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观《水浒》之三——这个大哥很靠谱

现在,终于可以安下心来说说水泊梁山的核心人物,那个被江湖人士称之为及时雨、被朝廷称为梁山贼寇之首的宋江宋公明了。

冷眼观《水浒》之三——这个大哥很靠谱

及时雨宋江

宋江究竟是什么人?

我们还是从宋江的人生经历说起吧,大家会慢慢知道宋江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水浒传》作者究竟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之所以没有明确的提《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是因为历史学家也不能断定究竟是哪位作家写的这本书)。

宋江走上水泊梁山是从一个突发事件开始的。

书中的宋江是一个家庭条件很好,江湖名声和官场名声都很好的一个人。作为郓城县衙的押司,一个小吏,他更是“刀笔精通,吏道纯属”。江湖人称“及时雨”,可见此人仗义疏财,乐善好施,广交朋友。

宋公明有很多仗义疏财的感人事迹,我郓城知县时文彬也拿他做铁哥们。这样的人和强盗扯在一起,只能是偶然,因为宋江没有任何理由和需要去当一个强盗,包括当强盗头子。同时,宋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尽管不是个成功的文人,但是仗义疏财、广交朋友、刀笔精通、吏道纯属说明宋江还是有想法的,至少不甘心做一辈子县衙的押司。他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主流社会争得一席之地,光宗耀祖。做梦也没想过当一个草寇,与朝廷作对。而朝廷似乎也没有不给他实现梦想的机会。

可是一个突发的事件却改变了宋江的一生。

晁盖一伙抢劫北京大名府梁中书给老丈人蔡京的生辰纲,百密一疏,东窗事发,济州府公差来郓城县抓人了。恰巧县衙宋江当值,知道了晁盖事发,宋江干了一件改变一生的事情:稳住公差,给晁盖通风报信。后来又以白天抓人目标太大为由,说服公差深夜抓人,给晁盖等人留下了逃跑的时间。

宋江冒着风险干这件事,绝不是图晁盖的什么报答,后来刘唐拿着一百两金子报答宋江时,宋江也是坚决不收。并且他很不赞同晁盖等人犯下的这等弥天大罪。事实上,宋江指望的是,我通风报信,晁盖等人心存感激,将来在江湖上会有个好名声,也不枉被称作及时雨。但他绝不想为此事拖累,耽误了光宗耀祖大业。

宋江想得太简单了。

宋江原想不知鬼不觉,因此,事后他活得倒也自在,而且半推半就的买了一个外妾。晁盖到梁山泊后,打了官军,抢了商客,朝廷有点着急,公文下来,要求水泊梁山周围各县小心防范,郓城县也不例外,宋江看到了公文,觉得晁盖的事搞大了,是诛九族的罪,不免替晁盖担心,说不定对自己当初通风报信有些后悔。

但是,怕什么来什么。晁盖在水泊梁山站稳脚跟后,便派赤发鬼刘唐下山报恩,从此,宋江的命运和生活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初禁不起诱惑买的那个妓女出身的小妾让他付出了终生的代价。结果是小妾阎婆惜因为贪婪丢了性命,宋江为自己当初通风报信的莽撞举动成为了杀人犯,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成了杀人犯的宋江仍然没有落草为寇的意思,他仍然在幻想朝廷的大赦和皇上的恩典,宁可投奔好友隐匿江湖等待大赦和恩典,也不原意投奔水泊梁山入伙,尽管他心里清楚梁山泊的那群好汉会像对待自己的亲爹一样对待自己,但是在他心里是很鄙视他们的,骨子里不想与他们为伍。他认为,自己犯的的罪是可赦的,而那些打家劫舍的贼寇的罪是不可饶恕的。即使是被父亲宋太公以去世为由骗回郓城宋家庄自投罗网,被刺字发配江州,宋江始终不愿意或者说不情愿落草为寇,说明宋江仍然心存侥幸,尽管他知道面颊刺字意味着他追求的仕途已经完结,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服刑发配,寄希望于刑期结束,归隐故里,父子团聚终老一生。

冷眼观《水浒》之三——这个大哥很靠谱

宋江的愿望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他的家境决定了他在江州至少不会受苦,当初宋江决定选择服刑发配的时候,宋太公就上下使钱,银两开道,选择了鱼米之乡江州作为发配地点。他自然也有实力在江州舒适的度过发配的时光,说不定用不了一两年,就可与老父亲团聚。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坚决地拒绝了晁盖的盛情挽留,不惜以自杀相威胁,坚决不与晁盖等草寇为伍。毅然决然地往江州服刑去了。

可是,宋江最终还是落草为寇了,不仅落草, 还当上了草寇头子。究竟是什么使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我们看不到所谓的被黑暗的封建统治压迫威逼的影子。那么是谁逼他的?

是他自己。

宋江终于如愿到了江州开始自己的发配生活,应该说是宋江发配的美好时光。家里的大把银两加上吴用的朋友戴宗、泼皮二百五李逵、江边渔霸张顺的无微不至的巴结与呵护,宋江的江州发配生活是快乐的、幸福的。这种快乐幸福来自于他及时雨的江湖名声。想必宋江很受用,在江州牢城,作为贼配军的他,却享受着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他有些飘飘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宋江在享受自己的幸福时光的时候,渐渐的,忧郁疲于保命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小,渐渐的,他作为士的一面又渐渐轮廓明确起来了。曾经的抱负、无望的仕途让他心里的郁闷和不甘心慢慢的不断的涌动,终于,在一次百无聊赖的酒后,这种郁闷和冲动便不可收拾,借着酒胆,写下了抒发自己心绪的诗,和一般的不成气候的文人一样,诗文本身并无什么惊人之处,但是表现出的那种霸气和胸怀却是懂得汉字的人都能看得出。实际上,宋江是在在一边羡慕江湖大侠们快意恩仇,感慨黄巢志向远大的同时,对自己前怕狼后怕虎的不彻底的侠士精神自责。

冷眼观《水浒》之三——这个大哥很靠谱

但那两首诗确实是反诗,何况被挺有学问的黄文炳演绎一番,板上钉钉,宋江死定了。

然而,宋江毕竟没有死。还是他平时积攒的江湖名声,尤其是他冒着血海般的干系给晁盖通风报信这一件江湖名声贼好的事儿救了他。先是吴用耍了一个小聪明假冒蔡京书信,想蒙蔡九知府押解宋江去东京,梁山好汉打算趁机半路劫囚车救宋江。结果,小聪明没耍好,让黄文炳这个刻薄的家伙识破了。撺掇蔡九知府对宋江立斩不饶,宋江反倒落得个斩立决。无奈之下,梁山好汉们只好倾巢出动,江州劫法场,救宋江。

宋江捡得一条性命。但他也清楚地知道,他的所有的后路都没有了。这些后路都是他亲手堵死的,具体地讲,宋王朝的各级官员,无论是贪官也罢还是清官也罢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逼的他宋江走投无路的意思。就宋江这么个末等小吏,人家还真的没放在眼里。要说宋江是被“逼上梁山”,这事儿太牵强。

宋江被自己逼得走投无路,应该说自己绝了在主流社会的各种可能的前程以后,便死心塌地的到水泊梁山入伙了。

宋江这厮,本质上绝不是个二百五。这个黑三郎有理想,有抱负,有手段。

和绝大多数文人一样,相信宋江从小受的教育无外乎是金榜题名、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之类,最多再加上一些政治上的抱负与追求:忠君为民、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类。然而,他只是个小吏,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官。

常识普及 在这里说说中国古代官和吏:中国封建社会的政府是由官、吏、役三个阶层组成,在任何一级衙门,官都是朝廷任命的,而吏和役都属于衙门的雇员。封建社会的官一般都是经过特定的各种级别的考试才能获得做官的资格,有很多满腹经纶的文人,千辛万苦,十年寒窗,三榜中第之后,也只可以做一个末等的七品县令。吏这个岗位通常情况下不需要通过严格的特定级别考试,但吏所从事的 工作性质又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甚至从某种角度讲需要有相当的处理政务和公文写作的能力,因此,既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却又总是屡考不中的落第文人,是各级官员们争相聘任的热门人选。通俗一点讲各级官员相当于大小老板,而吏就当于政府雇员当中的白领管理层,役肯定就是蓝领了,并且某些岗位的役还属于强制雇工。

不难看出,宋江作为政府雇员,并且还是最基层的政府官员县令的雇员,他的理想也只能作为支撑他认真巴结差事,图谋那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的精神支柱而已。实际上他心里也很清楚,即便是他做到了“刀笔纯属,吏道精通”,那“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这辈子应该是轮不上他了。和那些不得志的文人一样,宋江在做着“一展自己宏图大志”的美梦之余,也免不了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时运不济”。这也难免,就连贵为“至圣先师”的孔圣人不也时常扼首感叹:“吾待价而沽!”

然而,宋江在另外一个阶层(按照当今流行的称呼“草根阶层”)混得却是顺风顺水,受人尊敬。一方面,由于宋江作为县衙押司的职业使得他更多接触的是市井阶层和江湖人士,更加熟悉他们的生活和思维习性,另一方面,市井阶层和江湖人士往往也是通过像宋江这样的县衙小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宋江报国无门,便很容易选择“为民”这条路来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对市井阶层或江湖人士的个体帮助实现“为民”的政治理想,办法实际上也很简单:就是小恩小惠,救急不救穷。他有这样的想法,也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他有一个殷实的家底。

冷眼观《水浒》之三——这个大哥很靠谱

于是,他的“惠民”行为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泛,市井江湖、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久而久之,“仗义疏财”这个江湖考语便结结实实的落在了宋江的头上,由于他在“仗义疏财”方面的突出表现,市井和江湖给了他一个诺大的江湖名号“及时雨”。

当宋江背着双手,踱着方步,悠然的漫步在郓城县的大街小巷,接受街坊邻居、市井无赖、私商小贩、江湖人士的奉承和感恩的时候,短粗身材的他很有一些高大的感觉,一种草根领袖般的感觉。作为不得志的文人,在这种奉承和感恩当中他应该很陶醉,也更加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来得到和巩固在上流社会得不到的尊重和荣耀。这就不难解释当他知道晁盖要大祸临头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为什么是通风报信。

应该说,宋江这个人追求理想,实现抱负的心还是相当执著的。没有机会、没有能力进入上层社会实现理想抱负的时候,他选择草根阶层,在市井和江湖上用另外一种方式“仗义疏财”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是到了连市井江湖都无法容身,沦落到落草为寇地步的时候,他仍然能把打家劫舍与“替天行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手段十分了得。

宋江在吴用和林冲的帮助下(当然还有他带到水泊梁山的柴进、花容、李逵等人的支持),坐了山寨第一把交椅。上任之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这面旗帜因该说老百姓是认可的。尽管他们并没有从宋江一伙的打家劫舍的行为中得到实际的好处,说到底也就是抢劫行为更加文明,更加有文化色彩和政治色彩。老百姓对政治一贯是不感兴趣,应该说是不敢感兴趣,但相对于其他草寇大小通吃的野蛮抢劫行为来讲,宋江们只做大宗买卖的文明抢劫行为还算是一种进步。

可是,宋江毕竟做过小吏,并且是“刀笔纯属,吏道精通”,他知道,“替天行道”这面旗帜不仅需要市井百姓和江湖人士认可,更重要的是必须得到朝廷的认可。

宋江让朝廷认可的手段就是“招安”。

冷眼观《水浒》之三——这个大哥很靠谱

宋江的江湖兄弟很多。正式落草以前,水泊梁山的晁盖一伙、二龙山的武松、鲁智深、杨志一伙;还有其它的一些小山头,类似于矮脚虎王英一伙,还都是很买宋江的帐的。另外,在主流的朝廷官员当中、在名流士绅当中宋江也有极好的名望。无论是小李广花容还是小旋风柴进以及有两个恶霸儿子的富裕庄主孔太公也都对宋江崇拜不已,待为上宾。

正因为如此,宋江由于通风报信成了杀人犯在江湖逃亡的时候,自然受到了包括柴进、花容、孔太公们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即使是到了发配江州的地步,仍然沿途有士绅们、强盗们、名流们关怀照顾。到了江州,身为配军,过的却是优哉的老大般的生活。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便有一伙不要命的主舍命劫法场。

宋江对这些关照他,甚至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救他性命的江湖好汉们、贵族士绅们心存感激。同时,他也深深知道,他杀人逃亡江湖的过程中也实实在在拖累了许多的人,他们本来可以安安稳稳过自己的日子,有些人还可能是很有一些仕途前程的,比如小李广花容。我相信,在宋江死心塌地落草为寇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认真地考虑如何帮助这些曾经帮过他,救过他性命的他的那些江湖兄弟们。这符合宋江的性格。

然而,宋江到了水泊梁山,他面对的形势和环境却不容乐观:晁盖很满足水泊梁山的现状,有一帮听他调遣的亡命之徒,抢劫业务搞得也还算有声有色。周围的官军也好,强盗也好,地主恶霸也好都要让他三分。和这帮兄弟们在一起,吃肉、喝酒、分金银,很是受用。在晁盖的脑子里根本就不存在为弟兄们的前途和命运考虑的念头,“受招安”这件事根本没有进入到晁天王的议事日程,特别是宋江入伙后,带来了一批同样能打能杀的主,晁盖更加觉得这山大王的日子是幸福无比。另一方面,这个时期水泊梁山的组成人员无论是以前的社会地位还是文化素质都是不值一提的,拿这些人做砝码与朝廷谈判,基本上要不出价钱。在朝廷眼里,李逵、阮氏三兄弟、渔霸江匪李俊及张横张顺等都是些实实在在的草寇。更别说那些不起眼的地痞无赖,偷坟掘墓的无名鼠辈了。

宋江看到了这纸醉金迷场面的背后潜伏的深深的危机。他深知,面对晁盖这个草莽,很多道理无法和他讲清楚,倒是吴用这个潦倒文人还是有些不同寻常的见识,可以帮他实现与朝廷谈判,接受招安,为这些做过很多孽的所谓江湖好汉找到一条“死的光荣”的路。于是,宋江和吴用几乎是心有灵犀,互相配合,一步一步地完成“受招安”然后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宏图大业。

于是,在水泊梁山与官军清剿和反清剿的过程中,宋江很用心的收罗了像大刀关胜、霹雳火秦明、双枪将董平、金枪将徐宁这些在朝廷有相当一定地位的将领,并给了他们很高的座次,目的是改善梁山的人员结构,在今后的“招安”道路上多一些与朝廷谈判的砝码。

宋江不仅有理想,还有实现理想的手段。在宋江的倡导下,在吴用的协助下,宋江开始了把这伙强盗一步一步的演变成为朝廷“边关御敌,铲除反叛”主力军的“伟大实践”。

宋江为了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开始了一步一步地实践活动。总的来讲,招安以后,宋江带领他的兄弟们做了几件大事,评价是褒贬不一,但是贬低的成分相对大一些。

宋江接受招安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兵抗辽。

对于带兵抗辽,因为涉及大宋江山的稳固,即使是否定宋江的学者,也不会对此做过多的负面评论,但是我始终认为,宋江把一伙强盗,亡命徒领到了为国家抗击外族侵略的道路上,真的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因为就连李逵那样的基本上没有开蒙的半野蛮人都当上官了。

可以想象,当阮小二们穿着官服,衣锦还乡的时候,石碣村的老少爷们儿们一定是用羡慕的、敬佩的目光注视着他们,他们会成为街坊邻里的谈资和教训自己孩子的榜样---你看人家,那些年不争气,吊儿郎当的,不务正业,吃酒赌博。后来听说跑到梁山做强盗,看看现在,人家都当上将军了,带兵打仗,多威风!好好向人家学着点!

宋江受招安后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剿“匪”,“匪”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好多主流学者或历史专家不认为方腊、田虎、王庆是所谓的“匪”,那么事实上又是如何呢?

从实际行为来看,方腊算是明明白白的造反,因为他不但揭竿而起,而且还称帝了,这对于大宋朝廷来讲,就是造反,而且以推翻大宋另立王朝为目的。朝廷对于这等行为一定是要剿灭的。不会招安。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宋江带领兄弟们为朝廷剿匪这件事,应该谈不上助纣为虐。只是做了一个朝廷的军事集团该做的事罢了。

宋江真是煞费苦心。

宋江几乎成功了,在征战中侥幸活下来的兄弟们大都封官进爵或衣锦还乡,他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但是,他毕竟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的官场混过,对官场的险恶显然认识不足,对“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以及“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江湖规则一直抱有很大的幻想。

最终,他还是被毒死了。他被毒死的原因看起来应该有两个,第一,蔡京集团嫉妒宋江,因为宋江尽管做了官,但是还是拿江湖那一套来对待百姓,依然是恩惠不断,依然是江湖义气,依然是仁义道德。他的官声挺好的,很有往上升的意思,蔡京集团不舒服了,毕竟宋江是草寇出身,蔡京集团容不得圈外的人在他们的利益大锅里分得一杯羹。同样因为宋江的草寇身份,使得他们敢于毒死宋江。宋江被毒死的第二个原因是皇帝,一个有过造反案底的人,总是不能让人放心的,不管这个人为朝廷做过多少贡献,立过多少功劳。皇帝一起疑心,官宦集团们就顺水推舟就坡下驴,把宋江收拾了。

宋江对自己的死似乎并不意外,同时他对自己的这个死法也挺满意,总比造反被剿灭后菜市口问斩要光彩的多。

但他同时却毒死了李逵,好多读者都对此深感不解,也有人由此得出了宋江阴狠毒辣的结论。

那么李逵该不该死呢?我们的下一讲,就说说黑旋风李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