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成功的一場權色交易,子以母貴,割據一地成一方諸侯

東漢末年,三國亂世,由於朝廷無道,導致民怨沖天,黃巾起義之後湧現了很多割據一方的諸侯。

如袁紹、曹操、劉表等,雖然都是諸侯,但是上位的方式不一樣。袁紹家裡是四世五公的名門望族,在大漢朝故吏門生很多,靠著家裡的資源,和袁術兩兄弟一南一北,分別割據冀州和南陽成就一方諸侯。

三國最成功的一場權色交易,子以母貴,割據一地成一方諸侯

而曹操身為宦官子弟,名聲很差,為文人士大夫所不齒,所以上位的時候就困難多了,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深入董卓家中行刺,雖然行刺沒有成功,不過虎口脫險之後的曹操卻取得了巨大的名望,靠著這一名望,在兗州憑藉衛家人的幫助起兵討伐董卓,也成就一方諸侯。

而劉表則是大漢宗親之後,並且劉表比劉備也幸運多了,在黃巾亂世前就通過投靠何進,背叛自己陣營的手段然後身居高位,又在劉焉等人的運作之下一起出鎮益州、荊州等地,後來在孫堅殺荊州刺史之後,趁著這段權力真空期,成為荊州牧,也成就了一方諸侯。

上述三人,靠自己的家世、名望以及一些“小捷徑”,然後割據一方成為一方諸侯,其實最厲害的還是曹操,逐鹿中原,百戰稱雄,九死一生幾乎一匡天下,非常了不起,也非常艱辛,所以為後人所稱道,可是有一個人上位的方式有些令人難以啟齒,甚至可以說是為人鄙棄。

那就是割據漢中的米賊張魯,在劉焉成為益州牧之後,因為野心膨脹,想要自立為王,於是派遣張魯前去漢中辦點事,辦啥事呢?就是殺害漢使,隔絕益州和關中的交通,為以後稱帝做準備,而這麼重要的事情為什麼要交給張魯去做呢?信任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和張魯的母親有關係。

在《三國志》中記載:“張魯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常往來焉家,故焉遣魯為督義司馬,住漢中,斷絕谷閣,殺害漢使。”從這段文字中可以分析出以下幾個事實:

第一:張魯母親年輕貌美,又寡居在家裡,然後經常去劉焉家裡做客,那麼孤男寡女之間還能做出什麼事情呢?劉焉身為益州牧,位高權重,張魯母親年輕貌美,有才有色。

第二:張魯後來得到劉焉重用,當上了督義司馬,在漢中割據一方成為了小諸侯,這是為何?這就是交易的結果,劉焉愛屋及烏之下,給了張魯一次上位的機會。

所以說張魯是子以母貴,通過自己的母親博取上司的青睞,這也是後人對其不齒的原因,另外,劉焉的兒子劉璋也非常敵視張魯,在劉璋當上益州牧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殺了張魯的母親和張魯的弟弟,兩人人也因此成為了車仇敵,後來讓曹操漁翁得利,拿下了漢中這塊險要又肥沃的土地。

雖然張魯上位的方式有些欠妥當,不過這畢竟是上一輩人的私事,另外在那個亂世,能求得生存就不錯了,哪裡還管得了那麼多禮義廉恥,所以說雖然有些瑕疵,但是並不能因此怪罪張魯。

另外在張魯失守漢中逃亡之後,也並沒有因為敵對陣營的關係而毀壞府庫堆積的糧食,這種愛惜糧食的表現也得到了曹操的讚賞,所以張魯後來雖然失去了諸侯這個寶座,但是也得到了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