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要说长江沿岸的城市有很多,但没有一座城跟武汉一样,和长江如此亲密。

长江上游水流太急,落了水是生命危险,而下游江面又太宽,长江像是天堑,倒不如把城区放在一岸,对岸则是其他城市了。

唯有中游水速平缓,却也能凭人力横渡。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正巧碰上武汉贪“纽约、伦敦之大”,三镇分据的格局形成,长江成了武汉的主轴线。

说起长江的野,还真只有武汉人知道了。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面对长江的野,

至少武汉人是清晰感受过的。”


一千多年前,长江冲刷与泥沙淤积诞生了武汉的雏形。而几百年前的汉水改道,将汉阳一分为二,武汉三镇出现。

武汉生于长江,武汉与长江的关系应该是极为亲密的。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三镇人都饮着长江水,吃着长江鱼。长江这条母亲河,哺育着武汉三镇。

但另一方面,武汉又是一部与长江的斗争史

距《武汉地方志》记载,“大水”几乎每三年就来拜访武汉一次,武汉市民也几乎成了看天的专家。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1931年,大水在丹水池破堤而入,汉口在长江里头泡了数月,1954年武汉开始建大堤,1998年前的一场洪水,差点要了武汉的命。

武汉人的记忆里总有一个木板,崁在门上,等到长江水来了就派上了用场,而小孩就放在脚盆里边,小盆儿荡啊荡,大人都在流泪,小孩在笑。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一个武湖的同学说起记忆中的江水内灌:家给冲没了,除了人啥都没了,第一次对水的畏惧,好在那年不大,印象不太深刻。

长江野起来,就像一只“穷凶极饿”的野兽,从江滩开始侵蚀、淹没。

面对它的野,至少野性武汉人是清晰的感受过的。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如今的武汉每年汛期,依然还是很紧张。但长江却温柔了,武汉与长江的关系又变得亲密了。

七月,江水在江滩漫过树梢。天晴了,武汉老大爷就带上自家小黄狗上长江边上。

看小狗在里边洗澡、游泳,在跳上岸甩出水花,完美。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稍晚,江滩的年轻人也多起来,看对岸夜色,带孩子的爹妈看孩子踢水花、撒欢。还有稍小点的男孩裤子也不穿,趁着夜色真裸游,无愧武汉人凶猛。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长江野的不行,

像是个难以驯服的野兽。”


1927年,武汉成立,但三镇的名号在外头是各自远扬:汉口是四大镇,武昌有起义,汉阳则是晴川历历汉阳树。

武汉内部的交流被长江汉水拦隔,在1957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前,在武汉能有条船,那是今天的玛莎拉蒂。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直等到大桥修好,武汉才真成了武汉,当朋友遍布了三镇,长江天堑遇到风雪天,轮渡不开、电车没有,那是真的惨了。

池莉小说《来来往往》里就描述过这样的武汉长江,康伟业冒着风雪从武昌走大桥、江汉桥回汉口,一走大半天。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武汉三镇被长江、汉水分割开,单凭一座长江大桥哪里够呢?首选的交通方式,还是轮渡。

年载客1.4亿的武汉轮渡,在三十年前,是个稀松平常的数字。最高峰的时候排队能排三四百米,硬生生从中华门走到司门口的天桥下……

等上了轮渡晃啊晃,二八大杠的车流被挤在小小的船舱里,难受。

交通的烦恼也都化作对长江的不耐烦,不喜欢。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等到市里有钱了,一座座江大桥飞跃南北,这是对长江的厌恶,长江是天堑,非通途。

小时候总有人开玩笑:哪天弄个盖子,把长江盖起来就好了。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长大后,武汉虽没有把长江盖起来,但武汉建了太多桥。

年底武汉将坐拥十一座长江大桥,四条过江地铁,两条过江隧道。

从轮渡到大桥,到地铁,30分钟、10分钟、5分钟,武汉人过江的速度越来越快,武汉人,还是想降服长江的,还是想降服这个难以驯服的野兽。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长江是江城名片,是天堑,是景观

也是另一种生活。


当长江的天堑属性没了,城市内涝被解决了。

如今长江剩下的是观赏宜居,于是武汉越靠江的房子,就越贵。

在武汉能看到江景的房子就是地位的象征,在朋友圈里走一遭,各种夸夸的评论就都来了。

长江还是野的不行,只是它不再野蛮,它赤裸裸的挑起了武汉人的野心,来啊,来买啊。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不过居住在长江边上,还有一种方式。

汉江里边的渔民如今还在,但越来越少了。船飘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他们是最接近长江的人。

深夜撒网、起床捞鱼,懒洋洋的春光在长江的午后洒下闪闪的金色,悠然自得。

少了生活必需品,就出船来看看,无论是秋天的芦苇,还是春天的花,只有夏天的蚊虫惹人厌。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在江滩的芦苇丛中,看到长江流逝,阳光下的芦苇穗在风里闪烁,你觉得长江对于武汉究竟意味着什么?

可能是江城名片,是天堑,是景观,是买不起,也是另一种生活。

但对武汉人而言,长江是玩耍的地方:能散步,能纳凉,能游泳,秋有芦苇春有花,是天然的湿地公园。

目前江滩的樱花也开了,见长江东逝,樱花凋零,也是很搭。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至于长江到底有多野?

嗯,想必每个武汉人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有自己的体会。



长江的野,只有武汉人知道


你对长江有什么记忆或故事?

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主编 / 白廓 via 武汉漫游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