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經驗】七成茶葉賣到國外,這個四川茶葉出口第一縣如何做到

【产地经验】七成茶叶卖到国外,这个四川茶叶出口第一县如何做到

又是一個春天,當省內外茶企茶商向“三山一早”名優茶產區蜂擁時,一個產茶大縣卻湧動著另一番風景。

4月1日,川南夾江,春茶的採摘已經進入尾聲,但這裡的忙碌卻並未終結,修剪茶樹,調試加工設備,確定訂單……一場更熱鬧的茶葉採摘加工大戰即將打響。背後,是夾江250餘家茶企和近26萬茶農們的夢想:出口中亞和北非。

夾江是四川32個產茶重點縣之一,也唯一一個以綠茶出口為導向的縣。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2018年,夾江縣產茶3.2萬噸,其中70%的茶葉銷往中亞和北非,出口總數佔全省綠茶出口一半份額。

在川茶打造千億產業大格局背景下,夾江茶農為何鎖定出口?近日,記者深入夾江,觸摸到這裡綠茶征戰世界的熱潮、夢想和現實。

鎖定夏秋茶:對接大市場,直接銷中亞

“用藥用肥一定要按標準來,我們的茶葉是要出口的,質量不好,會影響國際形象。”4月1日上午,夾江縣木城鎮蘭田村,村委會主任張國軍在2000畝的茶園裡忙個不停。

與其他地區不同,春茶採摘收尾後,4月起,這片深山中的茶園將進入第二輪管護期,修剪、施肥、用藥……一個月的精心管護後,它們將迎來採摘的“第二春”。

5月,這片基地裡長出的茶葉經過殺青、炒幹、提香等加工流程後,將被髮放烏茲別克斯坦。這一門生意,也將為基地茶農們帶來每畝2000元的收益。

叮囑村民合理施肥,保證按照標準流程管護茶葉,成為這位村委會主任春天裡的核心工作。

茶園旁,一個碩大的招牌引人注意——華義·歐標·茶園基地。這是當地龍頭企業——四川華義茶業有限公司按照歐盟茶葉進口檢測標準來打造的基地,公司與茶農合作,提供技術和農資,茶農按照標準種植,村委會主任張國軍負責督促和管理。

進口茶葉,世界各國標準不同,其中以歐盟標準最為嚴格。雖然夾江還未有直接出口歐盟的案例,但在茶農,卻早已對標先進進行生產。

2月19日,四川華義茶業有限公司以每公斤33元的價格,將120噸夾江綠茶賣到了烏茲別克斯坦,開創了川茶直接出口中亞的先例,搭建了川茶與綠茶最大消費市場的橋樑,如一劑強心針,激勵著夾江的茶業人。

公司負責人方義開成為了夾江茶業界的紅人,政府找上門來,希望他帶頭幫助更多茶企出口,農民也爭著優先供應鮮葉,企業也紛紛請教茶葉直接出口的竅門。

緣何闖世界:單價雖不高,收益卻不少

川茶按採摘季節分,可分為春茶和夏秋茶,春茶來自春芽和嫩葉,主要供應國內高端市場,夏秋茶則是夏秋芽和樹葉,主要供應國際大宗市場。兩類茶產值比為5:2,由於單價低、出口程序繁瑣、機械化採摘要求高等原因,夏秋茶長期被四川茶業界忽視。

但從助農增收角度看,每畝夏秋茶可帶來2000元的收益,不利用,就白白浪費。

【产地经验】七成茶叶卖到国外,这个四川茶叶出口第一县如何做到

“夾江歷史上是重要的紅碎茶供應基地,其原材主要來自夏秋茶,我們也因此形成了獨特的夏秋茶種植和採收模式。”夾江縣副縣長李品武告訴記者,充分利用了夏秋茶,去年夾江茶農每畝茶園的收益近7000元,遠遠高於全省5000餘元的平均水平。

目前,當地26萬畝茶園普遍推行低毒高效種植,茶葉機採率接近60%,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良種覆蓋率88.5%,具有有充分的出口基礎。

2017年,身處峨眉山和名山兩大優勢產茶區之間,受虹吸效益影響嚴重的夾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做大做強春茶品牌的同時,大力發展夏秋茶,探索另一條路,開闢國際市場。

市場在何處?在中亞和北非,更在歐洲和日本,前者是中國綠茶的傳統主銷市場,後者則是有強大潛力的未來市場。

【产地经验】七成茶叶卖到国外,这个四川茶叶出口第一县如何做到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茶葉出口總量36萬噸左右,同比上升2.7%,綠茶佔比超過80%,出口地以中亞和北非地區為主,其中摩洛哥是最大的出口國,每年從中國進口綠茶7萬噸。

“這個數據我們還要做大。”夾江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如今當地已建成省級出口茶質量安全示範區核心區18萬畝,計劃到2022年茶葉產量達5萬噸(其中加工出口綠茶原料3萬噸),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

目前,當地已啟動全國最大的綠茶出口加工企業建設項目。

秘笈大放送:川茶搞出口,這些很重要

“一畝茶園,如果僅採春茶,一年採茶50公斤,售價5000元左右。”張國軍告訴記者,如果採夏秋茶,則一畝可採摘1000公斤,賣2000元,綜合計算一畝茶園的產值可達7000餘元,綜合利用夏秋茶,效益可觀。

“茶葉出口有退稅,退稅率佔出口總額的13%;通過中歐班列運輸,還可享受補貼。”方義開介紹,做茶葉出口,可享受的政策補助較多。

“中國綠茶的傳統出口市場是中亞和北洲,我們要先穩住這個基礎,未來再謀劃歐洲和日本市場。”李品武看來,打造綠茶出口茶葉基地,需要分步實施,首先要保證質量,標準化生產。

“夾江縣茶葉產量大,加工企業多,但能開展直接出口業務的企業目前只有一家。”省園藝作物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省川茶品牌促進會會長段新友看來,做綠茶出口,還需要從企業培育,品牌打造,出口渠道暢通等多方面發力。

【产地经验】七成茶叶卖到国外,这个四川茶叶出口第一县如何做到

“國際市場上的綠茶大多為小包裝,大約為25克一包,共有50多個款式,每一款茶都需要進行口味和品相的調配,技術要求高。”方義開介紹,做出口茶,要對企業現有的綠茶加工設備和技術進行升級,一次性投入較大。

“以摩洛哥為例,人均一年要喝4公斤茶,但綠茶的出口渠道大部分握在江浙湖廣等省份的企業中。”夾江縣最大的茶葉加工企業洪椿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古翠瓊告訴記者,茶葉出口還有3個月的資金延後到賬期,這對企業的現金流量提出了挑戰。

【产地经验】七成茶叶卖到国外,这个四川茶叶出口第一县如何做到

業內人士認為,綠茶出口並非易事,國際市場尤其是發達國家茶葉消費的主流是紅茶,其次國際市場上對茶的定義是快消飲品,跟咖啡和可樂一樣,價格親民,飲用方便,做茶葉出口,單個產品的利潤率不會太高,只能走批量銷售。

一個利好消息傳來,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透露,今年四川將組織5次以上川茶企業抱團參加國內外茶葉專業展會,全力促進川茶出口,力爭建設50萬畝川茶出口備案基地,培育5000噸以上的茶葉出口企業集團3家,出口值達4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