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齐聚,A股双底渐近!

小寒过后腊月至,正是踏雪寻梅时,静待一分春。2019己亥金猪年,羸弱不堪的A股当头一棒迎得开门黑,随后一波风骚走位来得触不及防,也为今年后市的脚步埋下沉重的伏笔。

周五大幅低开,沪指终于跌破期盼已久的2449,正式刷新低点,随后意想不到的凶猛之势扑面而来,券商领衔助力各大指数齐齐反攻,短短两个小时彻底逆袭完成逆转。

重磅利好齐聚,A股双底渐近!

各大指数均是从跌近1%到最终涨超2%,从普跌到普涨,不过四个小时而已,这一幕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似乎并不陌生,在去年10月19日,同样是周五的时间,同样是沪指新低,同样是早盘跌近1%到最终涨超2%,剧情几乎如出一辙。

盘中风头最盛的莫过于券商板块,涨停潮就不多说了,板块指数一度触及涨停,午后稍有回落。去年十月下旬的一波券商潮不少投资者应该仍觉回味无穷,也在翘首企盼再一次的重温涨停盛宴,没错,这就是你等待已久的二次机会,观点节前就已经说过了,一月将重心放在权重蓝筹上......

市场行为反应一切,没有无缘无故的下跌,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上涨。就在你以为是自发性的上攻时,盘后重磅利好出击,将2450的政策铁底彻底夯实,只是先知先觉的资金提前进场捞了一笔。

全面降准

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

重磅利好齐聚,A股双底渐近!

其实也并不意外,年底资金紧张是常态,毕竟都到了要用钱的阶段,每年一月左右货币政策都会做出适当的放松,应对周期性偏紧的流动性,只是本次力度相对更大,可能出乎市场预期。

本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再加上其他综合因素考虑,能够真正流入市场的资金大约在8000亿左右。当然,能够流入A股的就需要再度打上折扣了。

梳理了下过往历次降准后A股的表现,涨跌和此类政策利好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影响主要是情绪方面的,可以缓解市场紧张情绪,不至于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重磅利好齐聚,A股双底渐近!

虽说本次是打着全面降准的旗号,但明白人都知道,意在扶持中小微企业,与定向降准其实没多大区别。而定向降准其实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更大一些,因为定向降准主要是为了缓解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所以,也不要奢望依靠于降准就能为A股带来历史大牛,未来真正的节点主要还是在于科技上的创新驱动和政策上的全面减税,真正的让惠于民和价值创造才是强国之路的根本。

央行定向降准将利好哪些板块?

直接受益板块:资金敏感型品种,大金融类权重(银行、地产、保险)。

对于银行而言,降准也就意味着能有更多地资金流通,可贷规模同比放大,赚的就是个周转率;同时,政策面调控不断的地产也是如此,资金面的宽松会让此前的高压政策得意暂时的对冲,资金链紧张的房企压力也会有所缓解;至于保险,降准推动债券价格的上涨,而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保险公司也能跟随受益。

还有就是券商了,当前券商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市场的持续低迷,而是众多股权质押埋下的雷区。前期国资驰援的方案在大股东不要脸的减持下彻底夭折,本次全面降准救助民企无疑将再次缓解这种压力,所以周五券商潮的涨停也并非无中生有。

养老目标金来袭

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在2018年12月28日正式拿到准予注册的批复,包括13家基金公司的14只基金。目前,加上首批的14只、第二批的12只,已经有40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

养老目标基金,是指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

养老目标基金定期开放的封闭运作期或投资人最短持有期限不短于1 年、 3 年或 5 年的,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等品种的比例合计原则上不超过 30%、 60%、 80%。

目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经过2018年的惨烈,当前的估值和风险溢价都具有长期配置的价值,目前点位是一个中长期底部区间,从价投的角度来看,现在或许是一个黄金买入期。

且对比海外投资市场,A股比港股、美股的投资价值更大。从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标的来看,股票品种比例不算低,长期、稳健、增值等属性,标的自然锁定蓝筹白马高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