發現和察覺呢,特別是雍正派去的伊興阿等人,也沒有發現叛軍主力的動向呢?

一來,年羹堯作為軍隊統帥,在安排軍事行動和探查方向的時候,必然是可以避開了法輪寺等地區,這樣就不會是的目標予以暴露;

二來,在信奉藏傳佛教的青海地區,內地而來的軍事必然不敢在寺廟地區貿然造次,引起不必要的民族和宗教衝突,這也使得寺廟成為了叛軍最好的保護。

三來,法輪寺離著西寧太近了,這個位置反而為人所忽略。

可是年羹堯就是按兵不動,不去找叛軍進行決戰的原因就是在於,此時的年羹堯並不想就此終止這場戰爭,只有戰爭繼續打下去,繼續增加雍正的負擔,增加雍正的危機感,才能在自己獲勝之後,得到雍正更多的封賞與回饋。更為重要的,年羹堯更是需要藉助戰爭來不斷打壓身邊其他勢力包括雍正的親信,同時培植自己的力量,這樣才能讓自己真正成為西北的“土皇帝”。

所以,面對近在咫尺的叛軍主力,年羹堯選擇了拖而不打,這樣就讓國家繼續因為西北的戰事,背上了沉重的負擔。

年羹堯的部眾們無法找到的叛軍,卻讓鄔思道一語點破了。

以河南巡撫田文鏡府上押糧官身份出現的鄔思道,第一次進入青海地區,確敏銳的感受到了叛軍位置的所在。

首先,鄔思道非常清楚此時年羹堯的想法。

鄔思道與年羹堯交情非常之深,兩人的關係也是非常的密切,因而鄔思道對與年羹堯是非常瞭解的,不是年羹堯不知道叛軍在哪兒,而是不願意儘快結束這場戰爭,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代價而沽,殊不知,這樣一拖就把雍正陷入到了極為不利的境地。

其次,鄔思道準確的判斷出叛軍必然與宗教勢力有聯繫。

年羹堯已經掐斷了青海所有的出入口,在青海實施了戒嚴,也就是說一般的貿易和物資交流都受到了限制,但是叛軍還能夠繼續維持,並且是在沒有大規模的進行軍事轉移、暴露大軍蹤跡的情況下完成的,必然是就地補給。

能在這個時期做到這一點的只有青海的寺廟和宗教勢力了,一方面便於隱蔽,另一方面則可以不受影響的繼續從內地徵集糧草,再加上年羹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讓叛軍撐到了現在。

再次,鄔思道料算到了叛軍的距離不會遠。

這就又要提到年羹堯了,叛軍的距離如果過遠,那麼年羹堯必然進行中軍大帳的轉移,以求能夠在他想要消滅叛軍的時候儘快消滅叛軍,以免除後顧之憂,增添新的不必要麻煩。

所以,鄔思道認識到,此時的叛軍主力必然是在距離年羹堯並不遠的寺廟地區,而法輪寺就此進入了鄔思道的視線之中。

鄔思道的一句“燈下黑”讓年羹堯即可出兵,平定了叛亂。

鄔思道並沒有直接道破年羹堯的“虛偽”,而是在與年羹堯的交談中,拿來一盞燈,放在地圖上,這個時候燈柱的影子正好將法輪寺完全遮住,而年羹堯也心照不宣的明白了鄔思道的用意。

一方面,此時的雍正因為年羹堯在西北的戰事不利,已經到了極為不利的境地,在這樣拖下去雍正垮臺了,年羹堯自己的必然也將無法自保,鄔思道這是催促年羹堯出兵,為的是要年羹堯幫助雍正穩定皇位,更是要年羹堯藉此以自保。

另一方面,鄔思道用這招燈下黑,也是在提醒年羹堯,年羹堯玩兒了一手燈下黑,“藏住了”叛軍,但是雍正也在玩兒燈下黑,年羹堯自以為是西北的土皇帝,但是一切依然能為雍正所掌握,他這也是要年羹堯你能調整自己,好自為之。

最終,年羹堯明白鄔思道的第一層意思,帶兵迅速平定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但是年羹堯並沒有願意接受鄔思道的第二層意思,居功自傲,最終為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


雍親王府


  

  乍一看,彷彿鄔思道簡直就是活神仙,人家年羹堯派出數萬大軍都打探不到的消息。鄔思道一來,談笑間看破迷局,一下搞定。

  其實,鄔思道能看破叛軍主力所在,年羹堯也能看破。事實是年羹堯早就知道叛軍藏匿在法輪寺,只是他不去抓而已。

  法輪寺巴掌大的地方,數萬人人吃馬嚼,不可能不驚動年羹堯!

  年羹堯為何會被雍正記恨,以至於最終被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年羹堯太跋扈。

  年羹堯這個人,非常有個性。他雖然是雍正的家奴,但從來就沒有安心當雍正的家奴。為了自己的前途,他早年就曾經走過八爺的門子,是被雍正一番暴風驟雨的手段,加上鄔思道和風細雨的勸說,才將年羹堯嚇得收回心思。

  雍正繼位之後,以年羹堯的聰明早就看出雍正的尷尬。雍正巴不得快點找到叛軍,快點消滅叛軍。可是,年羹堯不想。年羹堯就等著出兵打仗積攢軍功,好耀武揚威,甚至要挾雍正呢!

  年羹堯回朝,雍正派出百官迎接。別人都覺得年羹堯架子太大,雍正禮遇太重。年羹堯覺得剛剛好,甚至還不夠。就連雍正請他同乘鑾駕,他也大咧咧敢去坐。

  這等人,早就有了不臣之心。

  說白了,他之所以找不到叛軍主力,就是因為他要養寇自重!

  鄔思道所說燈下黑,其實是在告訴年羹堯:別玩了,皇帝都扛不住了!再玩大家一起死!

  鄔思道連年羹堯找不到叛軍的理由都給想好了,“燈下黑嘛”,年羹堯哪裡還敢再不出兵剿匪?


葉之秋


回答這個問題以前,先看一段視頻\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13e20005615537f395c5\

威海紀事兒


因為這個寺廟與眾不同,非同小可。法輪寺(原著中是塔爾寺),都是清朝著名的黃教寺廟,其中黃教教主在塔爾寺。

首先鄔思道在田文鏡對任何事都不聞不問,結果到西北大營,啥都不問,一眼就看出叛軍主力的位置,是一個BUG,純粹就是為了神話鄔思道。

【燈下黑】跟我們平時說的“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類似,越是細微容易忽視的地方,反而越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點。

這一點在原著中講的很清楚,原著中指出【燈下黑】的是新到的一個幕僚:汪景祺。

汪景祺這個人可不簡單,最初是索額圖府中很牛的一個幕僚,在索額圖倒臺之後,被八阿哥收為己用,用來對付雍正皇帝。

汪景祺到八阿哥這裡提出的首要目標就是“控制軍權”,因此才千里迢迢趕往青海,欲通過年羹堯找到突破雍正防線的弱點。

汪景祺到了青海之後,分析了局勢,一眼就看出年羹堯所施行的“關門打狗”有漏洞,青海的大門是關上了,但是屋子太大,狗仍然能源源不斷的有食物供給,就是因為塔爾寺的存在。

塔爾寺是黃教教主所在的寺廟,有權在全國各地買糧,而且朝廷還有調撥,因此羅布藏丹增才可以在此以逸待勞,拖死年羹堯大軍。

年羹堯聽罷,當即就想血洗了塔爾寺,卻遭到了汪景祺的反對,原本派年羹堯大軍來青海,就是因為羅布藏丹增串擾青海,但是一旦血洗了塔爾寺,黃教教主所在地,青海立時全省就反了,豈不是本末倒置,讓你來平叛避免青海內亂,你直接把青海省弄反了,豈不是等著殺頭。

因此在汪景祺的暗示下,年羹堯作出了一條妥善的方案:

1、切斷內地往青海的運糧;

2、所有青海的僧廟喇嘛,所需糧食一體從年羹堯大軍中調撥;

這樣一來,就從關門打狗,變成了逼狼出動,以逸待勞的位置就反了過來,最終獲得大勝。


小屏窺人生


鄔先生之所以知曉叛軍的藏身之地法輪寺,主要是年羹堯沒有斷絕青海通往內地的糧道,叛軍在往西北走私糧食的過程中,暴露了法輪寺。

有關法輪寺的情況,年羹堯應當是清楚的。


羅布藏丹增、阿拉布坦拉扯起來的叛軍,人數足足有十幾萬人之多。這麼一大堆人聚集在法輪寺一地,要想對周圍一點都不造成動靜,幾乎是不可能的。

時間久了,難道年羹堯會一點都察覺不出蛛絲馬跡來?

唯一的解釋,就是年羹堯故意向朝廷隱瞞叛軍的方位動態。為的就是避免雍正胡亂干涉青海前線的戰事,以便讓自己能夠準確捕捉到最有把握的決戰時機。

年羹堯的考慮極有道理。

當初傳爾丹之所以兵敗,就是因為康熙太過渴望一場勝利,兵部一天一道命令催促他與叛軍決戰,因而導致傳爾丹輕敵冒進、一敗塗地。這次富寧安擅自率領8萬人馬單獨行動,又被叛軍包了餃子,可見叛軍的戰鬥力十分彪悍,不是輕易能夠擊敗的。

真實情形也正如年羹堯所料。雍正曾頂不住前線每天鉅額的軍餉、軍糧消耗,想改動一下年羹堯的用兵方略,要不是通曉帶兵的十三爺阻止,雍正這個軍事“門外漢”保不齊就要胡亂干涉了。

這一戰,年羹堯是輸不起的,甚至連雍正都輸不起。年羹堯要打贏,就必須立足於青海戰局的真實情況,尋找最有利於自己的戰機。

而在戰機出現之前,年羹堯最好是連叛軍主力的位置都假裝找不到。否則雍正和朝廷的言官們,勢必會天天給年羹堯巨大的壓力,逼他與叛軍決戰。

對法輪寺的叛軍,年羹堯也不能逼得太急。他之所以不切斷內地通往青海的糧道,為的就是給叛軍“一條生路”。如若讓這十幾萬人吃不上飯,他們勢必餓急了跑出來與年羹堯打仗。在沒有全勝的把握之前,年羹堯不希望看到與叛軍交戰的情況出現。



再來看看叛軍四周,新疆、西藏等地本身也是自給自足都困難的貧瘠之地;南面的四川有嶽鍾琪在松潘一帶的兵馬,年羹堯有此安排,為的就是阻攔叛軍去騷擾他出任過總督的四川大本營;再往北,各蒙古部落也不是很好惹,叛軍不會輕易朝這個方向出動。

看來看去,也只有陝西、河南一帶,能夠通過走私途徑獲取叛軍需要的糧食。

鄔先生也許就是通過這些走私路線,最後得知的叛軍主力藏身之地——法輪寺。而且,他也大概猜到了年羹堯此時心裡的打算。



於是,鄔先生主動向田文鏡接下了押解糧草去青海的差事,目的就是要到西北軍營說動年羹堯與叛軍決戰。

鄔先生雖然沒有面對面明說,但幾句話下來,年羹堯竟然發現鄔先生對西北的情形知道得一清二楚,甚至連法輪寺藏有叛軍的機密也都知道,所以當即明白自己是再也拖延不下去了,只能孤注一擲得出兵決戰了。


竹山清溪澗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先生彷彿是一位神人,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文武雙全,當然這裡不是說無私到會武功,而是說他文能治天下,武能打勝仗。四爺胤禎多次心煩意亂,尤其在大將軍王,死鷹事件兩次決定嫡位的關鍵時候,鄔思道為胤禛彎道超車作出了重要的決策。


鄔思道半隱以後基本上在李衛處,時不時又分擔一些憂慮,比如到年羹堯處,到田文鏡處。年羹堯在西北平定羅卜藏丹增的時候,正是鄔思道的到來引入“燈下黑”,為其指出羅布臧丹增的藏身地點在法輪寺,距離年羹堯不到百里之處。


年羹堯擔任西北大將軍王,雖然取得一定的戰績,但是對於掃平羅布藏丹增一直是十分頭疼。因為羅布臧丹增部隊突然消失在了戰線上,西北打仗又十分依靠補給,巨大的花銷更是給這次戰爭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年羹堯這種狠角色,為此罷免了許多官員,搞的西北吏治人心惶惶,揚言要餓死青海人。雍正推行新政等一系列政策實施的前提,如果西北取得大勝的話會有更大的信心。在這個節骨眼上,年羹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因為滿朝文武都在看著雍正選用的這個漢人大將軍王究竟有什麼水平和能力。




鄔思道的出現自然要解這個燃眉之急,年羹堯到處找不到叛軍的蹤跡的原因就是他沒有想到一點“最危險的地方是最安全”。他將目光放在整個荒原卻唯獨忽略了自己的腳下和周圍,這個就叫“燈下黑”(煤油燈自己找不到的地自己的影子)。“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鄔思道作為局外人縱覽大局看的更清楚。


紅雨說歷史


鄔思道給年羹堯指出來的叛軍藏身之處,電視劇裡叫法輪寺,原著小說中叫塔爾寺。法輪寺是虛構的地名,但是塔爾寺是真實存在的,距離西寧市區不到五十里。在現在的湟中縣城裡面,面積相當於半個湟中縣城。

歷史上,塔爾寺就是西北地區的佛教中心和黃教聖地。雍正時期,羅卜藏丹津叛亂,當時就有不少青海地區的大喇嘛都參與了叛軍,塔爾寺的察罕諾門汗也是叛軍之一。正是因為塔爾寺在歷史上參與了羅卜藏丹津叛亂,所以原著小說中遵照了歷史,將叛軍的躲藏之處設定為塔爾寺。(不明白電視劇為什麼會把塔爾寺改為法輪寺?)



看地圖,相信很多人就明白了年羹堯為什麼會忽略了塔爾寺了。因為塔爾寺確實離清軍的西寧大營太近了!二三十公里的距離,相當於北京城到通州的路程。開車只要幾十分鐘,騎馬頂多半天就能殺到。叛軍敢躲在清軍的眼皮子底下,就是應了那句老話:最危險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電視劇中鄔思道說的法輪寺,原型應該就是塔爾寺。至於鄔思道為什麼能指出叛軍藏在法輪寺,理由就是上面說的那一點——太近了!年羹堯根本沒有想到叛軍的膽子會那麼大。不過實事求是的講,單憑鄔思道講的燈下黑和太近了就能斷定叛軍的所在之處,貌似說服力並不夠。


畢竟鄔思道在河南,離青海有千里之遙。結果剛到西寧,隨便聊了幾句,在地圖上隨便看了看,就敢非常肯定的指出叛軍就在法輪寺。這恐怕只有《三國演義》裡面的諸葛亮才有這本事吧?太玄幻了!所以要解釋鄔思道為什麼能清楚叛軍的位置,要從原著小說中找答案。其實在原著裡面,指出叛軍的所在之處的人,根本就不是鄔思道,而是汪景祺。

汪景祺這個人在電視劇中沒有出現,歷史上確有其人。小說裡面他原先是索額圖的謀士,索額圖倒臺後又投奔了八阿哥。他之所以要幫助年羹堯找出叛軍,是因為他窺探出年羹堯有當叛徒的潛質。他想拉攏年羹堯背叛雍正。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小說中汪景祺他也不確定叛軍的位置,他也是猜的。

他對年羹堯說:叛軍估計就在離大營只有幾十裡外的塔爾寺。因為羅布藏丹增雖然是遊牧部落,但他們也照樣離不開水、草和糧食。如今青海四周已被圍得水洩不通,為什麼他還能支持得住?就是因為塔爾寺裡有吃有喝。

那麼,為什麼塔爾寺有吃有喝呢?


因為塔爾寺是皇帝敕封的黃教總寺,它不但有權在青海籌糧,去內地買糧,還能得到朝廷調撥的糧食。言外之意,羅布藏旦增躲在塔爾寺中,叛軍吃的就是年羹堯撥給寺廟的糧食!年羹堯對塔爾寺非常信任,他沒想到塔爾寺背叛了朝廷,也參加了叛亂。年羹堯本想立刻就剿滅塔爾寺,但是汪景祺對他說:塔爾寺的丹羅活佛是黃教教主,塔爾寺一旦被剿,青海全省立刻就反。你要是敢血洗塔爾寺,不出一月,朝廷就會把你鎖拿進京問罪!

最後年羹堯聽從了汪景祺的建議,切斷了外界運往塔爾寺的糧食。青海全省的寺廟觀宇、喇嘛僧侶們的用糧,一概從軍餉中按人頭分發。他想逼迫羅布藏旦增離開塔爾寺,然後再在野外剿滅羅布藏旦增的叛軍。


簡而言之,原著中汪景祺對叛軍位置的判斷主要有兩點依據:

一、喇嘛和尚這些修佛之人也會叛亂,年羹堯卻忽略了,導致他沒有把搜索的目標放在寺廟裡。

二、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年羹堯只盯著遠處,卻忽略了叛軍恰恰就躲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電視劇對小說內容做了改動,刪減了第一點依據。把黃教聖地塔爾寺改為普通的法輪寺,突出了鄔思道的神機妙算。說實話,這個改動很突兀,說服力不如原著小說。畢竟鄔思道是從河南來的,作為遠在千里之外的人,隨便看一眼地圖就能說出叛軍在哪離,也未免太玄幻了吧?

原著小說裡面,是明知叛軍躲在塔爾寺,但是礙於宗教問題無法進剿,所以才切斷塔爾寺的糧草來源,逼迫叛軍出來決戰,利用清軍大營的軍糧做誘餌,來引誘叛軍進入圈套。突出了年羹堯作戰的困哪,重點不是叛軍難找,而是叛軍和當地人相勾結。叛軍多是喇嘛和尚,稍有不慎就會把全青海都逼反。



(現在的塔爾寺)

總的來說,《雍正王朝》電視劇對年羹堯平定羅布藏旦丹增叛亂的情節,改編的較為差強人意,不是很好。劇情只是為了凸顯鄔思道的牛逼之外,其他人都是陪襯,尤其是一代名將年羹堯被黑的最慘。除了殺人就是耍橫,完全看不出名將的風采。所以關於平叛這個章節,建議去看原著。電視劇雖然有一定的理由,但也只是原著小說的刪減版,理由並不充分。

附原著小說的相關內容:


Mer86


先簡單分析一下鄔思道去西北年羹堯大營的經過。

年羹堯23萬大軍在西北平叛,由全國各省籌集糧草軍餉提供大軍費用,由於軍隊數量龐大,每月消耗糧草巨大,各地供應不上,年羹堯深知西北如果不能速勝,不僅國家經濟崩潰,連雍正皇位都坐不穩,他心急如焚,卻找不到叛軍主力決戰,只能不時以斬首押糧官來催糧。

河南省上次已被年羹堯殺了一名押糧官,這次籌糧任務是2萬擔,可是隻籌到5千擔,差距巨大,河南巡撫衙門沒人敢去押糧,搞得巡撫田文鏡一籌莫展。這時候,鄔思道出現了,他主動請纓要押糧去西北大營。

鄔思道幫助雍正登極成功,卻拋棄一身功名漂泊天涯,然而他心懷天下安危。此前剛從李衛處投奔至田文境,雖然西北大營遠在青海,但鄔思道從年羹堯大軍長期滯留西北,幾乎掏空全國庫存等情況,從而敏銳地覺查出年羹堯一定遇到了難題,所以藉此機會赴西北助年一把。

鄔思道到來,受到了年羹堯的熱情歡迎,也讓困境中的年羹堯看到了希望,這就是鄔思道赴西北的簡單經過。

鄔思道向年羹堯詳細瞭解了清朝主力動向和部署,此時年羹堯經過一年多的集結和部署,23萬大軍基本上堵住了青海的要道關口,主力集中於距法輪寺100多里遠的地方。

鄔思道認為,幾萬叛軍為什麼能在清軍圍困下長期生存,肯定是有人接濟糧草。可年羹堯疑惑,清軍派出多路人馬偵察卻找不到叛軍主力,這敵軍和糧道在哪兒呢?這一下的鄔思道徹底明白了,他用“燈下黑”來形容羅卜藏丹僧和叛軍的藏身處,應該距年羹堯的大營不遠,再準確說就是法輪寺。

羅卜藏丹僧和叛軍雖然離清軍很近,但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年羹堯苦苦思索了數月,鄔思道幾句話就點破了。只有寺廟才能公開地輸送糧餉,也更容易麻痺清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